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將真實、及時、客觀的記錄公益實踐,以促進我們反觀自身,探討與思考發展與人本主義。
年前休假,我參加了巴別夢想家組織的寒假工作坊,以志愿工作人員身份和項目團隊以及大學生志愿者們一起來到廣西百色的鄉村,通過入村走訪學習,增進志愿者們對農村現狀的認識了解。在村里,志愿者們探索著如何與村民互動,聽村民講述自己的故事和與村莊的關系。回來后,大家分享了各自見聞和感受,其中有些內容和記憶卻總縈繞我心頭,于是,便把過程中我所看到的,聽到的,以及這些留在心里揮之不去的印跡和思考記錄下來,與大家分享。
現在的村子
“這幾年村里生活條件好多了,通了車道、有了自來水、還建了籃球場、太陽能路燈和沼氣池...”,村主任引我們進村,他一邊走一年說著,主任姓黃,40多歲,擔任村委職務十幾年了,“村里沒什么經濟收入,多數人都外出打工了,國家搞精準扶貧,我正忙著給貧困戶建檔立卡的事。”這幾天廣西有點陰冷,總有小雨相伴,我們走到村委會,這是一個新修好的兩層共8個房間的漂亮樓房,掛著***駐點扶貧站、農家書屋、黨建辦公室等好多豎立的牌子,二樓拉著的一條紅色橫幅,寫著“凝心聚力,決戰貧困,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村委會對面是一排板報和發布通知的地方,上面圖文并茂的展示了農村沼氣池的建設與使用介紹、疾病的預防與傳播信息,以及張貼的低保戶名單。
繼續在幾個村屯之間穿梭,總感覺整個村很安靜,安靜得空蕩蕩的,連狗的叫聲都聽不到。路旁每家每戶都新修了2-4層樓高的磚瓦房,建房費用主要靠外出打工,也有一部分拿了政府危房改造的補貼款。村委所在村的路面似乎最為干凈整潔,但進到屯里便能看到一些隨處亂扔的百色塑料和動物糞便,一些新修道路的路面已有破損。
來到小賣部,幾個看起來60歲左右的村民正圍著烤火談笑,見到生人,TA們有些羞澀的對我們微笑,很熱情地站起來讓我們坐下烤火,寒暄一陣后,TA們說:“在家里,就只剩下我們這些老人了,種點玉米,養些豬、牛和雞鴨,沒用了。政府打算支持我們養山羊,規模大了以后,想做合作社。村里籃球場,只有春節時在外打工的人回來才組織打一打。新修的太陽能路燈是縣能源辦給的項目,好是好,只是我們晚上很少出來。“
是啊,近年來,隨著政府各部門對農村投入、扶貧力度的不斷加大以及社會組織的支持,村莊的基礎設施建設,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善和變化,可,好是好,但路燈是誰要修的,道路損壞和日常維護為何沒人理?這些變化真的符合村民、社區的切實需求么,村民的生活質量有改善么,改善了多少,投入產出比如何?
精神貧瘠or豐盈:村里的三個人
隨后,我們隨機拜訪了不同的村民,聽TA們講述自己與村莊的故事,其中有三個人的經歷,91歲的老奶奶、60多歲的爺爺和25歲的婦女,讓我至今念念不忘,志愿者們把這三個人的經歷匯成了一幅畫,命名為精神貧瘠與豐盈,并向我們講述了這三人的事。(本節所涉及的人物描述,是根據大學生志愿者靜怡的講述和嘉雯的文字記錄整理編輯而成,特在此感謝兩位)
1、誰來陪我
這是一個91歲的獨居老奶奶,住在一個空蕩的三層樓高的大房子里,她有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均已成家在外,她企盼孩子們歸來,陪她說說話,然而,孩子們每次回來都如旅客一般,投宿一兩晚,便要離開。這天,正好碰上女婿回家探望,我們的來訪,好像讓整個房子都熱鬧起來了,她雖然耳朵聾了,聽不到我們說什么,但很開心,說:“我老了,笨了,什么事都做不了了,這么大的家,就我一個人,你們能來,我心里很暖,白天要是有人過來聊天,我會好過一點,可是人們都要下地干活,自己一個人出去逛也不好,我年輕時去逛的街都十幾年沒有去了。”奶奶一邊說著,一邊時不時用手抹抹眼睛,淚水在眼里打轉。
