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扶貧離不開膽大心細選產業,措施扎實巧扶植,也離不開扎牢兜底保障網
烏蒙山區65歲的季興全,這兩年把自家養的黑山羊逐漸換成西門塔爾牛。為啥?養羊難掙錢。如今活公羊一斤只能賣十五六元,價格比前些年降了五六塊,母羊更是降了十來塊錢。養牛就大不相同,季興全所在的云南省昭通市彝良縣鉆木桿村小組,靠著“發牛財”,村里2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除了1戶殘疾人,另外的24戶全都脫了貧。但老季也在擔憂,因為他聽說周邊不少地方都在養牛,牛多了還能穩賺嗎?
老季的擔憂值得我們思考。發展扶貧產業,是許多貧困群眾尤其是深度貧困地區的必由之路,也關乎脫貧的持續效果。因地制宜搞種養殖業,經濟上見效快,群眾易接受,成為不少地方脫貧的主攻方向。凡事有利有弊,靠種養殖結出的“扶貧果實”,大多是生鮮、活體產品,急需市場變現。此州和彼市、甚至省份之間的產業雷同難以避免。這些產業起步時間接近,產品上市時間也會比較集中,未雨綢繆防止“爛市”得提上議程。
以云南省核桃產業為例,核桃是山區農民的生態樹和搖錢樹,脫貧攻堅大有可為。經過六七年發展,如今云南核桃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居全國之首。產量上來了,價格卻下去了,如何消化不斷進入盛果期的核桃,成為行業當今最大的挑戰,關乎諸多貧困群眾的錢袋子。辯證看,規模化種植的核桃,為深加工和品牌經營打下基礎,成了現代農業成長的“沃土”。但從過程和一家一戶看,一個產業成熟一般得經歷十年以上市場洗禮,也可能賠本賺吆喝。市場“鐵律”前,如何盡量不讓貧困戶“雪上加霜”?
提早布局產品深加工和銷售渠道,不能只管前頭不管后頭。基層選擇脫貧產業時,一般都會算筆賬:畝產多少、單價多少,一家種幾畝就保準脫貧了。但這還是“紙上談兵”,市場瞬息萬變,行情不會按人的愿望走,扶貧也要遵循市場規律。產業扶貧不僅在選擇產業時要小心謹慎,還要花更大功夫研究“后端”,千方百計消化“扶貧果實”。
讓貧困戶加入合作社,讓合作社連接起大市場,從組織化上給貧困群眾“上保險”。貧困戶本來就怕市場,家底薄經不起折騰,身邊能人、合作社或龍頭企業幫襯很重要。現在,不少地方籌措了不少產業幫扶資金,“撒胡椒面”分到貧困戶手里效益不佳,就通過入股等方式,交給合作社或者龍頭企業來經營,還給貧困戶定了保底分紅比例。這么做好處不言而喻,給貧困戶找到了組織。不過選擇企業和產業也要慎之又慎,千萬不能讓幫扶資金打了水漂。
多找找社會幫扶的門路,擴大“扶貧果實”的銷路。通過對口幫扶、掛鉤結對子等形式,讓貧困地區、貧困戶和發達地區、城里人結上親戚。市場雖然冷酷,親戚間自有真情在。如今許多機關食堂、機場車站,吃的就是專門運來的扶貧糧、扶貧菜和扶貧果。別小看這股公益的力量,畢竟扶貧產業中的貧困戶是少數,即使不劃算也多拉他們一把,把愛心消費“精準滴灌”,圈里的牛羊和枝頭的果才能更多一重市場保障。
要防止產業扶貧的市場風險,還需要發揮精準扶貧多種措施的協同作用。暫時虧了點,只要還能“兩不愁、三保障”,還有政策兜底措施,脫貧依舊可期。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人民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