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看到了督察取得的明顯成效,也發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對領導干部不負責不作為甚至充當“保護傘”、企業虛假整改等問題,要嚴肅問責,不搞“下不為例”。
近日,部分地方被中央環保督察組揭露假整改、不作為等情況,算是讓公眾開了眼。有的企業在督察組來臨時提前關停,等督察組一過,就重新復工,繼續違法排污,有的地方在環保治理方面未下真功夫,效果不好,就在資料上做文章,即便在中央環保組反饋問題、責令整改之后,依然無動于衷,編造虛假材料假整改……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當前環境的承載能力已經達到了上限,如果再不加強治理,走綠色發展之路,不僅會損害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也會讓發展付出沉痛的代價。中央加強環保治理與督察,就是為了督促地方政府切實按照“五大發展理念”,正確面對發展轉型的“陣痛”,對違法排污零容忍,督促更多企業通過技術升級、設備改造走上低污染,甚至無污染的道路。
從某種意義上講,環保治理的成效如何,直接與地方政府的履職能力掛鉤。地方政府切實改造職責,從督察到整改真刀真槍地干,當地的生態環境必須日漸好轉;相反,如果只是疲于應付上級督察,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那一套,非但不能扭轉環境惡化的勢頭,還可能越演越烈。
不可否認,史上最嚴《環保法》出臺也有些時日,嚴厲的懲罰措施帶上了“鋼牙”,令許多違法者聞風喪膽。但是,從各地發展問題的懲罰措施來看,更像是“撓癢癢”、點到為止,久而久之便讓人產生了僥幸,認為問責只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不會動真格,使違法排污的行為反彈。同時,一些地方政府也就此輕視環保工作,浮于表面搞應付、假作為,做做樣子。
口說千遍,不如問責一次。要遏制當前環保假整改行為,必須要在問責方面下功夫,加大力度問責,不搞“下不為例”,而是要從嚴從重不手軟,不能讓慈悲心變成縱容的最魁禍首。
(作者單位:四川綿陽市鹽亭縣司法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