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農業生產面臨的環保壓力不斷加強,種養和加工方式都面臨著重大調整。與此同時,隨著新興消費群體對農產品和食品安全要求不斷提高。雙重壓力下,農業生產未來怎么調整?一二三產業如何順勢融合?來看中國鄉村之聲特約評論員張子雨的觀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目前農業發展的重要任務。那么,這項改革咋改呢?所謂結構性改革,就是要探索大農業的各個環節當中新的結合方式。
很長時間以來,咱們都在尋找一種一二三產的結合的方式。很多地方依托自己的環境和種植的特色,進行綠色農業的發展。一方面,農產品可以進行加工制造,這就有了第二產業的特色;另一方面,山清水秀的環境也可以發展旅游業,這就有了第三產業的參與。多個產業鏈條,齊頭并進,互相促進。
但是在這種發展過程當中,也有人發現,一二三產的結合雖然內容豐富,但是對特定領域的挖掘就可能顯得不夠深入。所以,現在不少人在討論一種新的思路,那就是供應鏈整合。
所謂供應鏈整合,簡單來講,就是在一個產業鏈條里面深度挖掘潛力,增強在各個環節的控制力。從目前來看,新興消費群體對農產品和食品安全要求不斷提高,而農產品的生產需要多個環節共同配合,保證農產品的安全和品質,就需要在整個生產流程當中有足夠的控制力。
比方說,咱們種小麥,咱們前期要關注種子的品種是否優良,農藥化肥是否符合安全衛生標準。而在小麥收獲之后,還要考慮如何加工,是制作成面粉還是制作成面包,這些產品有應該如何準確地找到目標市場,這一系列的問題,就是供應鏈整合需要回答的問題。
從個人的角度來看,這一系列的問題實在是太讓人頭疼了,簡直沒辦法干。但是,如果咱們改變一下視角,從農業企業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就有了另外一種答案。
對于企業來說,在一個產業鏈上發展,并不意味著所有的事情都得自己干。咱們前面說了,要整合供應鏈,這個整合,就是把別人的生產能力有機地按照自己的需求來進行安排。生產和運輸可能都是生意伙伴來進行的,但是標準的制定、執行和檢測,則是主導的企業來進行。
供應鏈整合必然要求農業經營主體從傳統的家庭走向現代化的公司。從農業產業化的角度來看,現代化的管理和運作是非常必要的,從歐美的經驗來看,在產業鏈整合的過程中,大型農業公司有獨特的優勢。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咱們普通農民在這個過程中就無所作為。從小處來說,在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咱們都有機會成為企業的合作者,發揮自己在獨特領域的優勢,而從大處來講,眼下紅紅火火的各種合作社和鄉鎮企業,如果有志于此,也可以積極參與競爭,尋找自己來主導市場的機會。
正所謂:產業鏈里挖潛力,深度整合有新意。企業挑頭拿主意,人人都能來參與。(記者/紀翔)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頭條號/鄉村之聲三農中國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