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委組織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省公務員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公務員及時獎勵工作的通知》,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和熱議。
去年10月份,山東省委、省政府印發了《關于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干事創業的意見(試行)》,12月份又出臺《關于關心關愛基層干部減輕基層工作負擔的十條意見》,時隔不久,這一關注基層、關心基層、關愛基層的“及時獎勵”政策再度“亮相”,為基層一線“好干部”撐腰鼓勁,讓基層干部有干頭有奔頭。
聚焦基層干部,提高“關愛度”。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基層干部直接面向群眾,承擔著全面落實黨的政策的重要責任,是密切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辛苦指數不言而喻。根據《通知》,及時獎勵突出基層導向,加大基層工作人員和集體的獎勵比重,重點向基層一線傾斜。旗幟鮮明地對實干苦干的基層公務員進行及時獎勵,體現了黨委政府對基層干部的關心關愛關懷,有利于激發基層干部“擼起袖子加油干”的自覺性,激活基層干部隊伍“一池春水”。
突出干事創業,提高“認可度”。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及時獎勵”重在“及時”,而不是“過時”,是對擔當作為、實績突出干部的及時認定和認可,給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擂鼓助威。《通知》明確了嘉獎、記三等功由縣級以上黨委、政府或者市級以上機關批準,記二等功由市級以上黨委、政府或者省級機關批準,記一等功、授予“山東省模范公務員”“山東省模范公務員集體”“山東省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山東省模范集體”等稱號由省委省政府批準。對符合獎勵條件的已故人員,可以追記或追授。獎勵層級之細、認可程度之高,彰顯了干事創業之實、干事創業之效。
把握獎評比例,提高“權威度”。《通知》明確向基層一線傾斜的原則,縣(處)級干部原則上不超過受獎勵人員總數的20%;市(廳)級單位和個人要從嚴掌握,一般不參與獎勵。同時,對參與處理全省范圍突發事件和專項重要工作人數較多的,明確給予記一等功人數一般不超過總數的1‰,最多30名;二等功不超過1%,最多60名;三等功不超過3%,最多100名。參與工作人數較少的,根據事跡情況統籌設置獎勵比例。“及時獎勵”不是“普惠”,而是主要面向長期工作在一線、干部群眾認可、工作實績突出的干部而設置的,有利于發揮“蝴蝶效應”,激發全省干部擔當作為、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心動不如行動。新舊動能轉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重要部署的號角已經吹響,“及時獎勵”正如一場“及時雨”,讓我們以時不我待的精神,擼起袖子、甩開膀子、干出樣子,以實干實績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作者單位:東營區委組織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