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朱立志等:聚焦農業可持續發展 立足創新驅動

[ 作者:朱立志?左瑾?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1-03 錄入:實習編輯 ]

中國科技網訊(左瑾)2016年5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科技三會”上發表重要講話,進一步闡明科技實力、創新發展對中國進步的意義。國務院7月印發了《“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明確“十三五”時期科技創新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重大舉措。中華大地吹響科技強國的號角,科技創新成為引領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第一動力。由此,中國科技網特別推出《科技創新百人談》專欄專題,分領域、分專項、分人物多維度闡釋科技創新的發展態勢

聚焦農業可持續發展 建設“三型”農業

回顧2016年,朱立志在農業領域最關注的是農業可持續發展方面的重大事件?!皬母旧蟻碚f,農業上的諸多問題最后都歸結到是否可持續發展,核心問題集中在三大類型農業建設方面,即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和生態保育型‘三型’農業建設。”朱立志認為,“因此,涉及‘三型’農業的領先科技成果也是我十分關注的,主要方面如水資源高效利用、耕地質量提升、化肥農藥減量化、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畜禽糞便和秸稈等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畜禽水產生態養殖、農田生物多樣性保護與農田病蟲害綠色防控等?!?/p>

據悉,朱立志團隊延續《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2015-2030年)》(2015年5月八部委共同發布,朱立志團隊全程參與研究并撰寫初稿)相關科研工作,編制了“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試驗示范基地評價指標體系”,同時延續《西北旱區農牧業可持續發展規劃(2016-2020年)》(2016年3月農業部發布,朱立志團隊全程參與研究并撰寫初稿)相關科研工作和相關基地建設評審。

此外,朱立志團隊在“三型”農業、農業循環經濟增值機理、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內涵、農業污染防控、水資源和耕地資源高效利用、農業有機剩余物資源化利用、高效生態循環農業、農業氣候變化與低碳農業發展方面等方面發表了若干學術文章和學術專著。

“農業可持續發展從根本上必須依靠創新驅動”

朱立志認為,“農業可持續發展從根本上必須依靠創新驅動,創新驅動將會呈現出三大發展新態勢”。

農業科技體系創新驅動

首先,農業科技體系創新驅動方面。朱立志介紹稱:“我們知道,現在的農業科技體系基本上是化學農業的科技體系,因為我們依賴的是大量的化肥和農藥的投入,另外還有添加劑,激素、抗生素等,都屬于化學農業的范疇,未來我們要用生態農業逐步替代化學農業,朝著可持續的科技體系走,這里面關鍵就是要實施生物農業和物理農業。因為農業的勞動對象是一些生物群體,因此必須實施生物農業,如果我們盲目使用化學投入品,就會破壞生物群體之間的協調關系。我們可以利用生物群體之間的相生相克原理,達到互生共贏、防治病蟲害的作用,生物農業將是我們農業未來發展的重要發展方向。”

日前,朱立志團隊提出了“中醫農業”的概念,強調用中醫的原理和方法解決農業上的問題,應該說“中醫農業”是生物農業的核心。物理農業是調節光、熱、水、氣的,大家都知道農作物,包括動物的生長都是需要光、熱、水、氣的和諧配置,通過物理的設計,它會營造有利于動植物生長的環境,比如設施農業。典型的有LED燈單色冷光,針對不同生長期給予不同冷光照射以后植物會非常健壯,尤其對蔬菜種子進行照射,因為我國好多蔬菜種子都是進口的,非常昂貴。如果農民育苗,發芽率不會高,一棵就會損失好幾塊。通過一定的光照以后,種子發芽率接近百分之百,而且苗到地里也沒有緩苗期,就直接生長了,而且非常健壯,農民非常喜歡。類似這些都是物理農業將來要做的事情?!斑@方面的技術還是很多,將來應用的前景也比較大,我們可以把物理農業技術和生物農業技術組裝集成到農業科術體系里,擺脫化學農業對農業的困擾,這是科技體系的創新。2007年在《人民日報》上,當時還任浙江省委的習近平同志就發表過一篇名為‘走高效生態的新型農業現代化道路’的文章,將來我們所要創建的就是高效生態的農業科技體系?!敝炝⒅救缡钦f。

