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歲官至汝城縣委常委、縣政府常務副縣長的陳向華被帶走,郴州官場和民間一片嘩然。陳向華小時候家里條件不好,結婚時,他是安仁縣委組織部最年輕的干部組組長,但買一輛摩托車都要跟別人借錢,“窮怕了,所以總想著掙錢”。(4月19日《四川組工網》)
因為“窮”而走上貪腐之路的官員不在少數。浙江省杭州市原副市長許邁永因受賄罪、貪污罪、濫用職權,涉案金額2億多元被寧波市中級法院判處許邁永死刑,他在“悔過書”中披露,因為從小窮怕了,工作后考慮經濟問題比較多;江蘇省淮安市政府副秘書長,行政審批中心主任,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孫健利用職務便利,先后斂財160余萬元,在懺悔書中說,“我對錢過分看重,是因為窮怕了”……
這樣的理由聽上去更像是一個笑話!眾所周知,單就月收入而言,普通黨務機關工作人員一個月也就兩三千左右,如果是科級干部的話,要稍微高點,四千多不到五千吧。當然,城市經濟發達程度與公務員的工資待遇成也有一定關系。但是總的來說,在全國10多個行業的職工平均工資中,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排名其實是處于中下位次的。所以,想在黨務機關撈錢,除非利用不正當手段,否則真不如去企業或者干脆自己當老板來得快,還不用整天擔心紀委什么時候請自己“喝茶”。
不管是潛意識里的“自我麻醉”,還是主觀上的刻意辯解,將貪腐行為歸結為“窮怕了”,顯然站不住腳。
追過《人民的名義》的人都知道趙德漢這個人物。也是因為“窮怕了”,他受賄了2億多元。守著那么多錢,他一分不敢花,仍然住在破舊的居民樓里,吃著炸醬面,每天騎自行車上下班……為什么?因為他也知道這些錢“用不得”!
明知道是錯的,依然控制不了自己的欲望。歸根究底,只能是他們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上出了問題。尤其是在誘惑遍布的今天,一旦思想信念出現問題,就很容易淪陷在金錢欲望的浪潮里。漢代桓寬寫到:“不為窮變節,不為賤移志”。窮不可怕,可怕的是因為“窮”,而丟掉了操守、忠誠、志氣和理想。
隨著反腐工作的持續推進,我們不難看出,任何借口都不能阻止中央政府反腐決心,只有常正己心、常修己性、常糾己行,才能真正擰緊“總開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