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印發《關于做好2018年重點高校招收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工作的通知》,明確2018年繼續實施重點高校招收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的國家專項計劃、地方專項計劃和高校專項計劃,并對相關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3月25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網站)
《通知》要求,高校專項計劃定向招收邊遠、貧困、民族等地區縣(含縣級市)以下高中勤奮好學、成績優良的農村學生。各地和有關高校加大招生宣傳力度,深入貧困地區和中學采取多種形式廣泛開展專項計劃政策宣傳,提高宣傳實效。加大對貧困家庭學生的政策傾斜,達到有關高校投檔要求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考生,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通過加大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經濟資助等措施,幫助專項生順利完成學業。
扶貧先扶智,知識改變命運。貧困地區的教育水平就是脫貧攻堅戰中的最短板,脫貧攻堅就是要克服教育這塊"短板"。貧窮往往伴隨著落后與知識的匱乏。眾所周知,在深度貧困地區一個村子培養出一個大學生都是值得全村人慶賀的事。貧困地區由于資金短缺,思想落后、教育資源貧瘠等各種內在和外在的條件限制,使得貧困學生想接受到與城里學生同等條件的教育是如此的難于登天。然而,貧困家庭只要有一個孩子考上大學,畢業后就可能帶動一個家庭脫貧。一般來講,一個家庭如果父母沒有受過教育,那么對子女接受教育的要求就會降低。因此他們由于缺乏知識只能從事體力或者技術含量低的工作,收入也不會很高。從而,一家人陷入了周而復始的貧困。而教育,恰恰能改變這一現狀。
教育部這次下發的《通知》正是國家對教育扶貧的重視。教育扶貧,從“輸血”到“造血”的跨越,正是采取多種形式廣泛開展對貧困家庭學生的政策關懷,通過精準發力教育扶貧,在助力貧困家庭脫貧致富的同時,使得貧困學生同等條件優先享受到高等教育成為優秀人才,進一步回饋社會。未來,貧困地區將享受到公平、高質量的教育資源,貧困家庭的孩子可以真正的用知識改變命運,用雙手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地址:平武泗耳)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