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保山市隆陽區楊柳鄉巖頭村民楊某家在巖頭“大水口”山安葬已故的親人期間,同村村民朱某(男,現年59歲)幫忙安葬結束時,按照當地習俗在林區違規點火燃放鞭炮引發森林火災。目前,案件進一步偵辦中,等待朱某的將是法律嚴懲。(3月24日 九龍網)
又是一年芳草綠,又是一年清明時,在這仲暮之交,通常大家習慣到山上或在家中以傳統的方式祭掃、祭奠,各地都將迎來祭掃高峰。近年來,各地新聞媒體報道現在文明祭掃已經越來越受歡迎,更多的人也愿意用鮮花等低碳環保安全的方式來祭掃,不過仍有個別人選擇用傳統方式焚燒祭祀。
目前城市的文明祭掃情況相對比較樂觀,但是農村地區的問題就比較突出,就像日前保山市村民楊某在林區違規點火燃放鞭炮引發森林火災,傳統祭掃引頻頻發森林火災,祭祀該何去何從?
筆者看來短期之內傳統祭掃情況很難徹底改變,除了長期持久性的移風易俗宣傳,針對農村地區傳統祭掃容易引發森林火災這一可能,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加強日常工作以做到嚴防死守。首先是豐富文明祭掃內容,加強文明祭掃宣傳。網上祭掃、社區祭掃、集體公祭、鮮花祭奠、植紀念樹等方式都是文明祭掃的很好選擇。然后是加強民眾傳統祭掃活動中的火患意識。傳統祭掃已經持續千年,轉變到文明祭祀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所以政府就要做好傳統祭掃防火宣傳,向每一戶村民宣講祭掃防火知識,確保傳統祭掃過程中不發生火災事故。最后就是做好應急準備。傳統祭掃一旦引發森林火災,在第一時間采取及時有效的滅火措施至關重要。這就需要著重建設農村基層森林防火體系,做好防火員的技術培訓,確保火災發生后群眾第一時間能聯系直接管理人員,并迅速組織撲救。
(作者單位:平武縣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