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干部直接面向群眾。如果一個干部能很好地執行上級意圖,卻不能合格地溝通群眾,就不能認為是合格的基層干部。基層干部的服務宗旨是為人民服務,這與執行上級正確意圖并不矛盾。依崗選人、人崗相適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干部考評中群眾評價的權重在逐漸增加。
當前在基層干部日??己酥衅毡榇嬖谕暾圆粔?、前瞻性不強、雷同度較高等問題,只有創新考核方式,用全面了解干部的考核形式代替過去識人憑經驗、用人憑印象、考核流于形式的做法,才能提高識人辨人精準度和選人用人公信力。
好的干部隊伍,是做好基層工作的保障。同一崗位用好的干部和用差的干部,結果肯定不一樣。選拔出真正適合基層工作崗位的干部,在基層干部評價上,要求我們不能只“唯上”和僅重視上級和行政系統內部評價,還得重視群眾評價,因為說到底,基層干部是做群眾工作的,群眾工作能力才是干部能否勝任崗位和能否服務好人民的必然要求。實踐證明,采用指標考核、測評評議、明訪暗訪、走訪面談相結合,領導評價與群眾評價相結合等方式的考核辦法值得學習借鑒推廣。該考核辦法,一方面按照慣例權限和職責分工,進行分級考核、量化評分;另一方面通過工作調研、平時考核、召開民主生活會等多種渠道了解干部日常表現,特別是要深入到干部的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朋友圈了解情況,傾聽干部所聯系村群眾、聯系片區工作人員的意見和干部居住小區、社區群眾的意見,將干部考察范圍從八小時以內擴展到八小時以外,讓干部從考察材料中隱形的人成為現實生活中一個活生生的人。
綜合考慮干部的多方面因素,有利于事業發展、班子年齡和知識結構改善、干部個人的健康成長,體現人崗相適的目的,正是為了對干部的用當其時、用其所長,是對干部的負責。讓一些有想法、有基層經驗、有才干的年輕干部冒出來,提供施展才能的舞臺,給那些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以激勵和動力,打消干部熬年頭不作為的念頭,讓他們在工作中干得舒心,干出成績,如此才能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更多的期盼。
(作者單位:四川省綿陽市三臺縣劉營鎮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