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魏延安:淘寶村是野蠻生長還是定向培養?

[ 作者:魏延安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11-28 錄入:實習編輯 ]

根據阿里研究院《2016年度中國淘寶村研究報告》數據,2016年全國淘寶村已經達到1311個,淘寶鎮達到135個,分布在18個省,活躍網店達到30萬個,吸納就業84萬人,年快遞量達到7億件。隨著淘寶村的發展從星火點點到快速燎原,各地政府對淘寶村的發展開始重視起來,也都紛紛想培育出更多的淘寶村以實現農村電商的突破。當政府上手的時候,一個重要的問題就顯現了,淘寶村能不能“人工培養”出來?今后會繼續野蠻生長還是有可能進行有效的定向培養?筆者想就此做些討論。

淘寶村的發育,已經有兩種不同模式的成功案例

可以先看兩個各具典型代表的淘寶村案例。

一個是江蘇睢寧的東風村。這個村莊大名鼎鼎,他代表著早期淘寶村的野蠻生長,也是“無中生有”的典型案例,可以算作農村電商沙漠上的初期開墾。因為東風村最開始是一個收破爛的村,環境非常差,收入也低,但是在以孫寒為代表的“三劍客”的帶領下走出了轟轟烈烈的農村淘寶之路。從無到有開始干,大體經歷了“三劍客”的自發探索、全體村民的自發跟進、電商要素的逐步聚集、產業體系的逐步形成等階段,而當地政府的順勢而為在中后期起到了積極作用。

另一個是廣東揭陽的軍埔村。早期的淘寶村廣東是一個都沒有的,亟待實現零的突破。在此背景下,2013年廣東省揭陽市經過遴選,確定將軍鋪村作為政府打造淘寶村的樣板。我看過相關的報道,這個村有一定的電商基礎,但是距離淘寶村有一定的距離。政府介入之后,力度非常大,首先是地級市揭陽市的一把手市長親自抓,據說他在這個過程中到村上去了不下50趟;其次是相關部門和基層政府一起抓;第三個就是帶來了電商相關要素的集中供給,最后是迅速激發了電商發展,使軍鋪村用了三個月時間就發展成為淘寶村。政府推動之后的變化是顯而易見的,比如這個村的網速過去是很慢的,物流是很貴的,用電是生活用電,無法啟用前店后廠的機器,但政府上手后,把這個村的網絡打造成首個4G免費WIFI覆蓋村,把物流費打造成廣東省最低的,也進行了工業用電改造,這是極其大的力度。至于村民關心的培訓、人才引進、貸款等問題,也都采取了相應措施。軍埔村的案例表明,只要政府的舉措得當,培育淘寶村也是可行的。

以什么模式成長很重要,但如何實現成長更重要

觀察兩個淘寶村案例之后,再結合已有淘寶村案例的共性特征梳理,可以看出,不管以什么模式發育的淘寶村,其成長的共同特點都有四個:

第一個是帶頭人的示范引領,拉動作用不可低估。農民整體具有怕風險而保守的特點,但又相信眼見為實,從眾心理極強。正因為如此,在每一個淘寶村的發展歷程上,差不多都有著帶頭人的深深烙印。我們看到的淘寶村案例中,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很悲摧的,甚至是被認為不務正業,不是正經人,但是后來成功了,人人都看好了,事情也就起來了。如果我們要羅列這些帶頭人名單的話,那幾乎是每個村都有的。除過東風村有孫寒,義烏的青巖劉村有劉文高的一路“煽動”,山東曹縣的丁樓村有周愛華等人的率先成功試水,浙江松陽的西山村因為有劉國平幫助父親網上銷售的大膽探索,山東博興的灣頭村有跑前跑后的“熱心腸”安寶忠,而縉云縣北山村的戶外用品電商完全是呂振鴻帶出來的,等等。

第二個是已有產業基礎支撐,推動作用明顯。淘寶村有的是完全新生出來一個產業類型,這種叫“無中生有”型;另外一些則是原來有的產業通過上網轉型了,可以叫“柳暗花明”,那么從現實看“柳暗花明”的相對要多一些。比如沭陽的花木電商是有產業基礎的,而且是先有產業基礎,然后有順勢而上,再有電商倒推產業規模擴大和轉型。所以,總體來看,一定的產業基礎更有利于淘寶村的形成與發展。

