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是我國歷史上的重大水利工程。古人開挖運河的目的是改善交通運輸條件,客觀上引起了農業水資源和區域水環境的改變,對沿線土壤、植被、農業生產結構乃至農民生活方式都產生過很大影響。
正面效應
作為人工河道,運河本身具有灌溉和排水的功能,有些河段在改善區域水環境方面發揮過重要作用。明清時期,江北運河沿線出現了許多湖泊,有人工開辟的水柜,有因運河或其他河道下流不暢潴水而成的淀泊。湖泊對區域水資源調節有重要作用,水產、湖產使農作物種類多樣化,為農民提供了鄉村之外新的生存空間。
運河的某些河段對農田有淤肥的作用。明清兩朝十分重視在運河沿線、相關水利設施周邊及荒灘地種植柳樹及其他林木,制定了一系列有關林木種植和管理的制度,運河沿線一度林木蔥郁,形成了綠色廊道。這對于改善農業生態環境有重要作用。
運河作為南北交通大動脈,帶動了沿線城市工商業的發展,引起了農業生產結構的變化,牽動了重農輕商的觀念漸變。明代商人從南方販運棉布到北方,同時在北方收購棉花運往南方,由此刺激了北方運河沿線農民種植棉花的熱情。在魯西北的不少州縣,棉花成為主要農作物,糧食消費則主要依賴于市場。另外,運河沿線農民大量種植煙草、林果等,改變了單一種糧的生產結構。“居民棄農趨賈,城市幅湊”,“小農去而販,大農去而賈”,是江北運河沿線的普遍現象。清代有人說:“未有運(河)以前其人樸而愿,有運(河)之后其人文而靡。今則佻而詭。”樸愿是農民的品格,而文、靡、佻、詭是商人的特質。運河區域民眾由樸愿向文靡的轉變,是傳統農業社會發生變革的征兆,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表現。
在運河沿線城市與鄉村的經濟往來中,出現了頻繁的人口流動。基本趨勢是鄉村人口流向城市,這些流動人口又時常回歸鄉村,并將自己在城市中的積蓄帶回鄉村。有的城市工商業者回原籍或在經商地落籍、購買房產,成為經營地主,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和農業生產結構的調整。靠近運河的鄉村,農業發展水平普遍高于遠離運河的地方。再生產投入是傳統農業發展的關鍵,商業的繁榮帶動了區域經濟發展,運河沿線的農業由此得到了更多的投入。
負面效應
在促進農業發展的同時,運河通航代價也是非常沉重的。明清江北運河沿線水災比較普遍,成因也頗復雜。首先,江北運河的各個河段,都出現過程度不同的決口泛濫現象,有的河段水災十分嚴重。其次,運河將自然河道截斷,造成區域排水不暢而引發水災。其中以魯西北運河以西地區最為嚴重。運河將大清河、徒駭河、馬頰河等自然河道攔腰斬斷,使諸河上游山洪坡水無法東排。地方官員害怕沖毀運河,嚴禁該區域挖河排水,造成運西諸州縣長年積水為災。再次,明清時期黃河泛濫之災遍及蘇北、魯西、豫西及皖南各地,揚州附近的里下河區域也不能幸免,黃河水災波及范圍大,破壞力強,是運河區域最嚴重的水災。
黃河泛濫和運河有什么關系?從自然地理角度看,當時黃河北流經山東入海相對順暢。但自元代賈魯治黃,到明中期劉大夏筑太行堤,均奉行“北堵南疏”的治黃河方略,遏黃河南流侵泗奪淮入海。其中原因,元朝人講得已經十分明白:“南方之地本高于北,河之南徙難而北徙易……議者慮河之北,則會通(河)之漕廢。當筑堤起曹南迄嘉祥東西三百里以障遏之,不使之北。”之所以不讓黃河北流,就是為了保全山東運河。相反,黃河一旦北流,漕路勢必中斷。明清時期,不少人反復申明這一觀點。當然,黃河即便經山東入海,水災也不可避免,但決口的頻次、波及區域及慘烈程度都會有所降低。元明清三代黃河肆虐于淮泗流域,是治黃保漕政策的直接后果。
