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少對環境保護和古村落保護的集體意識和行動,表面的短期共贏就不可持續,最終受損害的是集體生態、文化福祉。加強古村落保護,不僅需要村社外部國家和社會的集體行動,也需要在村莊內部喚醒村民的保護意識,妥善做好經濟發展、社區建設與環境保護的統籌規劃。
紹興三江村,因錢塘江、錢清江和曹娥江三江匯流而得名,其有確切記載的歷史始于明洪武年間。600多年來,村莊一直保持著古時“九橋、九廟、十三弄、七十二口井”的基本格局。然而,2000年以來,三江村被納入工業園區規劃,近4000家各類工廠蜂擁而入,在給村莊經濟帶來巨大動力的同時,也徹底改變了這個古村的命運。
污染、工業用地不斷壓縮農村土地空間。要經濟發展還是工業污染?要600年古村還是要高樓大廈、鋼筋水泥?也許這座百年江南水鄉的居民還沒來得及認真思考這些問題,歷史就終結了他們的選擇。據報道,2015年底,三江村97%的人搬離了他們的故居。
城鎮化、工業化的趨勢浩浩蕩蕩、不可阻擋,必然會帶來我們居住形態和生活方式的巨大變革。當工業化和城鎮化把一個個融合了歷史積淀與自然環境的古村落從我們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慢慢抹去,有多少人會認真對待這些古村落廟橋井弄和裊裊炊煙?又有什么能夠填補高層建筑所帶來的失落感?時光永是流逝,城鎮化和工業化依舊持續,生活也總要繼續。也許在喬遷新居后,人們都能逐漸找到新生活的節奏,但是在這不可逆的歷史趨勢中,總有一些美好的回憶值得我們珍重,更有一些消逝值得我們反思和警醒。
“為留鄉愁多尋古,萬語千言總是村”。古村落傳承著歷史記憶、生活智慧、文化結晶和地域特色,寄托著游子的鄉愁。很多人并沒有意識到,古村落對于現代社會來說,就像土壤、陽光、空氣一樣的公共物品。他們也不會意識到,古村落就像生物界的自然基因一樣,每消失一個,我們未來的發展可能都要承受倍數級乃至指數級的損失。
你開一家作坊,我開幾家工廠;你樹一座煙囪,我修幾條排污暗渠。承載鄉土文化記憶的古村落之所以凋零,就是因為與這些古村落相關的各主體(地方政府、工業企業、社區居民)在發展的優先序中把古村落保護排得太靠后,甚至完全沒有排進去。
在三江村的故事中,政府樂見GDP增長,企業樂見規模擴大、效益提升,村集體和村民樂見收入提高。工業污染加劇、錯過最佳保護期、無法達成共識的規劃,正是一個個“無主”、無意識的集體行動讓這座600年的古村在發展的滾滾潮流中淹沒了自己,最終消失。
發展工業、建造城市,這樣的道路模式既不可阻擋,也是前進的動力,但是缺少對環境和古村落保護的集體意識和行動,表面的短期共贏就不可持續,最終受損害的是集體生態、文化福祉。追求發展的初衷無可厚非,但是,在經濟發展、環境保護、古村落傳承之間,要算大賬、算總賬、算長遠賬。經濟發展和城鎮化要求我們必須統籌考慮與環境保護和居住形態之間的關系。如果陷入只要工業、不管污染,只見高樓、不見山水的發展短視和偏執,那么必然會走冤枉路,偏離甚至南轅北轍。
三江村消失了,但是類似的故事卻沒有停止上演。有專家指出,中國古村落(自然村)數量從2000年到2010年十年之間消失了90萬個,相當于每天消失300個自然村落。如果說因為人口大量外流而造成村落荒蕪是一種自然消失,那么因為工業化污染而導致古村落被迫搬遷,則無異于自斷經脈、飲鴆止渴。然而,試問今天的中國,還有多少村落仍在重復著三江村的命運?它們可曾聽到三江村的哀怨和傷逝,它們可曾聽到已經鳴響的陣陣警鐘?
只有在更大限度上保持現實的多樣性,整個社會未來發展的活力和動力才能更可持續。古村的消逝,不僅是建筑的廢棄,也不簡單是住所的易位,更是一種文化和生態的凋敝。正是因為意識到古村落對于現代社會的積極意義,很多人開始行動起來號召保護古村落,也已經引起社會和相關部門越來越多的重視。國家層面已經啟動針對古村落的保護行動方案,出臺保護名錄,正在積聚更多古村落保護的社會力量和行動。加強古村落保護,不僅需要村社外部國家和社會的集體行動,也需要在村莊內部喚醒村民的保護意識,加強他們的決策能力建設,妥善做好經濟發展、社區建設與環境保護的統籌規劃,并嚴格執行。我們可以為保護環境形成集體行動,也應該為保護古村落凝聚共識,強化集體行動。
盡管傳統村落保護的行動持續加碼,但是古村落保護仍任重道遠。“名錄”之外的傳統村落如何保護?如何在發展與保護之間取得平衡?行動需要落地、力度需要加強、需求和現實的錯位需要糾正對接……古村落保護這條路道阻且長,但是,這條路必須走得更加堅定,更加有力。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2016年01月06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