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世紀80年代的小旅游概念,到90年代的中旅游概念,再到進入新世紀以來的大旅游概念,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對旅游的認識越來越深入。
這幾年全域旅游概念開始提出,有的地方叫全景域旅游,有的地方叫全景區旅游。
現在官員們都非常著急,城市到底怎么走?大家把關注點不約而同集中在旅游身上。2015年國家旅游局局長發表文章,提出了“旅游+”的概念,之后,國家旅游局又部署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得到了各地的積極響應,此舉將促進一個新格局產生,形成發展和提升。
最近國家統計局發布了《國家旅游及相關產業統計分類2015》,以國務院有關文件為指導,以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為基礎,以國際標準為參考,把旅游及相關產業分為11個大類,27個中類,67個小類,基本上對應了大旅游的發展,也基本形成了全域旅游的概念。
如果說《旅游法》確立了旅游的法律地位,那么《國家旅游及相關產業的統計分類2015》就確定了旅游在國民經濟行業里的地位,這是個大事。這樣一步一步推進,使全域旅游這個概念大體上可以立住。
一、全的本質
從旅游的角度來說,生活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宅在家里,一種是行在路上,前者是臥游、神游,后者是身游、壯游,但是臥游神游不管怎么樣也替代不了身游和壯游。
就個人而言,旅游是一個短期的生活過程,但是從社會而言,則是長存的生活方式,所以這是一個生活方式。
旅游休閑度假,20世紀80年代是生活元素,到了90年代就是生活要素,什么是要素?現在的概念是工作的目標就是為了休閑。
我們為什么要工作?是為了過好日子,什么叫好日子?種植業保障生存,制造業緩解短缺,服務業提供便利,解決的都是日子的問題,好在哪兒呢?這個好就是旅游休閑度假,所以沒有旅游休閑度假只有日子,沒有好日子,我們才需要把這個好字放在最前面,這就是我們的生活目標。
農業社會,與之對應的是少數人的漫游,工業社會,與之對應的是多數人的觀光,后工業化社會,與之對應的是全體人的全面休閑,這就是未來的發展。
休閑是旅游的藍海,幾千年以來我們一直在說家園,在追求家園,當代社會,工業化發展,城市化膨脹,只能有家,不可能有園。
但是休閑就在構造新園,當代的特點叫做空間分離,質量提高,公共園林休閑生活,用大園彌補小家,用質量來彌補空間。下一步的發展是城市的有機更新,是城市的文化復興,是城市的園林建設,綠地增加,這是城市發展的目標。
但是這些目標政府只看見花錢,沒看見掙錢,這就是大的問題,方向一定是這樣的方向,因為這是人性,這是生活必然的追求。
二、全的特點
全域旅游的特點是什么?
旅游資源無限制,差異吸引。只要有差異就有吸引力,放棄了自己的差異化,實際上就是放棄了自己的可持續發展。所以怎么定義旅游資源,只要有差異性,有人來,能賺錢,這就是旅游資源。
旅游行為無框架,合法體現。只要合法,什么樣的行為都可以,甚至可以不合情不合理,但是要違法,顯然不行。
旅游體驗無窮盡,古今中外。旅游最終追求的是體驗,這和物質性產品消費完全不同,現在講穿越,世界上最有名的主題公園,實際上就是古今中外讓你任意穿越。
同樣,傳統的旅游產品怎么能讓客人做到體驗無窮盡,這就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篇大文章。
旅游消費無止境,興高采烈。花多少錢算多,不知道,但是知道一條,叫做歡天喜地購物,心滿意足離開。哪怕花小錢但感覺宰我,也不舒服。吃一頓飯可能花很多錢,但是吃得很舒服,性價比高,甚至覺得超值,這個錢就愿意花。如果說一個地方的旅游經營能到這個程度,這個地方旅游錯不了。
旅游產業無邊界,全面覆蓋。什么是旅游產業?如果現在定義的話,應該說以旅游者的消費為基點,涉及的所有產品,都是旅游產業。嚴格地說,旅游跨界這句話都過時了,旅游沒有跨界的問題,旅游天然就是覆蓋各行各業,是天然覆蓋的,是融合的問題。
旅游發展無約束,創意為王。下一步的競爭一定在創意,有創意有前景。說到底,契合人性,才有文化性,自有商業性,這就是全域旅游的特點。
三、全的超越
旅游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超越,超越平庸的日常生活,超越緊張的工作狀態,超越所謂的成功追求。所謂成功學,對中國人的誤導太大了,日本人有一種民族精神,一個人、一輩子、一件事,這就是工匠精神。
我們人人都想追求成功,但是客觀來說,成功永遠是少數,大家都在追求一個不可能達到的目標,結果本來的好日子也過不好,本來高興的日子也過得不高興。
最根本的就是超越城市,創建和經營未來的城市,一切為了人的需求,引領發展潮流。我們發展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不就是讓老百姓過好日子嗎?
說到底,山水畫、田園詩、民俗風、文化歌、生活曲、夢幻情,這是未來的生活。未來的城市,應該是山水城市、田園城市、生態城市、森林城市、文化城市、創造城市、數字城市、休閑城市、情感城市、鄰里城市、立體城市、幸福城市。
這就需要從根本上轉向,全域旅游發展就一定需要全的超越,新的觀念,工作為了生活,生活重在休閑,休閑提高質量;新的定位,休閑改變人類生活,休閑提高生活質量,休閑促進和諧發展。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網商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