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崔瀟濛:EJ采礦污染降低農業生產率

[ 作者:崔瀟濛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4-05 錄入:吳玲香 ]

Polluting Industries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Evidence from Mining in Ghana. Economic Journal. 2016, 126: 1980-2011.

Fernando M. Aragon and Juan P. Rud

欠發達地區在發展現代工業時通常只考慮其為當地帶來的經濟利益,而忽略了現代工業所產生的負外部性對當地傳統行業的不利影響。本文以加納在世紀之交前后采金行業的高速發展為例,估計出金礦開采所產生的污染導致礦區周邊農業生產率下降40%。若以貨幣價值衡量,農業行業的經濟損失甚至可能高于采金行業創造的直接利潤。

加納的采金行業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快速發展。主要的礦區大多規模較大并使用現代的采掘設備。采礦產生的主要污染物包括重型機械的燃燒排放,以及采掘加工過程中生成的氰化物、重金屬污染物和酸性礦水。同時,新興礦區大多位于土壤肥沃的農業生產區。由于當地農業生產用水主要依賴于自然降水,采礦導致的地表水污染對農作物的影響有限。而以氮氧化物及其二次污染物為代表的空氣污染物是造成礦區周邊農業生產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基于經濟學理論,作者建立了一個具有“消費-生產二重性”的農戶模型(詳見第10和11期【經典文獻】)。在該模型中,作者假設不同農戶與生產要素市場的連接能力是不同的。這一假設刻畫了當地生產要素市場的不完全性(imperfect input markets)。基于該模型,作者推論,采金行業的發展可以從兩個方面影響礦區周邊的農業生產:一是從行業層面影響農業生產的要素投入,二是通過污染物對作物健康的影響降低農業生產率。作者同時指出,農戶間本身無法被觀測到的生產率差異會影響實證模型估計的一致性(consistency),而理論模型的另一個推論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思路:利用農戶的要素稟賦作為工具變量處理潛在的內生性問題。

作者所使用的實證模型屬于“二階差分”(difference-in-difference)的框架之下。但有別于一般的“二階差分”估計,本文為因果識別(identification)提供動力的數據變化(variation)來自于金礦的產量,即提供外生變異的變量是連續而非離散的(即continuous treatment)。作者以三種不同的估計方法處理潛在的內生性問題:一是通過引入描述農戶特征的控制變量,二是直接以土地和勞動力稟賦變量作為工具變量得到點估計(point estimate),三是使用農戶規模等不完美工具變量(imperfect IV)進行范圍識別(partial identification)。使用這三種方法得到的估計結果是一致的。

基于進一步的回歸分析,作者指出,污染對農業生產率的影響主要來自于對作物健康的直接損害,而非通過影響種植者的勞動產出率實現。離金礦越近,污染的負面影響越大;當距離超過20公里后,負面影響在統計意義不再具有顯著性。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沒有對具體污染物的直接觀測,本文在實證環節實質是使用了金礦產量作為污染的代理變量(proxy)。為了驗證基于金礦產量變化的估計結果確實反映了污染物造成的負面影響,作者補充了一個基于衛星圖像的二氧化氮截面數據,以證明該污染物分布與各個金礦在空間上的強相關性。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經好文章(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午夜性刺激在线视频免费 | 熟女精品激情免费视频 | 亚洲精品福利在线视频 | 亚洲欧美高清精品一区二区 | 伊人激情在线视频 | 久久精品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