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得承認一點,鄉村旅游已慢慢成為一種趨勢。在城市里打拼忙碌的我們,在內心深處,潛意識里都有過一種“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生活的夢想,盡快很多時候這只是一個幻想。既然沒有條件、沒有勇氣去過這種生活,那到一些古老村落去體驗幾天就成了一種不二的選擇。
其次,談談轉型問題。不是所有閉塞的山村,都有轉型為鄉村旅游景區的條件的,自然資源是很重要的一點。譬如是否有山水、古建筑、特色文化等等?天時地利人和,國家保護古村落,發展鄉村旅游的大政策,可謂天時;地利就是自然資源,有青山秀水,還是有古拙建筑,或者有其它更吸引人的文化底蘊;人和,則取決于地方政府以及是否有有眼光的鄉村“掌門人”。以我所在的城市濰坊為列,有不少古村落的旅游都發展的很好,譬如:安丘雹泉村、孟家旺村;青州井塘古村、上院村;昌邑齊西村、昌樂響水崖村、壽光市雙王城生態經濟園區朱頭鎮村、寒亭區楊家埠村等等。這些村憑什么能轉型成功呢?除了天時和人和外,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地利。
如:青州市井塘古村依山而建,依托衡王府院落,形成了具有明代建筑風格又有西部山區居住特色的古建筑群,是山東省內保存比較完好的一處古村落。整個村落被古城墻所包圍,城墻用青石砌成,每隔30多米修建一處城堡(炮樓),向人們展示著明代古村自衛防御功能。青石階、每一座古墻、房子都在訴說著自己的過往,該村以明朝衡王女婿吳儀賓的七十二古屋為中心,形成了以張家大院、吳家大院、孫家大院為布點的風格獨特的古民居建筑群。并有保存完好的古石橋、古井、古廟、古石臺等。這三家大院都是以典型的青州西部山區四合院形式依山相連而建,坐落在一整塊大石板上。門樓是青磚青瓦砌成,門楣雕龍畫虎精細之至。通向院落的臺階均由石塊砌成,少者七八級,最多一處有七十二級,建筑氣勢宏偉。井塘村以有名山玲瓏山和名人鄭道昭、吳儀賓、衡王等作背景,山林植被豐富茂密,被專家稱為國內少有的活著和發展著的古村落。
再如,有著“百泉之鄉,休閑小鎮”美譽的濰坊安丘輝渠鎮雹泉村,百泉輝映,群山競秀……輝渠鎮雹泉村,因村內“雹泉”而聞名,位于安丘市西南山區。春可賞花、夏可品泉、秋看梯田、冬賞雪景,寧靜自然的景色使這里擁有了“百泉之鄉,休閑小鎮”的美譽。雹泉,泉水清涼甘冽,且含有大量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人稱“不老泉”或“長生泉”。明萬歷《安丘縣志》曾以“靈泉細吐珍珠顆”將雹泉列為安丘八大景之一。2001年,人們在原來廟址上修建起“李左車紀念館”,成為安丘市著名的文化旅游景點。
因此,山村轉型為鄉村旅游景區是有先天因素的,先天不足,妄談轉型毫無意義。在自然資源具備的情況下,找準定位,抓好配套設施建設,再輔以各種傳播渠道進行推廣,自然就會引得客源。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頭條問答 2016-08-03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