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一個小村莊為何三位總書記都考察

[ 作者:新華社?人民日報?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4-27 錄入:吳玲香 ]

習近平考察小崗村,重溫中國改革歷程

春風拂面,麥浪滾滾。425日,習近平總書記一行驅車來到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小崗村,下麥田、進農家。他來到當年農家院落,了解當年18戶村民按下紅手印,簽訂大包干契約的情景。總書記感慨道:當年貼著身家性命干的事,變成中國改革的一聲驚雷,成為中國改革的一個標志。習近平強調,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今天在這里重溫改革,就是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改革開放不停步,續寫新的篇章。

習近平總書記的到來,令小崗村村民激動萬分。習近平走進吳廣利和當年大包干帶頭人嚴金昌兩戶人家,詢問家庭成員就業、上學情況,了解他們用臨街房屋開辦小超市和農家樂的狀況。得知游客很多,總書記說:!農家樂,樂農家。今昔對比,習近平說,改革開放30多年,真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小崗夢也是廣大農民的夢。祝你們生活越來越好。

25日下午,習近平來到小崗村4300畝高標準農田示范點,沿著田埂走進麥田,察看小麥長勢,向村干部、種糧大戶和農技人員了解土地流轉、農田整理、種植品種、畝產量、病蟲害防治、糧食收購等情況。聽了大家介紹情況,總書記說,現在正值抽穗灌漿的關鍵時期,要加強田間管理,實現豐收,今年的白饃能吃到嘴里了。

在小崗村高標準農田示范點,習近平向農技人員了解為保證合理施肥采取了哪些措施。總書記強調,要加強管理,加強監測,確保農產品安全。習近平還關切詢問縣里農技人員培養和待遇情況,勉勵農技人員發揮專長服務三農

(來源:新華社)

江淮金秋話農事——胡錦濤總書記在安徽農村考察紀實

新華網合肥930日電(記者 孫承斌)定于109日至12日召開的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將專題研究新形勢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問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國慶前夕專程前往安徽省考察農村改革發展情況。

金秋時節,江淮大地稻黃豆熟、瓜果飄香。930日,胡錦濤在安徽省委書記王金山和省長王三運等陪同下,深入田間地頭、龍頭企業、農戶家中,同干部群眾共商農村改革發展大計。

30年前,滁州市鳳陽縣小崗村18位村民率先實行大包干,邁出了我國農村改革的第一步。30日上午一到安徽,總書記就驅車前往小崗村考察。

村外田野里喜人的豐收景象,讓總書記的臉上露出了笑容。他讓停下車來,沿著田埂地壩走進水稻田和黑豆地,仔細察看飽滿的稻穗和即將成熟的豆莢。胡錦濤興致勃勃地同正在田間勞作的幾位村民聊起農事,問畝產、問銷售價格、問農技推廣和糧食直補政策落實情況。

近年來,小崗村大力發展蘑菇、葡萄種植,帶動農民收入顯著提高。胡錦濤來到村里的雙孢菇種植基地考察。村干部告訴總書記,這個基地是兩年前安徽科技學院的3名大學生幫助村里建起來的,現在已發展到179棚、150畝的種植規模,村民通過種植雙孢菇增加了不少收入。總書記同基地的大學生親切交談,充分肯定了他們的做法,勉勵他們更好地用學到的科學知識為農業發展、農民增收服務,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本領。

為紀念當年的大包干,小崗村專門建立了一個紀念館。胡錦濤來到紀念館參觀。18位村民摁下紅手印、實行大包干的字據影印件,反映小崗村改革發展新面貌的圖片和圖表,展現小崗村發展藍圖的沙盤模型,吸引了總書記的目光。他一邊認真觀看,一邊聽取介紹,對小崗村村民的探索精神和發展成績表示贊許。

胡錦濤還參觀了小崗村保留下來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茅草屋和磚瓦房。小崗村的今昔變化,給總書記留下了深刻印象。

62歲的關友江是30年前帶頭大包干18位村民之一。胡錦濤專門來到關友江家看望。

寬敞的農家院里,地上堆放著南瓜、冬瓜,晾曬著新落的花生,墻上還掛著幾串玉米、紅辣椒。總書記同聞訊而來的鄉親們圍坐在一起,親切地拉起家常。

鄉親們你一言我一語,把小崗村這些年發生的新變化告訴總書記,把大伙兒的所愿所盼也告訴了總書記。胡錦濤對小崗村農民群眾生產生活的新變化感到十分高興。總書記還歸納出鄉親們當前最關心的3件事,并一一作了解答。

