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教育扶貧斷“窮根”

[ 作者:云君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3-19 錄入:吳玲香 ]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教育投入繼續向困難地區和薄弱環節傾斜。因長期工作在基礎教育一線,民進河南省委副主委、省實驗中學校長馬玉霞代表對教育扶貧背后沉甸甸的意義理解尤深,“教育扶貧直指導致貧窮落后的根源,也是徹底脫貧的重要手段”。(2018年3月18日 光明網)

脫貧攻堅是“十三五”規劃的重中之重,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首要任務,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舉措。如何確保2020年徹底消除貧困,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筆者以為須從“精神貧困”這個根源入手。教育扶貧作為扶志扶智的重要手段,是斬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方式,是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牛鼻子”。它的特殊重要意義,不是簡單的對扶助對象“授之以魚”,而是“授之以漁”,引導扶助對象尋找造成貧困的根源,鼓勵他們樹立改變落后面貌的思想,提高教育文化素養,變“被動脫貧”為“主動致富”,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相信貧困地區和貧困家庭只要有了文化和知識,才能提高脫貧能力,對發展充滿希望,從根本上擺脫貧困、根除貧困。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的話語。在脫貧攻堅這場非贏不可的戰役中,我們不光要打贏,還要打好。當前,脫貧攻堅已經進入攻城拔寨的關鍵階段,扶貧重在扶志與扶智,扶志與扶智的關鍵在于教育,自然教育扶貧就顯得更加舉足輕重。心理學上有個效應叫“木桶定律”,講的是一只水桶能裝多少水取決于它最短的那塊木板。一只木桶想盛滿水,必須每塊木板都一樣平齊且無破損,如果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塊不齊或者某塊木板下面有破洞,這只桶就無法盛滿水。在筆者看來,貧困地區的教育水平就是脫貧攻堅戰中的最短板,脫貧攻堅就是要克服教育這塊“短板”,采取一系列舉措推動貧困地區教育發展,在助力貧困家庭脫貧致富的同時,培養更多優秀人才,為鄉村振興集聚強大力量。

“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一技在手,終身受益”。“扶貧先扶智”決定了教育扶貧的基礎性地位,“治貧先治愚”決定了教育扶貧的先導性功能,“脫貧防返貧”決定了教育扶貧的根本性作用,可見“教育扶貧”不僅能提高貧困家庭脫貧能力,還能遏制貧困代際傳遞,從而為精準扶貧、全面小康注入強大正能量,從根本上斬斷“窮根”,確保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順利實現。

(作者單位:四川省綿陽市三臺縣立新鎮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图片中文字幕 | 夜夜久久久精品不卡 | 伊人久久综合线亚洲2019 | 亚洲中文Av高清中文Av |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图片 |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区尤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