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專家解讀分析2017年農業農村形勢

[ 作者:宋洪遠?吳霞?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3-29 錄入:吳玲香 ]

228日,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召開媒體座談會,結合中央一號文件相關精神,從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角度全面分析了2017年農村經濟發展形勢和趨勢。農研中心主任宋洪遠主持會議并發言。

農村經濟:產業調整和對外合作并存

宋洪遠指出,農業的提質增效是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兩個基本前提就是要做好確保糧食安全、緊緊圍繞市場需求優化產業結構。

農研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習銀生就如何推進玉米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表了意見。他指出,我國的玉米生產結構調整初見成效,市場化定價機制已經確立,但玉米產業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的任務仍然較重,亟需完善玉米價格形成機制、堅持市場導向調整玉米生產和推進玉米生產方式改變,同時加快消化現有玉米庫存、完善玉米生產者補貼制度等。

據了解,2016年我國玉米播種面積551億畝,比上年減少2039萬畝,實現13年來首次調減。與此同時,我國臨儲玉米結存高達2.36億噸,處于歷史最高水平。

在優化農業產品產業結構的同時,我國農業對外合作也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穩步推進。農研中心市場與貿易研究室副研究員張雯麗表示,經過對與我國農業貿易投資聯系較為緊密的十個國家比較分析,俄羅斯和緬甸將是我國農業貿易合作和農業投資重點地區,蒙古部分產業投資合作空間較大,中亞地區農業投資將聚焦部分國家重點產業,南亞地區農業貿易投資潛力與風險并存。

農村社會:土地改革和農民增收同步進行

土地作為農村居民主要資產,其改革牽系著農村社會方方面面。農研中心改革試驗研究室副研究員高強指出,隨著城鄉統籌發展,我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應重在探索退出機制,目前可保持政策性、合作性、市場性退出三種形式并存的狀態,但就長遠而言應向市場性退出方向發展,使廣大農民平等參與改革發展進程和共同享受改革發展成果。

宋洪遠指出,增加農民收入是我國農業農村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的穩定器。隨著我國農民返鄉就業創業的增多,必將帶來我國農村社會發展的新動能。

農研中心固定觀察點管理處副研究員彭超表示,基于20032014年全國農村固定觀察點調查體系農戶數據分析得出,投資人力資本、強化傳統生產要素、提升金融資產、增加政府轉移支付、改善社會資本、減輕家庭撫養和照料負擔、提高農產品價格、依靠城鎮化工業化帶動、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將會是農民增收的九大動能。

農村文化:保護鄉土文化遺產任重道遠

近年來,住建部、農業部等有關部門通過農業文化遺產挖掘、傳統村落認定等工作,使鄉土文化遺產成為發展鄉村休閑旅游,建設美麗田園綜合體的重要載體。截止到目前,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有4157個村,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有62個。

農研中心可持續發展研究室副研究員張燦強表示,要充分認識農業文化遺產的多功能價值,要堅持保護優先,堅持保持與發展、農戶主體與多方參與、政府引導與市場機制相結合,處理好遺產保護和經濟發展、農戶生計與產業發展、本地居民和外部工商資本的平衡關系。

農村生態:農業面源污染亟待解決

宋洪遠指出,推行綠色生產方式,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是中央一號文件的目標,也是提高我國農業資源利用率和促進農業生產由量變向質變轉換的要求。

農研中心可持續發展研究室副研究員金書秦表示,目前農業面源污染排放的數據統計,未將秸稈、尾菜等納入,因此農業面源污染的數據可能會更大,比例也會上升,對環境質量的影響也更加顯著。

如何解決我國農業面源污染,金書秦指出,當前農業農村環境治理仍面臨文件落實不力、污染數字浮夸、激勵措施不足、秸稈禁燒措施不力等難題,需做好打持久仗的準備,進一步完善農業環境管理和監測體系,強化政策落實,加大面源污染防治的投入等措施。(記者/吳霞)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金融信息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韩少妇熟女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婷婷 | 免费国产真实迷jian系列网址 | 亚洲欧美在线看h片666 |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制服 | 亚洲欧美另类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