在談到鄉親們希望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能夠保持長期不變時,胡錦濤說,我要明確告訴鄉親們,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是黨的農村政策的基石,不僅現有土地承包關系要保持穩定并長久不變,還要賦予農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同時,要根據農民的意愿,允許農民以多種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適度規模經營。

就鄉親們提出的希望黨和政府能夠強化強農惠農政策,總書記表示,隨著國家經濟發展和財力增加,中央將不斷加大強農惠農政策力度,大幅度增加對農業、農民、農村的投入,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村繁榮。

鄉親們關心的第三件事是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夠不斷得到改善。胡錦濤明確說,中央對提高廣大農民生活水平高度重視,將繼續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措施,積極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不斷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提高農民收入水平,讓廣大農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胡錦濤最后對鄉親們說:希望大家齊心協力,努力把農業生產搞上去,把文化生活搞豐富,把村莊環境搞整潔,使日子過得一天更比一天好!”

總書記充滿關懷和期望的一番話,讓鄉親們個個喜笑顏開,院子里的氣氛更加熱烈。

胡錦濤對當前奶制品行業健康發展高度關注。30日下午,他特地考察了蚌埠市兩家奶制品生產企業。

在福淋乳業公司生產車間和化驗室,胡錦濤仔細察看奶制品的生產過程,重點了解牛奶的脂肪、蛋白質、水分等檢測程序。在和平乳業公司良種奶牛場,胡錦濤走進牛舍和自動擠奶室,詳細詢問飼養、擠奶、保鮮等環節的具體做法。

總書記語重心長地對企業負責人說,食品安全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也關系到企業的生存。一定要深刻吸取三鹿嬰幼兒奶粉事件的沉痛教訓,始終把質量安全放在首位,加強管理,嚴格檢測,確保投放市場的奶制品全部是合格產品,真正讓廣大消費者放心。

考察途中,胡錦濤聽取了安徽省委和省政府的工作匯報。他強調,要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加強農村制度建設,加快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村社會全面進步,扎扎實實把農村改革發展推向前進。胡錦濤希望安徽廣大干部群眾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用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的新舉措,用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新成效,不斷開創安徽各項事業發展新局面。

(來源:新華社2008101)

總書記來到小崗村

對于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人來說,1998922日這一天是一定要被寫入歷史的,正如小崗村人在20年前的那個冬夜,18戶農民約定搞包干到戶被載入中國農村改革的史冊一樣。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20周年前夕,在改革開放20年之際,江澤民總書記專程來到小崗村,來到這個曾經揭開了中國農村改革序幕的地方。

這是一個明媚的秋天,一個收獲的季節。金色的陽光把沉甸甸的稻谷涂上一層金黃,也把豐收的喜悅寫在了小崗村人的臉上。聽說江總書記要來小崗,村里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早早地聚集在村口路旁,熱切地期待著那一激動人心時刻的到來。

下午330分許,一輛面包車徐徐駛進小崗村。熱烈的掌聲中,人們看到了走下車的江澤民總書記,看到了隨行的溫家寶、曾慶紅等中央領導同志……

小崗村沸騰了!

今日的小崗村,向人們展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通往村里的公路兩旁挺立著翠綠的樹木,平坦、寬敞的水泥路橫貫村子中央,一排排農家的磚瓦房錯落有致,頗具現代風格的小學校舍拔地而起,接收電視信號的拋物面天線在陽光的映照下閃閃發光……

看著這一切,總書記欣慰地笑了。

走進小崗村包干到戶20周年紀念展覽室,映入眼簾的一幅幅圖片,真實記錄了小崗村首創大包干艱辛探索的歷程,濃縮了小崗村20年改革的巨變。

指著墻上的圖表,當年的生產隊長嚴俊昌向總書記談起1978年底那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幕:迫于貧窮和饑餓的小崗村18戶農民,聚集在一間破舊的茅草屋里,在煤油燈的火光下,冒著極大的風險秘密約定干一件當時看來是大逆不道的事情:包干到戶。就這一個字,使小崗村人終于結束了祖祖輩輩逃荒要飯的歷史,也為中國農民闖出了一條發展農業、脫貧致富的路子。

歷史不會忘記:在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的支持和倡導下,這種家庭承包經營的方式迅速推向全國,大包干的星星之火很快形成燎原之勢。當時任安徽省委書記的萬里同志肯定和支持了小崗村的做法,并在鳳陽、在安徽得到推廣。