人口老齡化是世界面臨的大難題,據2014年數據顯示,中國65歲以上老人的比例已占到總人口10.1%,農村的空巢老人問題尤其凸顯,TA們面臨著老無所樂、老無所用的精神貧瘠和空虛寂寞,更需要的是陪伴,是傾聽。但面對孤獨,奶奶能怎樣,她別無選擇。
2、世人皆醉我獨醒
這是一個受過教育、有著文人抱負和深感懷才不遇的爺爺,我們更愿意叫他“先生“。剛遇到先生時,他正在給豬煮飼料,我們圍著火爐坐下,他遠遠的在一旁搓著手不肯過來,念叨著“太臟了”,我們央求他坐下,講講自己的故事。
先生自小喜歡讀書,有自己的夢想,可惜上到初一便遇到文革被派到生產隊干活,文革結束后,想去上鄉里高中,但因為家里外公是地主,成分不好,不給上,便只能回家放牛干活,可內心仍不放棄上學的念想,改革開放后,買書自學,無師自通參加成人自考,好不容易,終于獲得廣西大學文憑。畢業后分配到別的村里當教師,但工資低,離家遠,還得自帶干糧,而且不幸中途出了一次車禍,要求調回本村教學,被拒絕,便放棄了教師工作,去廣東打工,在工廠雕了9年的花,后工廠嫌他老了,干不快被辭退,便回到家里繼續務農至今。
因為生計,無法繼續讀書,是先生每每提起就會落淚的執念。和村里人一樣種菜種玉米,先生每天背朝黃土,而唯一不同的,是先生喜歡用看書和寫書法來打發自己的時間,他還訂閱了很多文學雜志。不一會,先生抱來一個像裝著豬飼料的袋子,如獻寶一樣,小心翼翼把東西一樣一樣拿出來,有發黃了的舊書,如民國語文課本,有一張1983年10月15日的右江日報,上面有他發表的一篇描寫秋收的散文,《秋風笑了》,他興奮的拿給我們看,還有用報紙包裹的一卷卷宣紙,攤在地上,是他的書法作品。
“我平時就喜歡寫寫字”,先生很驕傲。“可村里人說我是廢物,農活都做不好,竟做這些沒用的東西,笑話我大學白上了,這么多年像傻瓜一樣。雖然村里人不理解我,家人要在我農活做完以后,才支持我做這些。但我知道自己在干嘛,就像活在桃花源里的人一樣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過得很充實,內心是快樂的!”臨走時,我們誦讀了他的散文,一縷陽光灑進來,照在他身上,這場景看著竟讓人想哭,讀完,先生很滿足,說:“我已經廢了,是個廢人了,可能到死了也不會有人來看這些東西,謝謝你們來。”
沒想到那個年代,會有對讀書如此渴望的人,更沒想到,先生在經歷了那么多波折和打擊后,依然可以如孩子般質樸的熱愛著自己喜歡的事情。讓我們相信,精神世界的豐盈與否,與現實無關,與貧富無關。
然而,這并不公平,先生本應該有更好的生活,卻因為政治、家庭,環境和生計的原因而無法實現。相信村子里也不乏如先生這樣有夢想和堅持追夢的人,但與城市相比,在農村能獲得的支持有限、資源配置和發展機會的不平等,不知還會抹殺多少夢想和追夢人?先生依靠自己信念的堅持,是個人的幸運的,卻代表著時代的悲哀。
3、我25歲,已經老了
見到她時,她背上背著自己3歲大的女兒,因為女兒生下來便被查出有心臟病,病情影響到關節,至今不能行走,全由她照顧。原本夫妻兩人在外打工,收入不錯,可如今孩子患疾,一年就要去省城醫院好幾次,她在家種玉米照料孩子,沒有收入,治療費用全靠在鄉衛生院當司機的丈夫,以前的存款也花得差不多了。我們問她多大年紀,她說:“25歲了,老了,在家帶孩子種玉米,不能出去打工,沒錢,希望女兒快點長大,上學后可以給老人帶,我再出去打幾年工。”
25歲,是女人黃金時代的開始,而她卻說自己老了,被孩子的疾病,微薄的收入和農活的艱辛壓得對未來沒有了期待。而疾病對于農村家庭,無論富裕還是貧窮,都是多么致命的打擊。也讓我再次想起那則與放羊孩子的對話,【在村里遇到一個放羊的孩子,問他,放羊是為了什么?買了掙錢娶媳婦,娶媳婦為了什么,生孩子,生孩子為了什么,放羊。】而這個婦女的家庭何嘗不是一樣,等孩子有人照料時,為孩子出去打工掙錢,然后孩子長大,繼續跟隨父母的足跡出去打工繼續掙錢,為了下一代的孩子,然而,除了打工,這個婦女和家庭還能有什么選擇,還能看到什么選擇給她希望?這樣的循環,如何打破,誰能打破?是政府,我們,他們,還是誰?
