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1日晚,古村分享會的特邀嘉賓——張誠和大家分享了新田園主義的相關內容。
關于鄉村的話題非常熱,各行各業都在關注。中國鄉村在過去這幾十年中經歷著中國社會經濟發展大潮,在這個過程中鄉村不可避免的每次都在經歷變革。鄉村在這一波快速的城鎮化浪潮當中,它的發展模式的選擇應該是什么樣的。張誠先生寫的那篇叫做《田園綜合體的商業模式研究》的論文就對鄉村社會需要的發展模式進行了探索。
就這個模式,他對新田園主義在實踐層面上具體的指導思想和落地的路徑進行了詳細地闡述。
“這是中國的城鄉二元問題。它是中國社會的一個特別重要的問題。二元就是指差距,這個差距不僅是指物質層面上的差距,也是指文化層面上的差距。鄉村和城市的發展應該怎么進行,準確地說,就是要通過鄉村有效率的發展來解決差距問題,也就是說鄉村需要發展是毋庸置疑的。我們講鄉村是一個社會,社會的發展主要路徑是通過發展經濟,那發展經濟主要是通過發展地方的產業。”
根據在鄉村社會里面什么樣的產業是需要被發展起來的問題,他進一步作出解釋:
“我們在一定的范疇里面去思考這個問題,在過去工業化時代,主要是以鄉鎮工業作為鄉村經濟的主流發展模式。但是在快速工業化時代的鄉鎮工業模式之后,鄉村可以做出的選擇并不多。從普遍現象上,在通用層面上來理解,只有發展兩個產業,一個是現代農業,一個是旅游業。在這兩個產業里面,從引擎作用比較大的業態做出選擇的話,旅游業可以作為鄉村社會引擎性的產業。”
他還提出了在這個過程中要解決物質水平差距的方法,就是創造城市人的鄉村消費。要迅速地解決文化水平差距問題,需要的有效的途徑就是進行城鄉互動。
他認為,關于城鄉互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在空間上把城市人和鄉村人結合在一起,在行為上讓他們互相交往,總之讓他們面對面,他理解的人的城鎮化最有效的路徑就是城鄉互動。
根據以上的核心觀點進行總結,就是“田園綜合體的綜合發展模式”的概念。
田園綜合體是新田園主義的主要載體,是農業+文旅+地產的鄉村綜合發展模式。田園綜合體經濟技術的原理就是企業和地方進行合作,在鄉村社會進行大范圍整體的綜合性規劃。這里面要做三件事:
第一件事情,就是用企業化的方式來承接農業,發展現代化農業。讓這個最基礎的產業形成當地社會的最基礎型產品;
第二件事情,就是要規劃和植入、培育、發展新興的驅動型產業,即旅游產業,有時候我們叫做文旅產業,來促進當地經濟社會出現新的引擎,讓經濟社會的產業內容有一個新的引擎;
第三件事情,在上述基礎產業和新型引擎產業得以發生的情況之下,就可以開展新型城鎮化的田園社區的建設了,最終形成的就是一個新的社會、新的社區。”
他強調:“ 田園綜合體不是要打造一個旅游度假區,而是打造一個社區或者一個小鎮,或者叫新型小鎮。這個小鎮具有非常豐富的旅游價值,并不是一個旅游項目,而是一個具有旅游價值的一個社區、小鎮。在這里面,是由三個產業組成的。”
在這三個產業實施時,要注意:
第一個產業就是農業。田園綜合體所主張的農業是由三件事情組成的。第一個是生產型的農業生產園區,第二個是休閑農業,第三個是CSA,就是社區支持型農業,解決從田間到餐桌,輔助旅游產業和社區生活方式的一個農業行動。
第二個產業就是旅游產業或者叫文旅產業。要打造出符合鄉村自然生態型的旅游產品加度假產品的組合。組合的過程中需要特別考慮業態和功能的配搭、規模之間的搭配以及空間形態上的搭配。另外還要加上豐富的生活內容,以豐富的業態規劃來形成旅游加度假的目的。