第三個是青年返鄉熱情勢不可擋,激發創業發展活力。在發展的過程中,群眾的參與,特別是年輕人參與的熱情勢不可擋,沒有他們及時的跟進,這個事情是起不來的。在開網店的類型中,無論是“父子兵”也好,“夫妻店”也好,“兄弟連”也好,“女人幫”也好,核心是年輕人在做主力軍。對各個淘寶村帶頭人的年齡進行梳理,不難發現大部分是80后、90后,特別是90后,可謂功不可沒。這也是最近幾年,共青團一直在用很多的精力在抓青年電商創業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四個是相對成熟的產業環境,提供強勁發展動力。目前發現的淘寶村,總體還是江浙沿海省份為主,原因主要在于沿海省份天然的優勢,包括:成熟的產業基礎,完善的產業配套,開放的思維模式,便利的交通區位等等,這些條件的具備為淘寶村在農村土壤上的破土生長提供了基礎。

通過以上分析,不同類型淘寶村的出現和快速發展,有各自的發展基礎與軌跡,但其產生的內在機理有共同的表現,借鑒波特“鉆石模型”分析框架,淘寶村形成與成長機理框架結構模型可用下圖來表示。在這個圖中,首先是從市場的需求來拉動的,接下來有市場主體也就是電商創業者和電商企業的積極參與,也有政府的有力支持,還有產業要素的聚集,還有相關產業的成龍配套。但可以說,絕對不是一兩個人能干出來的,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各個方面的協同。

不同的淘寶村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普遍性的問題和新趨勢

當前淘寶村出現的共性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個是難以有效克服的是人才難題,一開始是沒有人,做到一定程度是缺人才,再做到一定程度是缺人物。草根創業走到一定程度很容易遭遇成長的“天花板”,而外來的人才又難以在一個鄉村落腳,電商卻在一天天壯大,致使人才的瓶頸與日俱增。

第二個是不可避免的同質競爭,這個在所有淘寶村是共性的,家家戶戶開店之后賣了同樣的產品,馬上出現價格的下跌和利潤的下降,雖然創新產品和品牌化是可以看得到的出路,但做起來非常難,有創新的理念難,把創新的理念落到實處更難。

第三個是難以容納發展的有效空間,淘寶村起來后,村子就顯得太狹小了,路適應不了越來越多的車輛,家里也堆不下越來越多的物料,有的淘寶村里各家材料堆得像山,如果出現一把火,后果是不堪設想的。

當前淘寶村的發展也表現出一些明顯的趨勢:

第一個是有從農民自發到行政推動的轉變。特別是在2014年之后,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認識到淘寶村的重要性之后,做了很多工作,包括政府牽頭規劃,配套建設園區,推動成立行業協會規范發展,出臺優惠政策推動轉型,加速人才培養等。

第二個,淘寶村出現了出村入鄉進城的趨勢,一個村納不下的時候,第一種是在村莊周邊形成產業集中地,形成“攤大餅”效應,就地走上工業化、城鎮化道路;第二種是在鄉鎮進行聚集,要素在更大范圍內協同,推動電商園區、物流園區的產生,形成淘寶鎮現象;第三種情況是直接向縣域轉移或聚集,特別是在一些山區縣,淘寶村做大之后,一些較大的網店變成企業后會選擇進駐縣域,以利于商務往來。

第三個,農民的網店開始分化和協作。一些農戶在網店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退出了網店的直接經營,而去從事電商的配套服務業或者電商相關產業。即使那些沒有成為淘寶村的地方,也出現電商配套產業形成的現象。今天的淘寶村并不需要所有的農民開網店,可能只需要20%的農民開淘寶店,80%的農民要做相應的配套即可。我反復詢問過東風村的發展情況,確實是在出現這個趨勢。

直面不同淘寶村發展模式的核心問題

下一步怎么讓淘寶村成長得更好呢?特別是當更多草根依然準備加入農村電商創業的行列,而政府也在摩拳擦掌準備添上一把火的時候。當前的討論提出了一些問題,很有必要做一些梳理。

首先,又回到經常糾結不清的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問題。政府能不能打造淘寶村?一些學者認為很不靠譜,我覺得政府能打造淘寶村。很多人對前一段時間網上轟轟烈烈的林毅夫張維迎論戰應該還記憶猶新,討論的焦點在于,市場經濟中政府到底該如何作為?我看了之后的感覺是,兩個人的觀點都有片面性,沒有任何人是絕對正確的,所以注定是誰也說服不了誰。如果說得絕對一點,今天沒有一個可以離開政府而獨自存活的企業,因為政府和企業兩者的定位是不一樣的,任何人越位都是有問題的,但政府是可以有為的,核心是有為的方式與程度。

