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江健:供給側改革勢在必行

[ 作者:江健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2-13 錄入:王惠敏 ]

原題: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政策信號供給側改革勢在必行

改革開放以來,每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基本上都與“三農”問題有關,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有著8億農民,農業人口更是占產業總人口的50%以上。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于25日正式發布。在去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人大湖南代表團審議時曾明確指出,新形勢下,農業主要矛盾已經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主要表現為階段性的供過于求和供給不足并存。其實早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也曾明確指出,大量有效需求得不到滿足是中國市場經濟體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我們應該認真研究導致大量有效需求無法得到滿足的關鍵性體制障礙,看準了方向要硬碰硬地直面改革。這就是供給側改革的主要任務。我們黨在農村改革的道路上一刻也沒有停止過,從家庭聯產責任制到后來的全面取消農業稅,這些改革都有著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進而促使農民致富增收,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而現在的農村供給側改革則是在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道路上又邁上了堅實的一步,這將同樣是一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偉大創舉。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要目標是增加農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給。圍繞優化產品產業結構、推行綠色生產方式、壯大新產業新業態、強化科技創新驅動、補齊農業農村短板、加大農村改革力度等對農業農村工作作出全面部署。這其中具體包括了以下三點:

一是調優產品結構,突出一個“優”字。消除無效供給,增加有效供給,減少低端供給,拓展高端供給,突出“優質專用”大宗農產品和“特色優勢”其他農產品的生產供給。

二是調好生產方式,突出一個“綠”字。推行綠色生產方式,修復治理生態環境,既還歷史舊賬,也為子孫后代留生存和發展空間。《意見》提出推進農業清潔生產、大規模實施農業節水工程、集中治理農業環境突出問題等政策措施。在“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基礎上,《意見》還提出了“農村增綠”。

三是調順產業體系,突出一個“新”字。著力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促進三產深度融合,實現農業的全環節升級、全鏈條升值。《意見》提出大力發展鄉村休閑旅游產業、推進農村電商發展、加快發展現代食品產業、培育宜居宜業特色村鎮等。

其中的核心在于重塑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減少政府對經濟的過度干涉以改善微觀效率,進而解決供需失衡的短期宏觀經濟問題。目前農業仍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短板,突出表現在農民對于農產品沒有議價權,其根本原因在于市場供求關系不協調,國內絕大大部分農產品市場價格現在已普遍高于國外,這源于農業的生產成本不斷上升,土地租金、勞動力價格、投入品價格、農村購買服務的價格都在節節上升,成本上升就會導致價格不斷上升。保持農村農業發展,必須要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盡快從主要追求產量和依賴資源消耗的粗放經營轉到數量質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競爭力、注重農業科技創新、注重可持續的集約發展上來,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這是必然的選擇。而其中核心問題是如何充分發揮市場效能,把錯裝在政府身上的手換成市場的手。進而對準存在明顯供給抑制政策而大量有效需求得不到滿足的領域,著力破除供給抑制政策,釋放有效需求。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著眼于認真研究導致現在農村大量有效需求無法得到滿足的關鍵性體制障礙,而對社會資本進入充分的低技術含量、傳統粗放經營“重災區”必須加速實行引導,對制約創新發展的農業管理機制障礙必須硬碰硬敢于破除。結構性減稅、簡政放權、放松管制以及營造更好的創新環境等等。從長遠看,這些改革顯然有利于改善微觀經濟效率,最終會提高未來的潛在經濟增長速度,從而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

作者系四川省樂山市井研縣千佛鎮人民政府科員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一级A中文子幕在线免费 | 玩弄丰满少妇视频 | 亚洲综合另类小说色区一 | 中文字幕久热精品免费视频 | 日韩国产二三区精品视频 | 伊人狼人久久青青草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