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繁華的廣州辭職回到村里,從辦公室白領到上山下田的村書記,從“空心村”到“綠富美”……這一切都因為一個美麗女孩回到了村里。(新華社 3月6日)
近年全國很多村在村兩委換屆選舉時發現找不到合適的候選人,村兩委干部后繼無人現象越發凸顯,有的村實在找不到備選人的,有近70歲的人連續當選,造成村上發展遲緩。
造成村兩委干部后繼乏人現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一是,農村培養后備干部的意識不強;二是,農村發揮空間有限,大量年輕人外出尋求機會不愿待在農村;三是,基層干部待遇偏低,農村工作又日趨復雜。
種種原因造成農村后備干部的培養選拔工作難以開展,相當部分村兩委缺乏朝氣、工作平平,經濟發展不起來,農民收入難增長,公益事業、基礎設施辦不好、建不好。
由此,我們應高度重視,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加強和改進農村后備干部隊伍的培養。做到以下幾點:一,把培養農村后備干部工作列入基層組織建設議事日程;二,調動農村干部積極性,加大財力投入,對農村干部的待遇進行合理提升;三,加強基層年輕黨員吸收和外出黨員教育,引導更多年輕有為青年回到農村為家鄉出力、出智。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村是一片廣闊的天地。農村基層干部不可缺失,隨著社會的發展所需,農村干部的年輕化也時不予代。所以需要更多“程桔”回到農村,做村里的領頭人、主心骨,把農村的天地裝扮的多彩多姿。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