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西北某縣調研發現,該縣將鹽堿地上發展現代漁業作為當地產業扶貧的新路子,規劃發展6萬畝鹽堿地水產養殖面積,飼養南美白對蝦、金樽魚等高檔水產品,解決鹽堿區老百姓脫貧的問題。但是,該縣的這一利民舉措卻并未在老百姓那里“討得了好”。
據了解,該縣設想的主要消費市場是1小時車程以外的省會,縣政府認為省會城市有足夠的購買力消費這些高檔產品,但老百姓心中自有一本賬:用鹽堿水養蝦,需要生物肥水、飼料投喂和精心管理,蝦苗在養殖62天后,平均規格僅為60頭/斤,成活率只有40%,投入大、成長慢、成活低,市場能消化這么高成本的產品嗎?此外,鄰近幾個縣也在嘗試鹽堿地養魚,省會的市場容量有這么大嗎?老百姓的擔心不無道理。在采訪中,縣農業局相關負責人坦言當初項目論證時,主要是請漁業專家進行技術考察,并沒有進行專業市場調查。
在農產品市場整體供大于求的背景下,發展產業一定要優先考慮產品的市場去向和生產的環境容量,如果產出的農產品賣不上價,就成了折騰老百姓。政府在選擇扶貧產業、制定項目規劃前,不能忽視市場規則,拍腦門決定。只有充分研究分析當地發展農業產業化的內外部環境,在尊重市場規律的前提下,才能達到產業扶貧的目的。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村經營管理》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