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從城鎮返回農村的農民工、大學生、退役士兵等人員,返鄉創業創新人數累計達到570多萬人。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認為,這些返鄉人員就是新時期的“城歸一族”,將成為支撐我國未來經濟發展的人口紅利。那么,城歸會為鄉村帶來哪些發展新活力?
一、什么是城歸?
原先鎮化的推進使得大部分青壯年勞動力都離開農村到城市發展,于是農村留下的大多是老人、婦女、兒童。但近兩年情況明顯有所不同,出現導語中提及的情況。
厲以寧把從城市回到農村的返鄉創業者定義為“城歸”。其實就是農村出去打工、經商的農民,或者從農村走出去的讀書人、退役士兵等等,經過了一二十年城市打拼的經歷,積累了經驗,獲得了技術,有了些儲蓄,也接觸到了市場,如今又重新回歸到鄉村生產生活。他指出,我國正在悄悄進行一場人力資本革命。
據有關部門統計,近年來農民工返鄉創業累計達到了450萬人,返鄉創業已經成為一種趨勢。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 葉興慶說:應該說勞動力在城市和農村之間雙向流動,恐怕是在未來我們國家現代化過程中會是一種常態。目前我們國家仍然處在“要富裕農民必須要減少農民”這樣一個發展階段。
因為目前我們第一產業在就業中的比重27%到28%,顯然農業勞動力是過剩的,所以轉移農業市場勞動力、提高農業勞動生產力仍然是一個重要的政策取向。
二、返鄉創業的發展機會
目前,我國經濟發展已經步入新常態,城市生活成本高,不妨返回農村,把自己在城市里積累的資源和人脈用到新農村建設的巨大創業空間中。
1、網絡購物
城市中人們已習慣了網購,但農村不是。于是,不少回鄉的人就做起了和電商相關的創業項目,農特產品、消費品、化肥農資等。不僅能增收致富,還能為父老鄉親帶去新體驗和新嘗試。
2、休閑養老
農村的養老配套相對不足。國家提出推動農村集體資產改革,采用政府+市場的模式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條件。
“城歸”可以在村里或城市近郊,選擇一處環境好、面積大的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開辦養老院或老年活動中心,根據當地百姓的收入水平合理收費,既具有社會意義與經濟效益,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的。
三、為鄉村發展注入新動能
“城歸”一族的重要作用就是為農村帶來新活力。國家鼓勵返鄉創業、培育新型經營主體,也是為了解決三、五十年之后“誰來種地”的問題。這對于農業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 葉興慶:但在這個過程中,要防止另外一個問題,即農村勞動力特別是務農勞動力的老齡化的問題。我們非常希望看到,大量的勞動力在城市經過了現代產業的訓練,也積累了一定的資金,還有一定的意愿能夠反為新農村、農業的發展和建設,帶來一個新的氣象。
對于“城歸”來說,即便是回到農村繼續務農,他們的生產方式、經營思路、發展規模、銷售渠道,也會與傳統農民有著顯著區別。我們也相信,“城歸”們會真正成為建設新農村的主力軍,并且為農村發展注入新動能。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微信號 致富幫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