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碧村行紀
外碧,一個好聽的名字,透出漫至天外的山水清翠。
我來到外碧,卻不是因為風景。
2016年初,跟楊兆凱偶然提到春節去福建調研鄉村發展的計劃,他立刻建議我將外碧作為行程的一部分,并把我邀請進外碧村工作組的微信群。接下來,來自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的陳進國教授,便為我發來了關于外碧的諸多資料。
外碧村,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東關鎮,全村兩千人口,以
李、陳、劉、王氏宗族為主體,山多田少,從地理環境到經濟狀況,都是再普通與再典型不過的閩南村莊。而它也與絕大多數村莊一樣,面臨著主導產業薄弱、勞動力外流、弱勢群體缺乏贍養,就連永春引以為傲的特產、村民數十年來生計所依——蘆柑種植,也在幾年前受集體病疫影響大打折扣。簡單地說,這又是一座“衰落中的村莊”。
陳教授發給我的資料不只是這些。他向我介紹了永春陳坂宮,講述了迎媽祖的祭典與春節“拜福龜”活動,又發了“認購龜米”章程給我。就這樣,對福建民俗毫無了解的我,一頭栽進了紅字、喜報的世界,又在陳教授著重介紹的“送油”“獎孝”活動中,窺到了這一系列轟轟烈烈民俗文化復興背后的無奈與期望。
1. 陳坂宮——信仰傳統復興背后的社區紐帶強化
2016年2月4日,在北林園林學院錢云老師的帶動下,兩位北林學生——張雪葳、莊子瑩與我一同來到了外碧。陳教授早就安排好村書記接待我們。在新蓋好的華僑公寓安頓下來后,陳書記直接帶我們一行三人來到陳坂宮。
陳坂宮是外碧村古老的媽祖廟,在陳教授的推動下,外碧與臺灣結成了友好關系,外碧舉辦熱鬧的迎神儀式,從媽祖神迎回了廟宇。對此,我的理解是:如果城市的福利無法蔓延到農村的弱勢群體,那么村莊必須以其他方式建立起福利的網絡。集體概念的重建是村民互助與社會公益的基礎,而民眾需要合適的觸媒,去重新認可集體活動,從而樹立起氏族、社區概念。傳統的民間活動在歷史上擔任著公益角色,現在也不失為可行的集體觀念載體。而為了讓村民認可重建的傳統活動,有必要為其正源古本——從臺灣請媽祖神回歸,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方式。建立起村莊與外界的聯系,更相當于為村莊的發展打開了一扇窗。
另外,引起我們注意的是,陳坂宮與外碧村大橋等公共建筑,都有捐款明細——從數萬到數千的金額后面,標注著一個個姓名。鄉村建設處處花錢,經濟的運作對于民間信仰與社區來說,重要性不亞于建筑的落成與傳統道德教化。
在這里,我們還發現了老的占卜工具。不懂擲杯規則的我們玩起了搖簽,再從墻上紙條中找到自己對應的卦象——都是吉利的說辭。令人驚喜的是,紙條上面印著的年份是1990,居然這么古老。我們各自撕下自己的卦象紙條,歡天喜地地收藏起來。
2. 福龜——民間慶典中的手工“匠人”心
我們能為陳坂宮做什么呢?完全聽不懂鄉音的我們看著外碧村民討論許久,陳書記走過來說:“貼花紋,龜背上的花紋。”
“福龜”就是一座用一袋袋米搭起來的烏龜形狀的祭拜物。根據福建傳統,春節摸富龜,即可迎福上身;吃福龜身上的米,也能帶來吉祥。因此富龜的祭拜也包含了節慶后將一袋袋米發放給村民的活動。米需要提前認領——100元一袋,認捐數量不設限制,且會公示在紅字報上,認捐福龜剩下的錢和米,則分給村中孤寡老人及貧困家庭。陳教授說,有公示才有比較,有比較才能激發為善不落人后的踴躍。活動設計的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仔細考量,結合本村人行為與心理特點,飽含了陳教授與諸位服務者的苦心。
為了福龜像模像樣,龜甲的部分當然要有花紋。陳書記說:“你們是北京來的,給我們好好做做設計。”我們三人虔誠地掏出手機一通搜索,小聲商量:“你說是不是不要出現四邊形比較好?”“啊,難道要十二格、六邊形,這樣象征一年四季,順順發發?”
