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兩會期間,“簡政放權”再次成為代表委員討論的熱詞。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代表團參加審議時強調,“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都要用好。關鍵是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放給市場和社會的權一定要放足、放到位,該政府管的事一定要管好、管到位。(3月22日 人民網)
政務大廳,通常是每個政府機關單位的便民辦事點,但是否真正便民,還值得考究。在一個普通社區,你可以通過詢問得知,群眾辦事,不是一次性就解決好,而通常要經歷繁瑣的辦事流程,在大廳拿這樣那樣的表格,到各個部門蓋無數的章,簽無數的字方能辦好事仿佛已是常事。“簡政放權”被提的次數很多,真正想銀川這樣確切落到實處的卻在少數。權利的下方和政府職能的轉變是當下適應社會變化和群眾需要而必須要走的路。
“一站式審批,一條龍服務”將審批權力、審批職責按照“編隨事轉,人隨事走”的原則連人帶編帶職責全部劃轉到行政審批服務局,這是一項政策上的創新,更是對全國便民服務的啟示。既解決了便民大廳部門多雜,人員不好管理,印章不好管理的難題,更從根本上避免了老百姓跑冤枉路子確辦不好事的問題。“簡政放權”的同時更需要引進先進的網絡技術和科技辦事能力,能快速有效處理群眾事務必須要作為權利下方的依托點。
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事項,減程序、減環節、減要件,提速增效,這是精簡行政審批必須要緊收守的要點。當然“簡政放權”不是簡單的權利下放而已,必須要把握好權利下放的度,對各項事務的監督和管理必須要更為重視,以防部分權利漏洞的出現。
作者單位:四川梓潼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