生態移民搬遷:搬還是不搬,誰說的算?
再說說生態移民搬遷的事,因為當地人居生存環境惡劣,政府持續實施生態移民搬遷政策,規定十年內完成整村搬遷,遷到臨近的村鎮,由政府統一修建居住區并給予一定的購房補貼。問了一些村民,TA們并不愿意搬,一是擔心不適應新環境的生活,二是不想離開自己賴以生存的土地和生計,去了以后生計怎么辦?三是搬遷的款項并不足以負擔搬遷到新房的費用。盡管村民不愿意搬遷,最終還是得相應政策的號召,受不住村干的動員。
然而,為什么要全部搬出去,村民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選擇,過自己想要的生活,為什么一定要求所有人遵守同一個標準?難道去城市就一定會比在農村好么?農村人的思想,所受的教育和生活習慣如何融入城市,如何適應城市的現實和生活壓力,搬遷后的可持續生計怎么辦,誰曾認真探尋過解決方案,給村民唯一的選擇吃個定心丸?與其強搬,不如向村民呈現更多生活選擇的可能性。難道有人會蠢到不會為自己更好的生活做打算嗎?
變化,由誰來決定,是誰想要的?
現在的農村,正在實施的政策和引入的資源為農村發展注入了力量,是發生了很多變化,但也充斥著很多像孤獨老奶奶無人陪伴的空虛,爺爺堅持夢想的不被理解,婦女面對疾病和生計壓力的失去希望,以及面對政策執行的無可奈何的村民們,雖然有數據顯示,村莊正以每天100個的速度在消失【成為空心村】,但對于仍生活在村里的幾乎占據全部常住人口的38、61、99部隊我們能不管么,這些變化與TA們的關系是什么,由誰決定,是誰想要的?
面對TA們,面對這些問題,一個負責任的政府和公民,應該做些什么?是提供自己的答案和解決方案,還是去建設一個安全的有足夠支持體系的社會?我們提供的這些方案帶來的變化,真的符合當地所需,切實改善了村民生活的質量么?我希望是后者,真正的發展變化,是讓所有的公民對未來更有信心,能看到多種生活的可能性,擁有多種選擇的機會并行駛選擇的權利,在一個尊重、包容、呈現多元價值觀的社會里。
鄉村發展問題不是短期內能解決的,還需要更長時間。政府正大力推行精準扶貧,是否有多些時間去探究貧困的根源,不是在表面解決缺什么補什么,給予貧困村貧困戶A、B、C的標準配置,而是因地制宜,幫助TA們樹立發展信心,有自己的夢想,可以過自己想要的人生。而對于致力推動農村問題解決與發展的公益組織和個人,與其著急的去做事,一頭霧水找需求,提建議和給方案,不如低下頭,沉下心,到村民家坐一坐,聽聽大家都說什么,想些什么。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當你真的了解到哪家有幾只雞、幾只羊時,做不好社區工作才怪!
最后,感謝巴別夢想家,感謝項目團隊的策劃和大學生們的參與貢獻,讓我有機會同行并完成此文。由于此次走訪時間有限,觀點和信息難免偏頗,值得進一步考究,故本文不是嚴謹的調研報告,只是個人觀察日記和思考。不妥之處,待大家批評指正。
朋友說,“同一件事情,一個信息,不同人看會不一樣,結論也會不一樣,比如爺爺的生活,我們看到的、聽到的是真實發生,還是我們價值觀念決定了我們更想要看到和希望相信的?比如我們認為移民搬遷出來好,到城市居住比農村好,那我們判斷背后的價值觀是什么,從哪里來?這些,都需要我們去慢慢體會,是我們的價值觀,而不是社會的,也不是真理,同時,也嘗試去理解別人的價值觀和背后的邏輯,人們是怎么變成現在這個樣子,我們怎么避免自己的價值觀去影響和決定別人的價值觀。” 如何不被自身的價值觀左右,呈現和尊重不同的理解,需時刻提醒自己保持警醒和反思。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微信號 徒步于生活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