發到手的材料是閃閃發光、容易起靜電的藍閃光紙。三個人七手八腳地各種比劃、試擺,還有一位姑娘爬到福龜頂上動手,居然花了一個小時就布置得相當不錯——底下一圈十二個五邊形,中間十二個六邊形,頂上三個六邊形。后來在泉州媽祖廟看到豪華版富貴,龜殼設計與我們毫無二致,簡直自豪感飛漲。
三個景觀、建筑、城規專業的學生,用閃光紙做“米龜”的殼,這件說來有點囧囧有神的任務,居然讓我頗有感觸。如果放在古代,會不會各村都有自己的米龜,各村巧手人爭奇斗艷,想盡辦法把本村的米龜搭得高大穩定,布置得精巧華麗,所謂民藝的美好與傳承,應該真的只是鄉土活動中自然而然的一部分。西班牙的工匠絞盡腦汁制作游行花車,日本的工匠費盡心思制作祭典燈飾,誰家手藝出眾一目了然,而工匠的技藝與風格在這一過程中逐漸精湛起來,直到我們看到古代的遺存時只會驚呼大師,卻忘了他們也是農民、商人,是鄉土生活中的一分子。
居然有機會參與民間慶典藝術的籌備,我想自己應該感到榮幸。
3. 送油——福利與系統的社會福利保障
第二天,我們則進入了送油小隊。買油的經費來自陳教授及其他熱心人士的捐款,外碧村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全都有份——七十歲以上送一桶,八十歲以上送兩桶。陳書記安排得很好,收油人名單早已列好,運油車跟著我們輾轉全村,我們只需要把油從車上提下來,按照陳書記的指揮挨家挨戶遞到老人手里就好。關鍵在于,送油的同時,我們還會分發一張粉紅色的宣傳單,講述本次送油的規則、動因與外碧春節期間的慶典活動,包括認捐米龜的相關流程。
按照我的理解,送油不僅是公益,還包含了兩層用意:第一層是尊老重孝,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的觀念,在步入老齡化、保障不健全的現代社會已經逐漸被人拋棄了,外碧村也如此,很多年輕人不孝順長輩,甚至視長輩為負擔。通過一點點外部鼓勵,或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令人覺得“家有老人終究不是壞事”,緩和長輩與晚輩之間對立的關系,將有助于老人晚年生活的幸福。第二層是,送油作為認捐米龜的序曲,先讓村民得到一些回報,再鼓勵大家樂善好施,從而使認捐活動更順利地開展起來。同時,任何真正能夠深入人心的活動,必須具備規律性與連續性,從而培養起受眾的習慣,民間祭典也不例外。米龜也好,陳坂宮也好,都不能是孤立的點,而需要前導與后續活動相互呼應、薪火相傳,真正落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中。
半天的送油之旅下來,兩位師妹和我的腳都要斷掉了。本想嘲笑自己體力不濟,看到村里一同送油的年輕人也是臉冒虛汗、東倒西歪,看來這活兒對誰都不輕松。村里來的年輕人年紀比我們小,卻有風度極了,經常送完自己手中的油后,主動把我們手里的油接過去。最開始我還推辭不已,后來走得實在累了,也就順水推舟。事后想想,十分慚愧。在行程的最后,村里人貼心地買來冰鎮汽水——站在半山腰上,累得渾身是汗,迎著風喝汽水,痛快美好。
送油的經歷中,兩點印象十分深刻。其一是走了村里的老橋,擋水壩一樣的窄窄一條露出水面,寬度只有幾十厘米。村里人自己都說好久沒走過了。站在窄窄的橋面上,四望山水環繞的景色,實在是意外驚喜。
