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垃圾圍村”不應止于誰錯之惑

[ 作者:邱飛飛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4-27 錄入:吳玲香 ]

錢鐘書說“婚姻是一座圍城,城里的人想出來,外面的人想進去”。當下不少村里也有“圍城”,不過不是婚姻而是垃圾:嗆得人無法開口說話的露天垃圾焚燒煙霧,一不留神掉下去就可能奪命的“垃圾沼澤”……里面的人出不來,外面的人更不想進。日前,央視《經濟半小時》聚焦正在一些地方上演的“垃圾圍村”現象,令人觸目驚心。

“垃圾圍村”之錯和農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垃圾產生量迅猛增加有關;也和公共產品和服務投入力度跟不上節奏,監管體系不健全有關;更和部分不負責任企業向農村偷排、傾倒有關。然而,無論多少客觀因素、現實困難、政策缺失都只是事情的A面,“垃圾圍村”的B面更折射出鄉村干部“等靠要”的懶政心理。群眾抱怨了就挖個坑隨便埋一埋,垃圾成山了就放把火隨便燒一燒,搞“面子環保”“形象治理”。   

平心而論,鄉村的活,不好干。垃圾圍村更反映出村級治理的復雜局面:一方面是本地生產生活方式粗獷,村民的環保意識薄弱,垃圾處理技術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是當地污染企業在稅收、就業等方面的貢獻不小,讓少數干部難以取舍。因此出現村干部無視“紅水澆地”農田減產的事實,理直氣壯“聞不見味”的怪現象也不足為奇。

不求落地效能,走治理形式主義;不求實干做派,寫治理表面文章;不求為民擔當,弄治理姿態主義。鄉村的環境治理和振興是一盤棋的謀劃,都是“硬骨頭”,牽扯利益多,涉及關系復雜。但越是牽扯眾多,局面復雜,越是需要村干部有力有為。把頭埋在沙子里,既不能處理好“隨意亂丟是習慣” 的現象,也不能建設好“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垃圾治理可從實際出發依托“農戶一次分類+村保潔員二次分類”的模式,從源頭上破解分類難題,讓可供制作肥料或回收的垃圾循環利用,減少垃圾總量;也可通過建立“紅黑榜”“曝光臺”等獎懲機制,倒逼村民富口袋更富腦袋。村干部面對難題,須有新覺醒、新思路,以負責任的態度,積極探索不同的治理方式,切不可聽之任之,要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

(作者地址:四川省綿陽市游仙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五月婷婷婷婷在线视频 | 日本有码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播放 | 五月天精品一区 | 中文字幕大香视频蕉免费 | 久久9国产影视大全99久 | 亚洲无玛中文字幕久久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