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對村干部的嚴格管理,激發干事創業熱情,今年以來,山東膠州市對全市1216名現任村黨組織書記和村委會主任進行了負面問題審查。(2017年11月10日中國組織人事報)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本是從政為官的“題中之義”,但部分基層黨員干部在任不作為,卻和當下經濟社會發展不相適應、格格不入,不但會影響服務群眾的質量和水平,損害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甚至有可能疏遠黨群干群關系,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筆者以為,整治干部不作為還需從基層干部抓起。
一方面,要強化干部擔當意識。以“嚴”的要求“實”的作風,“動真碰硬”的態度徹底破除部分黨員干部“害怕擔責不敢作為”的頑瘴痼疾,徹底解除他們的思想顧慮。既然選擇了從政這條路,就應該心系萬家燈火,牽掛百姓福祉,大膽主動去干事創業,而不應該“畏首畏尾、縮手縮腳”。
另一方面,要通過建立健全完整系統的問責機制體制和“容錯、免責、激勵”機制來化解“三不為”現象。對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混日子”干部,要讓他丟“帽子”、挪“位子”,讓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成為干部培養使用的常態。對于站在人民立場“敢打敢拼”的“先行者”,要通過完善“容錯、激勵”機制,允許試錯、寬容失敗,營造積極干事、創業、改革的濃郁氛圍。
與此同時,還要以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為契機,強化黨員干部政治理論、黨性修養、領導藝術、專業能力等學習提升,徹底補足“精神之鈣”,解決“本領恐慌”,從根本上提升干部自身質量。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