其二則是我們拜訪的最后一戶人家。外碧村的老房子都在山坡上偏高的地方,低處建了路后,很多人家就沿路蓋了新樓房,祖房被擋在后面,逐漸破敗,無人居住。沒有想到,半山腰的樹林后面,還有一處人家。屋子窄小而黑洞洞的,墻角放著筐,筐邊散落著野菜與燒黑的木塊。兩個彎腰馱背的老人從屋中出來,顫顫巍巍地說了幾句輕輕的話。我們把油放下,他們望著我們離開。貧困老人就這樣進入了我們的視野。農村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不是危言聳聽,任何地方都存在,只不過程度不同、隱藏得深淺不同而已。如果無人關照,他們也就將這樣無聲無息地離去。這或許對于社會沒什么損失,對于年輕人也是減輕的一份負擔,然而對于每個活著、也必然老去的人,都將是不得不面對的拷問。
4.農宅——個體營造,比想象中更精彩
剛來到外碧時,一處立著風水墻、由陡陡的階梯連接馬路的農舍,就吸引了我們的注意。沒想到,這里就是陳教授父母的家。在外碧的兩天,我們的三餐都是陳教授父母招待的,我們也因此得以仔細打量這座自建農舍。山泉引至院內,分為三路,一路流到屋外側坡上的雞舍中,一路進入廚房,成為自來水,下水則從地下暗道中流出;最后一路流至大門外,形成一處天然的小水池,人們進出這座院子,都要經過水池中的汀步和門前的階梯。精巧的水流布置與入口序列,完全是由這家人自己設計、建造的,令我們大開眼界。比起農民建房的本能,我們學到的建筑學,實在太淺太薄。
5.反思——外碧復興的基礎何在
說來有趣,對外碧的再度理解,是在福建之旅結束后的回程火車上。居然在鄰座偶遇一位在泉州農村長大的清華師弟。我講了自己在外碧的所見所聞,師弟很有感觸地舉出家鄉的例子作為佐證,包括氏族祭典,由十八個家族輪流主持,一家一年。他說:“福建人好場面、好攀比,把成果公示出來,大家就會積極參與活動、踴躍捐款。”對于華僑公寓、從臺灣迎神的陳坂宮等,師弟說:“華僑資助在福建并不少見。”他舉例說,本村學校要與鄰村學校合并,兩村紛紛邀請華僑捐款,擴大校園規模,希望把對村合并過來,而不是令自己的學校被合并走。華僑慷慨解囊,兩座學校短期內都新建校舍、操場、整頓一新,讓教育局贊不絕口,最后兩座學校都留了下來。
確實,外碧仍有大量年輕勞動力外出打工、經商,雖然社會福利有限,但村民平均收入并不算低。同時,外碧陳氏有諸多華僑早起出入海外,現在仍與家鄉互通有無。這兩方面的情況,都為外碧的經濟與社會福利提供著保障,這也是外碧得以復興民間活動、帶動社區福利的基礎。如果村莊已經經濟衰敗到無力回轉,樂善好施、養老助學也只能是空中樓閣。
說到這里,又想起了云南和順僑鄉的“橋倒碑修,碑倒自修”,和《紅樓夢》里智通寺的門聯“身后有余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或許對社區、個人而言,最重要的是在經濟還有余力地時候,將社會保障的體系搭建好,所謂散財在人間。只有這樣,面對經濟危機與轉型,才有可能在不丟下任何人的前提下,同心共濟,度過難關。
福建是富庶之鄉,長久的信仰與慈善之風至今猶存,這是它逐漸提高凝聚力、增長社會財富的重要起點。相比之下,更加封閉、貧困鄉村的未來發展,恐怕面臨更多挑戰。
短短福建之行,為我帶來的啟發,實在太多太多。
(作者簡介:王虹光,畢業于清華大學建筑學院,現就職于建筑地圖TOWN團隊,建立“在地理中旅行”城市研究組織,參與北京文化遺產保護及相關活動。)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鄉村文化人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