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凌云縣縣疾控中心干部岑基業自2016年6月開始掛任邏樓鎮林塘村第一書記以來,幾乎每天都深入到村屯農戶家中走訪,全村的狗早已經“認”得他了,連最兇猛的狗也逐步對岑基業“友好” 起來,群眾都戲稱岑基業為“狗不理”書記。(5月31日 澎湃新聞網)
說起“狗不理”,自然想起電視劇《傻兒軍長》中樊傻兒讀《三字經》的情景,他裝模作樣,搖頭晃腦地讀:“人之初,性本善……茍不教……‘狗不叫’那是遇到熟人了……”大家不禁佩服起樊傻兒那超強的解讀能力,電視劇在抨擊死記硬背的教育制度的同時,也體現出濃郁的生活氣息。“狗不叫”是遇到熟人,這是常識,是樊傻兒熟知的常識。一般說來,能讓“狗不叫”的,除了家里人外,就是最熟悉的,相當于家里人了。“第一書記”岑基業能讓村里“狗不理”,體現出來的是基層干部濃濃的民生情懷。
要脫貧致富,離不開產業的支撐。岑基業就像他的名字一樣,掛任“第一書記”,其工作對象就注定了是貧困村。“新官”上任,可以模仿古代,先來個“安民告示”。但岑基業深深地知道,說在嘴上和貼在墻上都不如落實到行動上。他為了發展壯大油茶產業,剛到林塘村就決定將油茶作為全村脫貧摘帽的第一產業來抓。繼而以此為抓手,實施產業富民行動,不斷做強做大油茶、桑蠶、生態養殖等產業,不斷增強貧困群眾持續增收能力,實現產業扶貧脫貧全覆蓋。一來二去,那狗自然就“不理”了。
大凡貧困村,不管是歷史遺留還是新近發生,總有一些難解的“疙瘩”,這些“疙瘩”就像一塊塊“硬骨頭”,如果啃不下,其他的發展就會受到嚴重的阻礙。這,也就是貧困村致貧的因素之一。對邏樓鎮林塘村來說,交通、飲水一直困擾著村民。面對這塊骨頭,岑基業不敢有絲毫的懈怠。通過多方努力,建設了水泥路,讓村民喝上了自來水,將先前的“后媽”轉換為“親媽”了。他,用實際行動,“啃”下了骨頭,用真誠的態度和融入百姓的行動贏得了群眾稱道。
有人說“第一書記”就是顆“過天星”,干兩年一拍屁股走了就是,至于脫貧是否“兜底”,就與他無關了。岑基業打心眼里不這么想,他一定要牽住富民的“牛鼻子”,把“窮根”挖起來,讓群眾致富不返貧。“通過黨員帶動群眾將貧困帽子遠遠甩在身后,朝著共同富裕的目標一路前行。”在岑基業的多方努力下,將重點圍繞油茶產業、種桑養蠶和生態養殖等產業不斷提質增效,擴大規模,不斷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種植養殖業。這正是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節奏,讓“貧窮”一去而不復返。
“在花中采蜜,是蜜蜂的娛樂;但將蜜汁送給蜜蜂,也是花的快樂。”岑基業成為邏樓鎮林塘村的“狗不理”書記,所從事的正是“花”的事業。他把自己的智慧、情懷奉獻給能釀花成蜜的人民群眾,就算自己“第一書記”屆滿榮歸,那留下的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小康村。“油茶鋪出致富路,養殖唱開幸福歌”,“狗不理”書記以“造血”為準繩的產業,必將撐起脫貧致富道路上絢爛的春天。
(作者地址:四川省合江縣自懷鎮)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