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94年,美國世界研究觀察所所長布朗在《世界觀察》上曾刊登一文并驚呼:誰來養活21世紀的中國?文中強調中國人口眾多,但是耕地資源有限,隨著高度的工業化和城市化,大量耕地被占用,因此糧食安全成為問題。如果中國大量進口糧食,會導致世界糧食價格上漲,沖擊世界經濟。
從人類生存與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耕地是國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我國有限的耕地資源的流失和人類活動的疊加影響對地球表層生態危害嚴重。近20年來我國耕地資源是全球變化最為突出的,這無疑是影響我國環境變化及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問題。
耕地的基本狀況
在我國的土地資源構成中,耕地資源數量十分有限,尤其是優質的耕地資源更為稀少,隨著經濟發展和城鎮化進程的推進,耕地面積逐年減少問題嚴重,已接近國家規定的“18億畝紅線”。直至2013年底耕地減少的趨勢才得以遏制。據2014年國土資源公報顯示:截至2013年底,全國共有耕地13515.85萬平方千米,2013年,全國因建設占用、災毀、生態退耕等原因減少耕地面積254.7萬平方千米,通過土地整治、農業結構調整等增加耕地面積359.6萬平方千米,年內凈增加耕地面積4.9萬平方千米。因此我國人均耕地面積不足1000平方米,明顯低于世界人均2253.33平方米水平。在我國現有耕地資源中,大約3.33萬平方千米耕地受到中、重度污染,已經不適宜繼續耕種;還有一定數量的耕地因開礦塌陷造成地表土層破壞、因地下水超采等原因,也不能正常耕種。由此看來,我國適宜穩定利用的耕地也就是1.2億多平方千米。
我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地約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2/3,而耕地僅占1/10多一點(領土面積與我國相仿佛的美國,山地約占1/3,耕地占1/5多一點)。我國耕地大致分布在東南部濕潤區、半濕潤季風區、西北部半干旱區、干旱內陸區和西部的青藏高原區。耕地資源與人口的分布極不平衡。在耕地資源總數中,能夠保證灌溉水源的耕地占總量的大約40%,山區以及丘陵地區所占的百分比例高達66%。
我國的耕地資源的變化大致可以分為兩個明顯的階段:1949~1957年是耕地資源數量增加階段,到1957年耕地面積累計增加1394.93萬平方千米,數量增至歷史最高水平。1957~1996年是耕地資源數量減少階段,自1958~1996年,耕地面積雖然有幾次小幅度的上升,但總趨勢為逐年下降。累計下降1636.35萬平方千米,年均下降419.6萬平方千米。1996~2003年,我國耕地數量總體上呈明顯的持續減少趨勢,是我國耕地數量比較大的一次滑坡。耕地資源數量從1996年的1303.92萬平方千米減少到2003年的1233.92萬平方千米,累計減少664.70萬平方千米。
耕地資源的價值
耕地資源對我國來說,不僅僅是國家賴以生存和發展最基本的物質基礎,更是關系到國家的經濟安全、生態安全和社會穩定的基石,而且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我國耕地資源的重要作用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民以食為天,地為糧之本”。據測算,耕地提供人類88%的食物以及其他生活必需品,95%以上的肉、蛋、奶是由耕地提供的產品轉化而來的,以農產品為原料的加工業產值占到輕工業產值的50%~60%。耕地直接或間接為農民提供了40%~60%的經濟收入和60%~80%的生活必需品。耕地是糧食生產的載體,是糧食安全的根本保障。我國是一個糧食生產國同時也是一個糧食消費大國,保障糧食安全是實現我國國家安全的基礎和保障。
“為政之要,首在足食”。目前我國總人口超過13億,據人民銀行發布《2015年農村地區支付業務發展總體情況》數據顯示:我國2015年農村地區人口數量9.3億。由此看來,我國耕地承擔著農民的基本生存保障功能,還擔負著農民的就業、養老和發展問題。在某種程度上,農村、農業和農民是我國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瓶頸,推進農村發展、提高農民收入和增加農業產量都與農業耕地資源密切相關。我國農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勞動力,農業是現階段和今后很長的一段時間內解決就業問題的有效途徑。合理利用與保護耕地資源有著巨大的社會效益,有利于促進社會的穩定與和諧。
耕地流失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我國采取了世界上最為嚴厲的耕地資源保護政策,但隨著人口的增長、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和城市化進程的進一步加深,耕地資源不僅數量不斷減少,質量也在不斷下降。人地矛盾日益尖銳,耕地資源銳減已經成為未來我國糧食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的最大隱患。耕地資源的流失主要有以下原因:
國家為了生態安全必須實施生態退耕,在生態脆弱地區實施退耕政策,大量水土流失嚴重的耕地轉化為園地、林地、牧草地。據統計,1987~2010年期間,以林地、草地為主的植被恢復等生態建設活動是導致耕地資源減少的主要原因之一,占同期耕地總面積減少的38.29%。1999~2008年是我國實施生態退耕政策的重要階段,生態退耕成為耕地減少的主要類型。生態退耕短期內造成了耕地面積的減少,但從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生態退耕對糧食和國家安全不會構成根本性的威脅,有助于改善區域的生態環境,生態退耕政策的持續實施是保障中國整體生態與環境質量不下降的重要舉措,可以協調耕地與其環境的依存關系。
1983年我國糧食產量達到一個高峰后,農民人均占有糧食得到提高,人們開始尋求新的土地經營方式,為追求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將低效益的耕地轉化為園地、林果地、魚塘、設施農業等其他農用地,1979~1996年期間,我國的果園面積增加了近4倍。豐富和改善了城鄉居民的食品需求,提高了農民的收入水平。從1997年開始,農業結構調整對耕地數量影響大致為“增加——急劇減少——緩慢減少”的過程,2005年以后農業結構調整趨于穩定。在多元化農業發展的趨勢下,一定程度的調整是必要的、合理的,客觀上造成了耕地面積的減少,為農業的多種經營提供了可能。但不會對我國的糧食安全產生危害,有助于生態環境的改善。
2000~2010年建設用地占用耕地面積20530.46平方千米,建設用地增加的主要原因有:2000年以來,我國進入新一輪快速的城市化與工業化進程,在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驅動下,固定資產投資增加以及大規模的開發區建設導致城鄉與工礦建設用地大面積增加,區域性城鎮周邊優質的耕地資源被加速占用;此外,農戶搬遷,導致耕地擱荒;農民建房,占用了大量的耕地。耕地向建設用地的流轉是單向的,大量非農建設的快速增長和亂戰濫用,造成耕地資源數量的銳減,進一步加劇生態環境的安全隱患。
(作者:山東大學海洋資源開發技術專業)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縣域經濟報(第98期 總第1197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