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包裝、拆包裝散賣、以“好”充“次”、“萬能袋”銷售……近期,多地曝出的假種子花樣翻新讓網民揪心。各地近年來制定高壓政策、嚴格規定,推動種子市場秩序有所好轉,然而,為何仍有那么些“花式”假種子從指縫中溜走?(新華社5月23日)
何為假種子?簡單而言依照我國《種子法》給出的詳細規定,假種子是以非種子冒充種子或者以此種品種種子冒充他種品種種子的;或者種子種類、品種與標簽標注的內容不符或者沒有標簽的種子。誠然,假種子的存在危害不言而喻。一方面,會帶來農業減產甚至絕收;另一方面,農戶因為無法識別而購買到假種子,不僅損失慘重更是生活堪憂。然而據“中國網事”記者調查稱,近期,多地曝出的假種子花樣翻新讓網民揪心。什么白皮包裝、拆包裝散賣、以“好”充“次”、“萬能袋”銷售等。筆者以為,緣何在各地高壓政策、嚴格規定之下會出現“花式”假種子?“花式”假種子受傷何止是農戶?
深諳農村生產的人都知道,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是每位農戶的最為期望的。春耕播種夏秋收糧本是讓人欣喜的事情。如果因為不識種子的優劣,買到了假種子,辛辛苦苦一番耕耘后,不僅沒有收獲的喜悅,反倒要承擔巨大的經濟損失,此種心情可想而知。當然,你有張良計他有過墻梯。假種子的形式層出不窮,與不法分子在包裝標識上大做文章,讓購買種子的農民無法辨識,或是吹噓忽悠,夸大宣傳,誤導農民購買假種子不無關系;與個別農戶貪圖購買種子的一點“薄利”有關。可問題是,購買種子本應該到指定的經銷點,農戶貪圖購買種子的一點“薄利”是完全可以杜絕,而假種子的經銷者呢?
的確,依照相關程序和技巧就能盡可能的減少損失。如:購買通過國家或省級審定的種子,選擇著名種子企業以及著名品牌的種子;不要一味追求價格低廉的種子;因地制宜,選取真正合適的種子,不要一味地追求新品種;到工商行業證照齊全的經銷商門店買種子;購買種子前與商販充分交流,了解種子特點;購買時,向商販索要發票,并核對發票的印章與經營單位的名稱是否一致。沒有買賣就沒有殺戮。其實,這并非治本之策。如報道所述:“萬能袋”的銷售現象比較多,一般是生產基地和經銷單位聯手操作的,而且只要買個噴碼機,他需要什么樣的種子,通過自己的噴碼機噴上即可。這又豈非是農戶可以防范的?
再進一步說,如某市農業綜合執法大隊負責人表示,種子經營戶一般不擺在臺面上賣,而是直接和農戶打交道,有的直接送貨上門,執法人員上門執法時很難抓“現行”。那么,果真這樣難道就不了了之?應該說,假種子花樣翻新,與執法往往不夠嚴厲,沒有完全按照法規條例辦理,或者避重就輕,起不到震懾作用有直接關系。首當其沖的是,賣假種子的經銷商資質何來?其次,或許賣假種子之初就有“跑路”的打算,難道沒有防范的措施?再者,對于出售假種子者是否做到“斬立決”以一罰十?在處理的過程中是否深入查出,看看有無相關部門領導干部參與其中,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草草賠付了事?
馬克思說:如果有100%的利潤,資本家們會鋌而走險;如果有200%的利潤,資本家們會藐視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潤,那么資本家們便會踐踏世間的一切。“花式”假種子受傷何止是農戶,種子造假何以保障餐桌的安全。但筆者以為,只要能健全農業、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協同作戰機制,加大懲處力度,織密市場監管網,“花式”假種子豈能從指縫中溜走。
作者單位:四川北川縣組織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