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主編推薦

趙瑞華:過度生產與儲備影響長遠糧食安全

[ 作者:趙瑞華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3-25 錄入:12 ]

要充分認識到,國內儲備政策,不是儲備的糧食越多越好,要將儲備量降低到合理區間,最好保持在30%以下,過高會造成浪費資源;生產上不要采取越多越好的生產政策,要讓市場發揮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

糧食安全關系國計民生,黨中央高度重視糧食安全的保障,然而目前國內糧食過度生產、過度儲備的問題,對糧食安全來說則是另外一種不安全。12月5日,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馬曉河在2014中國糧油財富論壇上拋出這一嶄新觀點。

從生產看,中國糧食生產最大特點是生產集中度越來越高,集中度表現在品種集中和區域集中兩個方面。

首先是品種向稻谷、小麥、玉米三大品種集中,三大品種占的比重越來越高,在過去10年里玉米增產幅度最大,玉米增產88%,小麥增產40.9%,稻谷增產最少,為26.7%。

其次是區域集中度也是越來越高,10年間13個主產區糧食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比重由71%上升到76%。

從進出口來看,1998年以來,我國糧食由凈出口變為凈進口,改變中國進出口結構的惟一一個品種是大豆,占糧食總進口的81%。

為什么中國糧食連續11年增產,而糧食自給率卻在下降?原因有兩個,一方面大豆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糧食,把大豆考慮進去,中國自給率必然下降。其次谷物嚴重超量儲備,大量谷物退出市場,造成國內需求較大的假象。如果考慮超量儲備的因素,我國谷物自給率大概是120%。

現在遇到的問題是糧食安全怎樣保證,是保證綜合產能,還是保證現實產量?一方面我國在生產環節大量補貼,大力支持農業生產,生產出來以后國內市場消化不了,國家大量收購農民的糧食,建倉庫、搞流通環節的補貼越來越多;這樣生產的糧食越來越多,儲備也越來越多,遠遠超過國內市場需要。

因而,過度生產和過度儲備,對國家長遠的糧食安全保障是另一種不安全。土地、水等稀缺資源在不斷減少,質量變差,18億畝耕地面積,占好補劣,占多補少,土地資源總量沒有變化,質量在變差,結構性變差。

新常態下,社會對糧食需求出現結構性變化,口糧不斷減少,間接消費持續上升;吃糧的人越來越多,種糧的人越來越少,因而不斷加大對糧食生產的支持,將會是新常態。

同時,也要充分認識到,國內儲備政策,不是儲備的糧食越多越好,要將儲備量降低到合理區間,最好保持在30%以下,過高會造成資源浪費;生產上不要采取越多越好的政策,要讓市場發揮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

馬曉河認為,應該考慮取消臨時收儲政策,在國家儲備水平保持30%以內的情況下,政府以目標價格收購農民糧食,超過目標儲備,當市場價格低于目標價格時,可以以現金形式根據糧食商品率,按差價補給生產者,反之補貼低收入消費者。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糧油市場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福利片 | 亚洲熟女中文字幕男人总站 | 亚洲国产欧美另类在线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亚洲日韩一区精品 | 亚洲欧美国产国产第二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