因此很重要的是,社區、生活環境與運營環境的營造比建筑物和空間環境更加的重要。為了形成這一點,我們總結了一個打造和運營管理的原則,叫“三統一,一分散”原則。
他提到以前商業地產熱的時候,那個時候叫城市綜合體。里面的一個核心打造原則和運營原則,也叫三統一、 一分散。他引用了城市綜合體的一些開發運營管理的思想,把它移植和引申到田園綜合體里面了。那什么是三統一、一分散呢?他說:“就是統一的規劃,統一的建設,統一的管理,但是分散的經營。”
他還提煉了新田園主義的十大主張,來解釋新田園主義具體實施時的一些指導性原則:
第一點,是新田園主義強調要用可復制、可推廣的商業模式來實現鄉村發展的理想,也就是說用旅游產業來引導中國鄉村的現代化和新型城鎮化。
第二點,新田園主義鼓勵并且要求自己與三農發生關聯,實現三農富強美的發展目標,包括各種可行的合作方式。
第三點,新田園主義鼓勵城市人來鄉村消費、創業、旅居、定居,倡導城鄉互動,不拒絕城市人。
第四點,新田園主義的項目必須要包含教育和文化設施,需容納對接并且開展社會公益事業。雖然項目本身強調商業模式,是商業項目,但也要帶有社會企業的目的,每個項目至少要有一部分業務要作為社會企業的目標。
第五點,新田園主義的項目模式載體是田園綜合體,其必須對三個人帶來真正的價值,他們是原住民、新移民和旅居的人,要將真正基于他們的未來生活作為目標。
第六點,新田園主義的田園綜合體產品是人文性質的。因此,它是一種強烈的、一貫的人文主義品牌下的產品體現。我們不做只有經濟收益,而不呈現文化和品牌主張的事情。
第七點,新田園主義主張開放、共創。主張以自己為平臺。主張兼容并包,培養別人聯合發展。
第八點,新田園主義主張可持續、可循環,強調自然生態理念,包括風格和技術,也包括運營和管理文化。
第九點,新田園主義強調一切發自自身,除了前面描述的對外呈現,還要從企業內部文化人員的關系開始不斷地傾聽和檢視自己的初衷。只有發自內心的,才是有理的,才能復興田園,尋回初心。這一點強調的是,他不是對外的一個產品呈現,要從企業自身的修煉開始。
第十點,新田園主義應該多做傳播,形成一種文化風潮,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形成共同的主張,并且開展實踐行動。
從上面可以看出,新田園主義除田園綜合體商業模式之外,還對城鄉關系、鄉村規劃、農業、教育、建筑、社區文化提出了主張,而所有的主張都是基于關心自我,關心人和人之間的關系,并且鼓勵勇于實踐和可持續的經濟發展的基礎之上。
田園綜合體是通過一種商業模式、一種產品模型來實現一個有意義的目標。田園綜合體正面臨著兩大歷史機遇:一個就是政府政策的大力鼓勵,一個是鄉村消費市場的猛烈發展。另外,在當今這個科技發展所助推的人文主義復興的時代,人們的價值觀是多元的,無論是政策的理念,商業的理念還是消費者的理念,都發生著深刻且極大的變化,這對田園主義在當今社會落地生根具有很好的促進和加快作用。并且,田園綜合體具備與環境共處和可持續經濟的屬性,這將是中國鄉村走向現代化,實現社會經濟全面發展的一種最好的模式選擇。
目前田園東方會在無錫、成都、北京周邊進行田園綜合體的實踐,在這個過程中,會圍繞鄉村建設、鄉村發展,組建研發機構、運營管理機構、農業公司、文旅公司以及其他一些業態運營方面的實體機構。他希望做到“建設美麗中國,創造美好生活”
他希望在用旅游產業引導中國的鄉鎮進行新型城鎮化領域上,做一個開拓探索者,做一個勇于實踐者,做一個領先的領軍企業。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田園夢想家(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