管理機制創新驅動

第二,管理機制創新驅動方面。眾所周知,我國現在水、土、農業生產、產地環境、農業綜合開發等方面的管理是分散在不同部門,不是農業部門能說了算的,這種機制十分不順暢,但是現狀就是這樣。朱立志分析稱:“這種狀況會導致職能失調,要不就缺位大家都不管,要不就重疊,大家都想爭著去管,還有就是職能交叉,互相干擾。可以說我們現在的現狀是有錢的項目都被農業以外的部門拿走了,我毫不夸張的說,農業部門就是管些別人不想管且不太有錢的項目,可想而知,中國的農業管理的這種機制不創新是不行的,我們的創新驅動必須要在這里面充分體現?!?/p>

習近平《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中談道:“我們要認識到,山水田林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有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用途管制和生態修復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如果種樹的只管種樹,治水的只管治水,護田的單純護田,很容易顧此失彼,最終造成生態的系統性破壞。由一個部門負責領土范圍內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職責,對山水田林湖進行統一保護、統一修復是十分必要的。”

經營服務系統創新驅動

第三,經營服務系統創新驅動方面?!斑^去我們搞農業主要是搞一產,現在我們要實行一、二、三產融合以及農業產業化運營與社會化服務的新型經營系統。過去我們的技術主要是靠政府的農技推廣站,將來社會化的服務體系是方方面面的,很靈活的、很有活力的。還有就是金融服務體系要跟上,我們過去忽略了農村領域的金融服務,將來這方面不跟上不行?!敝炝⒅窘榻B,“隨著規?;l展,農業的經營單元就會變成一個企業,資金就是它的血液,如果貧血了,它就不可能做好,所以金融服務體系要跟上,讓我們農業別貧血。同時,市場服務體系也要跟上,如果現有的市場服務體系再繼續下去肯定會制約我們農業的可持續發展?!?/p>

力推農業信息化進程

2017年中央“1號文件”雖然尚未發布,卻已引起了廣泛關注。農業信息化一直是近年來國家政策的重點扶持方向。

農業信息化是一個涉及農業農村方方面面的系統工程,要求農業生產、市場、消費以及農村社會、經濟、技術等各個具體環節全面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具體包括在農業生產經營管理、農業信息獲取及處理、農業專家系統、農業系統模擬、農業決策支持系統等方面應用計算機、信息存儲和處理、通訊、網格、多媒體、人工智能、3S技術(即地理信息系統GIS、全球定位系統GPS,遙感技術PS)等信息技術。

朱立志認為推動農業信息化進程,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農業生產過程的信息化,主要包括農業基礎設施裝備信息化,涉及農田灌溉工程、農產品倉儲、畜禽棚舍飼養等,農業技術操作全面自動化,涉及農作物栽培管理、農作物病蟲防治、畜禽飼養管理等;二是農產品流通過程的信息化,主要包括建設新型的農產品批發市場、提供市場和生活等信息的網絡體系、將全國乃至全球作以及分散的農戶和涉農部門組織起來形成一個大系統;三是農業管理過程的信息化,主要包括農業經營管理信息網絡化,涉及農場決策支持系統、地方以及全國和全球的信息網絡、科學技術信息等,農業管理服務系統,涉及農業電子政務、網絡辦公系統、行政審批和市場監督管理等事項的網絡化處理等;四是農村社會服務的信息化,主要包括讓農民了解國內外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動態以及國內外農業、農民和農村生活的發展動態,豐富農民的文化娛樂生活,為農村兒童的學習生活提供了廣闊的新天地,指導農民生活和農村社會活動。

【人物檔案】朱立志是德國波恩大學農業經濟專業博士,中國農科院農業資源環境經濟與政策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博導,中國國外農業經濟研究會副會長。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科技網 2016-12-19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无线码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欧洲日本精品 | 在线不卡长片AV | 宅男网免费在线无毒不卡 | 中文字幕不卡在线视频乱码 | 午夜短视频福利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