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黨史一葉:劉少奇調研求真話
1959年至1961年,我國國民經濟陷入嚴重困境。為了探究困難之因,扭轉困難之勢,毛澤東號召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為了貫徹中央精神,做到“情況明,決心大,方法對”,1961年4月至5月,劉少奇在湖南農村蹲點調查研究了44天,讓群眾說出了許多真心話。劉少奇用什么法子讓群眾“掏心窩子”?
通過走村串戶,劉少奇了解到農民缺糧少食,吃飯都成了問題的基本情況后,他決定選擇一個隊蹲下去,“解剖麻雀”。他叮囑參與調查的人員:要甘當群眾的小學生,認真聽取群眾的意見,讓群眾把心里話講出來。好話壞話都要聽,哪怕是罵我們的話,包括罵我這個國家主席的話都要聽。
但是調查中,問題出現了,不是調研的干部聽不聽得進實話,而是參與調研的基層干部群眾根本不愿講實話,任憑劉少奇和工作組成員怎么“交底”“啟發”,他們就是不愿講出心里話。
根據這一情況,劉少奇改變策略。他不讓社隊干部陪同,帶著秘書徑直來到生產隊,請了社員座談。劉少奇讓秘書給社員敬茶。劉少奇站著說:中央起草了一個“六十條”,是個草案,聽聽你們的意見。公共食堂辦不辦,糧食怎樣分配,你們的生產、生活情況,都請大家講講真心話。緊接著,劉少奇脫下帽子,露出滿頭銀發,恭恭敬敬地給大家鞠了一個躬,深情地說:我怕耽誤你們的工,讓隨我來的同志去幫助你們勞動。年過花甲的劉少奇,為了求得真話與真相,向普通百姓脫帽、鞠躬,安排幫工。這場景,感動了每一位參與調研的群眾,也打開了大家的心扉,他們爭先恐后地反映心中所想,“農村公共食堂不好!再辦下去會人死路絕”“三分天災,七分人禍”等尖銳意見,都被反映了出來。
劉少奇將湖南調研的情況如實向毛澤東和黨中央作了匯報,對解決農村公共食堂以及群眾反映強烈的一系列問題,推動國民經濟調整與恢復發揮了重要作用。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當前,面對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黨員干部仍應繼承和發揚重視調查研究的光榮傳統和作風,心系群眾,身入群眾,了解群眾所思所想,解決群眾所急所盼。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人民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