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趙方杰:重金屬穩定低積累主栽水稻品種篩選工作取得新進展

[ 作者:趙方杰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3-31 錄入:19 ]

導讀:該研究結果表明,通過多年多點試驗可以篩選到重金屬穩定低積累水稻品種,對在中低污染農田進行安全生產有重要意義。但是水稻鎘、砷積累是一對矛盾,對其原因需要進一步研究。

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段桂蘭博士等人剛剛在Rice 雜志發表文章(Duan et al. 2017. Rice,10:9. http://rdcu.be/qskO),報導了重金屬低積累水稻品種篩選工作的最新進展。該項研究工作由南京農業大學趙方杰教授主持,中科院生態環境中心、中國農科院水稻研究所等單位參加,由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項目資助(201403015)。

研究團隊挑選了471個南方高產主栽水稻品種,在湖南攸縣、湘潭縣和浙江富陽開展多年多點的大田試驗,試驗田土壤鎘含量屬于中低污染(0.39 – 1.4 mg/kg),土壤砷含量12.2 – 22.5 mg/kg,土壤pH 4.9 – 5.6。

研究結果表明,稻米鎘、砷含量受環境和水稻遺傳因子影響。在同一試驗點,不同品種稻米鎘含量差異達10 - 29倍,砷含量差異達2.5倍。根據多年多點的試驗結果,篩選出以下穩定低積累品種,在試驗條件下稻米鎘或砷的含量未超標,這些品種適應于南方稻區。

通過多年多點篩選出來的穩定低積累水稻品種

111.jpg

進一步分析表明,稻米鎘含量與生育期有顯著正相關,而砷含量與生育期呈負相關。篩選到的低鎘品種大多數為中早熟品種,而低砷品種為中晚熟品種。稻米鎘、砷含量與秸稈鎘、砷含量有極顯著正相關,但稻米/秸稈鎘濃度比遠高于稻米/秸稈砷濃度比,說明鎘更容易從營養器官向籽粒轉運。

該研究結果表明,通過多年多點試驗可以篩選到重金屬穩定低積累水稻品種,對在中低污染農田進行安全生產有重要意義。但是水稻鎘、砷積累是一對矛盾,對其原因需要進一步研究。

趙方杰團隊近期的研究發現了水稻OsHMA3基因的一個新的突變位點,導致其功能喪失,鎘由根系向地上部運輸能力及在稻米中積累大幅度提高(Yan et al. 2016. Plant Cell Environ.39,1941–1954)。還發現了水稻OsHAC1基因參與調控砷還原及在水稻地上部的積累(Shi et al. 2016.Plant Physiol. 172, 1708–1719)。

(趙方杰:南京農業大學教授)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微信號 土壤觀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天堂网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久久综合视频 | 亚洲综合精品伊人久久 | 日本乱码伦视频免费播放 |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k精品66 | 亚洲Av电影在线观看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