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曾任職甘肅隴南市文縣農牧局下屬二級局局長的蔡中華,在人情和金錢的誘惑下,不惜以身試法,當起“組織部長”的角色,通過勾結、指使當地人事、教育部門多位相關人員,偽造虛假人事分配文件,安插19名假教師順利進入“體制”內,成為吃“皇糧”的國家干部。(2月1日中國新聞網)
一直以來,公務員、事業單位的“鐵飯碗”備受追捧,進入“體制”內,成為吃“皇糧”的國家干部勢必衣食無憂。而為了維護公平正義、選拔優秀人才,黨政機關、事業單位早就實行“逢進必考”的制度。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偽造虛假人事分配文件,給“親屬”安排工作屢屢得逞。農牧局下屬二級局局長的蔡中華,小小的一個科級干部,但他卻敢把自己當成“組織部長”,勾結、指使當地人事、教育部門多位相關人員,偽造虛假人事分配文件,一切工作如此“順理成章”。入職前的教師本當經過重重的審核把關才能走馬上任,但為何這樣的的“假教師”卻還是順利進入了體制內?那么,試問究竟是誰在為“假教師吃皇糧”撐腰?
揆諸此次“假教師吃皇糧”案,可謂是權力撒野、監管失靈惹的禍。報道顯示,涉案人員長期以來充當體制里的內鬼,抓住了教育人事、財政編制等管理體制上的漏洞,一群領導干部搞團團伙伙,相互勾結,想讓誰進,就讓誰進,完全把法律法紀拋之腦后,必然催生腐敗。對于如此猖獗的集體犯罪,為何相關部門3年來毫無察覺?是“燈下黑”所致,還是“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呢?
筆者認為,類似“假教師吃皇糧”案屢屢“以身試法”,其根源就在于背后的“權力撐腰”,無論是領導干部個人,還是權力部門,都應該不偏不倚,不能放任權力肆意妄為。領導干部是人民群眾權力的守護者,是人民群眾走上富裕道路的拓路者、帶頭羊。在其位就應當立足本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帶領群眾走向致富之路。然而,一些“吃皇糧”的工作人員對法不敬畏,甚至以身試法,對政府公信力和公務人員整體形象造成了巨大損害。
正所謂: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出來混總是要還的。體制 “內鬼”不除,政府誠信難立。只有及時揪出蠶食政府公信力的“內鬼”,徹底鏟除以政府名義招搖撞騙的黑手,才能有效解決政府誠信“一邊建設一邊破壞”的不利局面。消除內憂,杜絕外患,重塑政府公信力才能立竿見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