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明說,要突出市場需求導向,主攻農業供給質量,優化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著力抓好建基地、創品牌、搞加工等重點任務,實施“十大行動”,建設“四區四基地”,實現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5月25日《四川日報》)
農業這塊金字招牌不能丟,貧困戶賴以生存的耕地不能丟。但,隨著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以及勞動能力喪失等情況,造成耕地丟荒現象嚴重。事實上,丟荒的耕地,恰恰絕大多數來自貧困戶,這是一個十分嚴峻的社會問題。想一想,如果貧困戶連世世代代種植的耕地都不要了,還談什么扶貧、脫貧呢?如何讓“一畝三分地”活起來,充滿希望?基層黨組織要發揮關鍵作用。
首先,摸清貧困戶耕地丟荒情況。駐村干部要帶領黨員對荒蕪耕地造冊登記。最熟悉本地耕地情況的莫過于“土生土長”的本地黨員,要做到丟荒耕地的精準摸底,可以召開專題村民大會,由貧困戶“自報家門”,由左鄰右舍幫忙報數,駐村干部和黨員一起核準信息。
其次,對貧困戶實行“獎勤罰懶”機制。對那種有勞動能力,甚至身強力壯卻拒不種地的貧困戶必須“斷奶”。中央對鼓勵農民種地有很多優惠政策,比如糧食直接補貼。現階段一些村兩委班子還在實現“按畝分平均補貼”的辦法,這本身就違反了“按糧食實際種植面積,對農戶直接給予補貼”的規定,土地都沒有種,憑什么領補貼?貧困戶過“等靠要”的日子,有時候就是這樣被扶貧干部“寵”出來的。扶貧不是“獎勵”懶漢,對有勞動能力卻丟荒的貧困戶,實行不補貼或者少補貼,提高對精耕細作的貧困戶補貼標準的辦法,打消貧困戶“蹲著墻根曬太陽,等著別人送小康”的想法。
再次,因地制宜,對丟荒耕地進行科學利用。丟荒的耕地大多在高山深澗,不宜種糧食作物,對這些耕地,應該視土質情況而定,或者栽核桃,或者栽青花椒,或者栽琵琶,蘋果樹等經濟作物,當然也可以養雞、牛、羊等。總之,要把這些耕地使用起來,絕不能一邊扶貧一邊丟荒。當然,也有貧困戶看見土地荒蕪可惜,而勉為其難超量種糧,對這種“廣種薄收”的貧困戶,既要給予鼓勵支持,又要進行科學引導,力求實現“高產廣收”。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基層黨員要在扶貧工作中扛大旗,使大力,邁大步。精準扶貧是為了讓世代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農民過小康生活,種糧雖然經濟價值不大,但丟荒危害很大。很多貧困戶越來越不愿意耕種,既導致大量耕地荒蕪,又滋生“等著奔小康”的懶漢思想。黨建助力精準扶貧,必須抓住基層黨組織這個關鍵少數,既放眼發展經濟,又低頭精耕“一畝三分地”,在“黨建+耕地”中,把精準扶貧工作落到實處,推向深遠。
(作者單位:四川省鹽亭縣三元鄉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