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增產導向的政策體系支持下,我國的農業生產依靠大量的土地、水、化肥、農藥、農業機械等要素投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糧食生產 “十二連增”,產量從2003年的43069.5萬噸持續增長到2015年的62143.9萬噸。2016年的糧食產量略有下降,為61623.9萬噸,而這依然是近年來第二高的糧食產量。
結構性問題倒逼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然而,當前我國的農業生產也面臨著一些挑戰。一是生產成本連年增高,導致國際國內價格倒掛,農業競爭力提升不足。比如2015年,我國大豆的生產成本是4877元/噸,是美國的2.14倍;玉米生產成本為2117元/噸,是美國的2.23倍。二是生產方式粗放,影響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比如2013年,我國的化肥施用強度達到443.62千克/公頃,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7倍,是國際公認的化肥施用安全上限(225千克/公頃)的1.97倍。三是農業種植結構還不夠合理,部分大宗農產品去庫存壓力大。美國農業部供需報告數據顯示,2015年底,我國的玉米庫存量達到11077萬噸。四是規模經營程度低,小農分散經營仍占多數,規模化組織化的現代生產經營方式還沒有充分形成。當前,我國人均耕地面積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全國農戶經營規模在30畝以下的占96%。
因此,國家提出“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既是理順當前農業供求關系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我國農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政策脈絡
近年來,為了促進農業提質增效,滿足城鄉居民不斷增長和升級的農產品需求,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文件,促進農業調整種植結構、轉變發展方式。2014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2015年2月,中央1號文件指出,要“深入推進農業結構調整”。2015年10月,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再一次強調,要“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
2016年1月,中央1號文件首次提出,要“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016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隨后召開的2016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再次提出了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針對當前農業生產中的結構性矛盾,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了一系列措施,如“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積極穩妥改革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等。這些改革將有力地促進農業生產“去庫存、補短板、降成本、提效率”,增強我國農業的競爭力,使農業生產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農產品需求。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若干舉措
一是優化生產結構。2016年中央1號文件指出,要“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和區域布局”。今后將進一步推進“鐮刀彎”地區調減玉米種植面積,力爭到2020年,“鐮刀彎”地區玉米種植面積穩定在1億畝。推進畜牧業和漁業結構調整,優化養殖品種結構和區域布局,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肉類消費需求。要理順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完善稻谷和小麥等農產品的最低收購價政策,改變只漲不跌的剛性預期。要改革收儲制度,以“市場化收購+生產者補貼”的方式,以更加市場化的手段指導玉米等大宗農產品的生產。
二是提高生產效率。要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上,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使農業支持保護政策的著眼點由“保產量”轉向“保產能”。要嚴守耕地紅線,推動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加快落地,保護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要繼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到2020年確保建成8億畝、力爭建成10億畝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穩產高產、生態友好的高標準農田。要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要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立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推廣機械化種植、烘干、植保飛防、種籽服務、測土配方施肥等生產環節的社會化服務。
三是確保生態環境可持續。力爭到2020年森林覆蓋率提高到23%以上,濕地面積不低于8億畝。要堅決退出邊際產能,積極推進休耕輪作、退耕還林還草、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農產品產地土壤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等一系列試點。要積極貫徹《到2020年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減少化肥農藥對資源環境的負面影響。要加大農村環境突出問題綜合治理力度,控制農業用水的總量,劃定總量的紅線和利用系數率的紅線;基本解決畜禽污染處理問題、地膜回收問題和秸稈焚燒問題,治理好農業面源污染。
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需守住“三條底線”
2016年12月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能犯顛覆性的錯誤,必須守住確保糧食生產能力不降低、農民增收勢頭不逆轉、農村穩定不出問題三條底線”。
一是確保糧食生產能力不降低。既要保證耕地紅線,更要提高糧食的生產效率。要保證“健康產能”的增長,建立對地力改善和農業休養生息的激勵機制,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和對耕地的環境保護監測,夯實糧食增產基礎。同時,通過推進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提升土地產出率: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合理規劃種植規模,有序推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另一方面,要推進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以農業生產資料的統一供給、農業技術的統一服務、農產品的統一銷售等形式,實現包括產前、產中、產后的整個農業產業鏈的規模經營。
保證糧食生產能力,不能放松對數量的要求,更要強調對質量的追求。要促進農產品的標準化生產,抓好品牌創建,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讓群眾從“吃得飽”變成“吃得好”“吃得放心”。
二是確保農民增收勢頭不逆轉。要盡力增加農民的經營性收入、工資性收入、財產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要完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防止農產品價格下降過快,引導農民通過生產優質農產品來增加經營性收入。要廣辟農民增收致富門路,增加農民的工資性收入。要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賦予農民更加充分的財產權利,增加農民的財產性收入。要提高農民的福利保障水平,完善生產補貼,增加農民的轉移性收入。
三是確保農村穩定不出問題。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必須確保政策充分照顧到普通農戶、廣大農村。不能靠行政命令指揮、干涉農民的生產經營,也不能把農民完全交給市場。要時刻把農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農民意愿,把握好改革的節奏與力度,積極穩妥地推進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等各類事關廣大農民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舉措。
(作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2017-01-18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