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把鄉村建設擺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位置,是“十四五”規劃提出的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繼續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放在農村,在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上持續發力,注重加強普惠性、兜底性、基礎性民生建設。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歷史關口,將鄉村建設作為一項行動提出來、在重要位置擺出來,意義重大、內涵豐富,我們一定要認真貫徹落實,扎實推進實施。
鄉村建設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是補上農村現代化短板的重要抓手。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大力推進鄉村建設,“十三五”時期是農村生活條件改善最為明顯的時期,基本實現村村通電、通硬化路、通客車和光纖4G網絡,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任務如期完成,衛生廁所普及率超過68%,城鄉居民基本醫療、養老保險基本實現全覆蓋。然而也要看到,當前一些地方鄉村建設缺少規劃,盲目大拆大建,機械照搬城鎮建設,超越發展階段,違背農民意愿;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欠賬較多,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短板較明顯。“十四五”時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也是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關鍵五年。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時不我待、重任在肩。
實施鄉村建設行動,要把規劃編制好。“謀定而后動,知止而有得”。今后一個時期是我國鄉村形態快速演變的階段,有的村莊會聚集更多的人和產業,有的會逐步向城鎮融合,建設什么樣的鄉村,怎樣建設鄉村,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鄉村建設只有先規劃、后建設,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才能把握村莊演變分化的規律,才符合城鄉發展建設的規律。在空間上,要統籌縣域城鎮和村莊規劃建設,有條件的地方應全域全要素編制村莊規劃,合理確定村莊分類布局,貪大求洋要不得,照搬城鎮要不得,大撤大并要不得;在時間上,看得準的先干起來,看不準的可以等一等,集聚提升類等建設需求量大的村莊,要優先編制,不搞“一刀切”。同時,要注重保護傳統村落和鄉村特色風貌,不要一個樣子蓋到頭,一種顏色刷到底。
實施鄉村建設行動,要把硬件建設好。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現代化。現代化建設不能“一邊是繁榮的城市、一邊是凋敝的農村”,要補齊農村現代化短板。一方面,農村要宜居,農村公共基礎設施既要在往村覆蓋、往戶延伸上下功夫,全面改善水、電、路、氣、房、訊等設施條件,也要推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重點抓好改廁和污水、垃圾處理,健全生活垃圾處理長效機制,實施河湖水系綜合整治。另一方面,農村要宜業,要支持5G、物聯網等新基建向農村覆蓋延伸,并重點改善通自然村道路和冷鏈物流等既方便生活又促進生產的基礎設施。同時,設施建起來了,還要長期用下去,可以一邊建設,一邊探索完善長效運行管護機制。
實施鄉村建設行動,要把“軟件”開發好。“豐年人樂業,垅上踏歌行”,農村現代化不僅包括“物”的現代化,也包括“人”的現代化,還包括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立一個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的鄉村社會,廣大農民才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持續推進縣鄉村公共服務一體化,推動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資源在縣域內優化配置,強化縣城綜合服務能力,同時把鄉鎮建設成為服務農民的區域中心。小村莊,大治理,要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推進農村移風易俗,打造善治鄉村,同時圍繞鄉風文明和治理有效,推廣“積分制”“清單制”等做法,創建一批鄉村治理示范村鎮。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鄉村建設是干出來的,我們要抓緊行動起來,把中央的精神和要求落實到具體工程項目上,體現到真金白銀支持上,集中資源、集中建設,穩扎穩打、久久為功,真正把這件事關億萬農民福祉的大事辦好、實事辦實。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2021年1月13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