這就是你們那份字據嗎?”總書記指著墻上那張按有18個指印的字據影印件,一字一句地大聲念了起來:“……如此后能干,不再向國家伸手要錢要糧。如不成,我們干部坐牢殺頭也甘心,大家要保證把我們的孩子養到18歲。

總書記一邊念著,一邊仔細觀看這張已被中國歷史博物館珍藏的字據。那一句句樸實而堅定的語言,一個個鮮紅的指印,顯示了小崗村人敢于向舊觀念和舊體制挑戰的勇氣和敢為天下先的首創精神。這是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路線指引下,中國億萬農民走上改革之路的歷史見證。

嚴俊昌告訴總書記,實行大包干后,小崗村當年就打了6.5萬多公斤糧,相當于1955年到197015年的總和,第一次向國家交了2萬多公斤公糧。他還念起當年農民編的順口溜:大包干大包干,直來直去不拐彎。保證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總書記聽了笑著說:農民的語言簡潔生動,一下就把家庭承包經營的好處說明白了。

走出展覽室,江澤民在參觀了村里辦的圖書閱覽室、農民文化科技學校后,又走進村民嚴宏昌的家。在院子里,總書記同當年在包干到戶字據上簽字的十幾位農民圍坐在一起,回顧小崗村不平凡的過去,展望中國農村更加美好的未來。

經歷了改革風雨歷程的小崗村村民,見到總書記,心情非常激動。大家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語地向總書記傾訴衷腸。

有的說:小崗村能有今天,全靠黨的政策好。農民打心眼兒里感謝小平同志,感謝黨中央的正確領導。

有的說:雖然小崗村發生了巨大變化,但同其它地方比還有很大差距,還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迎頭趕上。

有的說:農民最希望的就是家庭承包經營的政策不要變。只要政策穩,農民就有了定心丸

……

望著眼前一張張質樸憨厚的面孔,聽著一番番實實在在的話語,總書記語重心長地說:我過去雖然沒有來過小崗,但我一直很關注小崗,因為鄧小平同志開創和領導的改革開放事業,首先是在農村開花結果的,而小崗村又是率先進行農村改革的。家庭承包經營這一政策,要長期堅持下去,是不會改變的!”

總書記態度鮮明、鏗鏘有力的話語,使在場農民備受鼓舞和振奮,他們使勁兒地鼓掌,表達內心的激動和喜悅。

這不只是我個人的意見,也是中央集體研究決定的。江澤民接著說,中央的土地承包政策是非常明確的,就是承包期再延長30年不變,而且30年以后也沒有必要再變。

總書記的明確表態,再次引起了熱烈的掌聲和由衷的笑聲。

談到20年前小崗村的18戶農民冒著危險搞包干到戶的創舉,江澤民說:在當年一大二公的環境下,你們敢于包干到戶,是冒了很大風險的。你們靠的是實事求是的原則,靠的是改革的勇氣,靠的是團結的力量,靠的是窮則思變的精神,說明路是人闖出來的。

嚴俊昌頗有同感地說:當時真是把大家餓極了,不包干到戶只有死路一條。

講歷史的教訓,談改革的成就,話未來的發展,總書記同小崗村農民有聊不完的、說不夠的話題。他勉勵小崗村人,繼續發揚敢試、敢闖的改革精神,再創新的輝煌。

江澤民告訴大家:中央特別關注農業和農村問題。現在要繼續推進農村改革,進一步發展農村生產力,全面做好當前的農村工作。同時要加強研究制定下個世紀我國農業的發展戰略,促使我國農業實現長期穩定發展。做好這些工作,意義很大。這次到安徽來,就是要做一些調查研究,也是來向你們學習。

這時,安徽省委書記、省長回良玉提議:請總書記同當年參與發起大包干的農民們合影。江澤民欣然答應,并詼諧地說:好啊,不勝榮幸。隨著照相機快門的撳動,一幅意義非同尋常的畫面在這里定格,更深深地印在了小崗村人的心底。

小崗村,是時代的一面鏡子。它折射出這樣一條鮮明的歷史軌跡:從20年前黨的第二代領導核心鄧小平同志對小崗村的堅決支持,到黨的第三代領導核心江澤民同志對小崗村寄予的殷切厚望,一根紅線貫穿始終——

那就是:中國共產黨人把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進行到底的堅強決心。

(來源:《人民日報》1998-09-284)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一財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字幕高潮 | 亚洲日本97视频在线观看 | 在线亚洲精品字募免费视频 | 亚洲欧美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阿v天堂在线2017 | 亚洲午夜天堂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