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消息,今年以來,廣東省紀委監察廳按照中央紀委和廣東省委的部署及要求,把加強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擺上重要位置,對扶貧領域違紀問題全面排查并入戶核查。1至10月,全省共排查出扶貧領域違紀線索1546條,立案查處344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344人,移送司法機關處理30人。(12月5日人民網)
基層“微腐敗”令群眾深惡痛絕,更令懷著脫貧致富夢的貧困群眾咬牙切齒。根治扶貧領域的“微腐敗”的意義自然就不止于反腐敗這么簡單,在更多的層面上是在為脫貧攻堅“添碼加力”、“吶喊助威”。一些貧困村、后進村黨組織渙散、黨員黨性意識差、沒有組織觀念、凝聚力不強、戰斗力低下,甚至滋生不正之風、“微腐敗”等問題,是脫貧攻堅過程中不可忽視、必須從嚴懲治的“攔路虎”。在筆者看來,根治扶貧領域的“微腐敗”,需要三個規定動作,壓實扶貧責任、狠抓扶貧監督、從嚴執紀問責。
壓實扶貧責任,讓扶貧政策落實到“最后一公里”。責任缺失,是扶貧領域滋生腐敗的首要因素。要壓實各級各地特別是各級黨委主體責任、紀委監督責任、相關部門及直接負責人扶貧責任,對各級各地履行扶貧責任進行逗硬考核問責,確保對“精準扶貧”各個層次各個方面各個環節嚴格把關的責任落實和監督到位,確保扶貧資源全部用在了扶貧上面。對扶貧對象準入和退出的精準確認是個關鍵動作,要把牢這個動作的“精準”,確保不出現扶假貧、假扶貧,尤需壓實基層紀檢干部的監督責任,要及時洞察、發現、遏制和消除扶貧領域的腐敗和不正之風,為扶貧路掃清障礙,清除“攔路虎”。
狠抓扶貧監督,斬斷伸向扶貧資金的貪腐黑手。基層扶貧領域的“微腐敗”具有區別于一般性腐敗特點,一是涉及金額及貪腐干部級別較低;二是隱蔽性強,難以察覺;三是政治敏感度高,涉及脫貧攻堅和貧困群眾的切身利益。要根治“微腐敗”,關鍵就是要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在嚴密的制度之籠里接受監督,讓監督成為遏制“微腐敗”的“殺毒劑”。織密監督網,要在強化基層黨組織特別是村級黨組織的黨內監督、構建更加完善和嚴密的村民監督機制、暢通基層監督舉報渠道,要突出重點監督,鎖定涉及扶貧資金管理、使用的各個環節納入監督范圍,形成密不透風的監督網,讓“蒼蠅”無縫可叮、無處遁形。
從嚴執紀問責,持續減少“微腐敗”存量。要讓扶貧領域的“微腐敗”失去滋生的土壤,關鍵要把執紀問責這個動作一以貫之,抓實、抓深、抓常、抓久,做到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產生強大震懾,讓黨員干部特別扛著扶貧責任的黨員干部對法紀心生敬畏之心、對貪婪產生抵制免疫之力,增強接受組織監督、群眾監督、媒體監督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增強自律自戒自省自重之心。一是健全執紀問責機制制度,明確執紀部門責任,突出重點領域,集中力量資源,形成多級聯動、齊抓共管、隔級包片、網格化排查、掛牌督辦的工作機制;二是進一步嚴明執紀問責法規,實現嚴格依規依紀執紀問責,確保執紀問責公平、合理、透明、規范,既不冤枉任何一個沒有問題的黨員干部,又不縱容、漏掉任何一個“老虎”“蒼蠅”;三是進一步強化基層執紀問責力量建設,強化執紀問責的專業性、規范性、權威性和高效性,實現快查快辦,繼續保持反腐執紀問責的高壓態勢,彰顯反腐永遠在路上的明確信號,形成“不敢”“不能”的氛圍,為脫貧攻堅營造清風正氣、凝聚人心、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作者單位:四川省三臺縣樂加鄉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