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在工作措施上主要做好以下六點:
一抓產地環境治理。堅決打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攻堅戰,切實把好質量安全源頭關。當務之急是摸清產地污染底數,逐步推行產地分級管理,加強耕地重金屬污染治理。圍繞“一控兩減三基本”目標,深入開展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加大政策扶持,強化廢舊農膜、秸稈、畜禽糞便綜合利用,切實凈化產地環境。
二抓投入品管控。從生產、流通、使用三個環節入手,實施最嚴格的監管,解決好農獸藥殘留超標的問題。大力推行高毒農藥定點經營、實名購買,推進飼料、獸藥質量安全管理規范,嚴厲打擊制假售假、非法添加等違法行為。強化安全用藥指導服務,普及綠色防控、健康養殖等技術。
三抓農業標準化。完善標準體系,突出“兩藥”殘留標準,每年要新制定1000項農藥殘留標準和100項獸藥殘留標準。推動各地將標準集成轉化為操作規范,讓農民看得懂、學得會。推進標準實施,面上抓標準化生產技術的推廣,加強標準宣傳、培訓和指導;點上抓“三園兩場”,擴大創建規模,帶動廣大農戶實施按標生產;產品上抓“三品一標”,力爭“三品一標”的發展速度在6%以上,用品牌化帶動農業標準化。
四抓農產品追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打通部省地縣三級四層監管鏈條,努力實現全程監管無縫對接。國家層面主要是做好頂層設計,盡快建成、用好追溯信息平臺,出臺相關管理規范和技術標準,啟動生豬等5個重點產品統一試點工作,在規模以上的主體和各類生產基地推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包裝標識、掃碼交易等制度,建立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有效銜接機制。地方層面要以“菜籃子”大縣為重點,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地方探索形式多樣的追溯模式,逐步實現以企業為主體的區域性農產品追溯全覆蓋。
五抓質量安全縣創建。推動地方落實屬地責任,加大投入力度,探索有效監管模式,帶動面上質量安全水平的提升。當前重點是在鞏固已有創建成果的基礎上,抓緊遴選200個縣作為第二批創建試點單位,督促指導各試點縣落實創建任務,形成一批可推廣可復制的經驗做法。把質量安全縣打造成“標準化生產、全程監管、監管體系建設和社會共治”的四個樣板區,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六抓監管體系隊伍建設。抓住當前有利時機,抓緊健全機構隊伍,強化手段條件。重點是推動“菜籃子”大縣全部建立監管機構,充實監管人員,落實監管經費。推進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服務機構標準化建設,通過“特崗計劃”等方式為鄉鎮充實一批專業技術人員。實施“十三五”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工程,爭取中央及各地財政資金支持,為基層監管執法配備一批裝備。加大培訓、練兵力度,提升基層監管隊伍的業務素質和工作水平。
作者系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局長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2016年12月24日 07 版)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