因運河水資源控制引起的旱災,有兩個地區最為嚴重。一是會通河南部地區,導泉源入運,涓滴不使外流,農田灌溉遭嚴厲禁止。另一地區是衛河上游的輝縣百泉一帶,在這里,中央直接掌控水源分配權,在保證運河用水的情況下,只留少量泉水澆灌農田。
運河沿線的植被蛻化與土壤沙堿化也很嚴重,清中期以后尤甚。建設運河閘壩、堵塞決口、修筑埽壩等工程對樁、埽等物料需求量大,運河沿線樹木大量被砍伐。及至清中期,不僅林木砍伐殆盡,蘆草、高粱秸稈也被征調為河工用料,造成農民燃料短缺,盜伐林木現象嚴重,植被根莖均被挖掘。日復一日,惡性循環,植被嚴重蛻化,農業生態環境日益惡化。江北運河沿線土地沙化現象較為普遍,成因大概有二:一是河道決口處質量較重的沙礫迅速沉淀,形成沙壓地。二是廢棄的舊河道、河床成為淤沙地。南運河館陶至德州間有不少運河決口形成的沙壓地,河南、山東到蘇北一帶黃河泛濫形成的沙壓地更多。北方運河沿線鹽堿地分布十分廣泛,運河切斷了自然河道,引起區域水系紊亂,很多地方排水不暢,出現積水洼地,地下水礦化度升高,鹽分積聚于土壤表面,形成鹽堿地。黃淮河平原鹽堿地的形成有多種原因,其中,運河造成的水系紊亂是重要原因之一。
明清時期,運河沿線夫役僉派也是影響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運河夫役大體可分兩類,一類是常設夫役,如閘夫、壩夫、泉夫、湖夫、驛夫等,另一類是臨時征派的夫役,如河工夫役、纖夫等。有些夫役名義上由政府雇募,但傭金微薄,勞動環境惡劣,勞動強度大,農民不愿應募,地方官員則強行征派,運河沿線官府抓夫的記載比比皆是。農民不堪重負,只得流亡他鄉,以致出現農田拋荒的現象。
啟示
在傳統社會中,運河工程的設計者們考慮的只是方便漕糧運輸,關于運河產生的負面作用,設計者的關注不多,至于對農業生產的考量,提及者甚少。運河開挖后出現了農業生態環境惡化問題,當政者也總是從維護運河交通的立場出發,一再申說農民犧牲的只是局部利益,保全漕運才是國家大局。地方官員偶爾流露出對農民的惻隱之心,中央政府都會勸告他們:漕運是國家頭等大事,其他任何利益都必須服從它。
研究明清運河與區域農業開發的關系,深層次上看是研究運河開挖和維護過程中人與自然的互動關系。開挖運河是人類改造自然的重要活動,傳統社會早期生產力水平低下,人們開挖運河,大體是順應地勢,將湖泊沼澤連接起來,或對自然河道略加疏通,使之可以行船,自然環境的改變不大。元代以后在地勢復雜的魯西蘇北開挖運河,渠化泗水,攔截汶水,截斷濟水及徒駭河、馬頰河,逼迫黃河奪淮歸海,在漕運里程縮短的同時,運河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力也在增大,水災、旱災、蝗災、土壤沙堿化,造成了運河區域人們生命財產的嚴重損失。
中國歷來以農業為立國之本,水利是農業的命脈,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防災減災,發展節水農業,是現代農業發展的根本大計。以古鑒今,人們需要關注水利工程與生態環境的關系,全面認真審視大型水利工程對生態環境及農業生產的影響,以期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作者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京杭運河與明清時期區域農業開發研究”負責人、聊城大學教授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社會科學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