日前參加一個扶貧現場會,企業負責人來介紹經驗:公司流轉貧困村的土地建基地,搞食用菌大棚,貧困戶以扶貧資金入股,黏在產業鏈上,有土地租金、打工薪金、分紅股金,變身“三金”農民。算收入賬,一年就能脫貧。(11月21日人民網)
當前,各地的脫貧攻堅戰已經進入攻堅拔寨的關鍵時期,扶貧怎么扶,各地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呈獻各種答案。在扶貧的對策中,產業扶貧是一個重要的選項。畢竟產業扶貧,其扶貧的持續性、深入性、廣泛性是非常突出的,對貧困戶的帶入感是很強的。通過引入產業,公司+農戶的模式,公司負責基地建設和運營,農戶提供土地、扶貧資金、勞動力,如此實現雙贏。事實上,這種模式早已在不少地方實踐過,成效是有的,但風險也是有的。
產業扶貧要在“帶入感”,讓盡可能多的貧困戶參與其中,實現產業扶貧的全覆蓋、全帶動,形成扶貧的規模效應。表面上看,通過公司+農戶的合作把貧困戶黏在產業鏈上,有土地租金、找工薪金、分紅股金,似乎收入不少。但實際的情況還是這樣。畢竟一兩個產業項目所需要的土地、勞動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把全部貧困戶都帶入;其次,產業的后續經營、發展及效益都決定了貧困戶增收的持續性和穩定性。比如,有的地方對脫貧時間進行了明確規定,只要在那個時間點脫貧就算完成上級下達的目標,之后否會出現返貧似乎并不在考慮范圍內。增強產業扶貧的“帶入感”,一要選準產業項目,二要政策、資金扶持到位、充足,三要為貧困戶提供必要的勞動技術培訓,四要形成產業發展的多元化、規模化、持久化和效益化,實現由點連面帶片的整體脫貧。
產業扶貧重“獲得感”。這種“獲得感”既指引入企業或產業經營者、投資者的后續收效,又指貧困戶持續增收和幸福指數的提升。現在的問題不是扶貧“六個精準”是否落實,而是基層干部的思維和觀念是否擺正,是為扶貧而扶貧還是為政績而扶貧?上面有檢查、問責的壓力,下面有貧困群眾脫貧的期盼,雙重壓力考驗著基層干部持久扶貧的定力和利益觀。產業扶貧最難的問題是實現扶貧的穩定性和徹底性,要避免返貧。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產業項目的持續投入、持續經營、持續發展、持續帶入,讓貧困地區整體融入到多元化、規模化的產業體系當中,把貧困地方的經濟產業做大做強,融合到區域整體經濟體系當中,形成良性循環,實現貧困戶脫貧后的持續性發展。
作者單位:四川省三臺縣樂加鄉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