其次,淘寶村的發展也不會走向任何一個極端。我不認為曾經流傳的“要想富、沒干部”的極端理論有繼續存在的價值,野蠻生長的淘寶村到一定的時候,一定會有自己的天花板,自己是解決不了的;而一味行動推動出來的那些為面子工程而打造的所謂淘寶村,也一定沒有生命力,這是兩個極端,走向任何極端都是不好的。要實現淘寶村的進一步發展,需要各方力量合作。

第三,我們面臨的共同問題是怎么樣讓電商能夠更加的如魚得水。比如說淘寶村的主力是返鄉創業青年還有普普通通的農民,他們無非想著農村電商的基礎設施是不是再完備一些,自己的運營可不可以再提升一下,產業鏈能不能再完善一些,品牌化、專業化的轉型升級有沒有人幫一下,等等。我們的政府應該干什么?那就是認認真真地去做好服務,解決這些“痛點”,滿足他們不斷發展壯大的需要,比如網速可以更快一些,物流可以更便宜一些,培訓可以更多些針對性再強一些,發展規劃再科學一些,財政、稅收、金融的政策跟進再緊一些,等等。

第四,什么狀態下最容易誕生新的淘寶村?“四位一體”可能性是最大的,即“帶頭人+產業基礎+服務商+政府推動”,有電商創業帶頭人想干的,有現有產業基礎來支撐的,還有服務商積極配合的,再有政府積極推動的。如果這四力協同的話,我相信這個淘寶村會迅速地誕生,缺一個都會慢下來,缺兩個就很難了。特別是在一些偏遠貧困地區,政府的推動是缺一不可的,因為那里的電商要素很脆弱,自己克服不了一些要素的制約,需要政府來支持。

對當前淘寶村發展的幾點建議

第一是因勢利導,調整階段發展目標。淘寶村在萌芽期的,就像是一個初生的嬰兒,最需要的是一個襁褓,一個奶瓶,希望他不要生病,快快長大。當一個淘寶村發展到幾百人上千人參與的時候,就像孩子長大了,不再需要襁褓、奶瓶,他要上大學,要工作,將來還要房要車,需要給他更大的支持。

第二個是完善生態,不斷提升發展水平。這是一個核心問題,目前需要提升的東西太多了,就像是水積之不厚,則負舟亦無力。前一段時間我梳理打造縣域電商2.0版本的9大任務,對淘寶村來講好多是適用的,目標是強大的電商服務體系、健全的產業體系、完備的基礎設施、高效的政策體系和活躍的創新體系,我們現在要做的太多了。

第三是突出人才,始終作為產業的核心。干事興業靠人,淘寶村的興衰也在于人。當一個淘寶村的帶頭人停滯了,這個淘寶村也會停滯。我們要用更多的精力來培養大量的農村“淘寶”人,而且要扶持他們走得更遠更強。也需要注意,這個培養不是培訓這么簡單,而是以培訓為切入,伴隨成長的各個環節持續提供服務。

第四是加強研發,推動實體產業升級。不要讓大家認為淘寶村就是地攤貨,就是便宜貨,不能老貼上這樣的標簽。淘寶村也要轉型升級,就像當年的廣東制造一樣,我們走出初期的混沌階段,一定會分化、提升,走向品牌引領階段。

第五是提升認識,強化政府作為。前面已經提醒過,淘寶村的出現是在市場經濟規律主導下由草根創業者推動的,政府的作用主要在于營造“漁場”,記淘寶村的創業者們“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其要義在于做好供給側改革,做好服務,順勢而為,切忌預設,切忌“人造”。

總而言之,淘寶村不是阿里巴巴的發明,也不是他們獨有的商業戰略,而是在落后地區,在廣大的農村,在偏遠的縣域,能夠借助互聯網來實現彎道超車的可能性途徑,需要政府拿出切實的措施,側生當地出現更多的新鮮電商事物和苗頭,他們中間孕育著重大的潛力,將來會成為浩浩蕩蕩的電商洪流。

(此文構思于2016年10月下旬,正式演講于2016年10月29日第四屆淘寶村高峰論壇,文字根據演講現場速記整理完畢于2016年11月上旬)

作者:三農專家、西部網三農頻道-陜西三新聞網顧問、共青團陜西省委農工部部長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秋霞步兵区国产精品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 |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婷婷 | 午夜性色在线观看视频 | 日韩欧美亚洲综合久久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