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主編推薦

杜志雄:中國農業政策新目標的實現路徑

[ 作者:杜志雄?金書秦?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5-13 錄入:王惠敏 ]

作為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國,足夠的糧食產量一直是中國農業政策的基本核心。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糧食增產、農民增收是我國農業發展政策目標的兩大主題,并且在強農惠農政策的支持下,實現了連續十一年增產增收。近年來,隨著農業資源環境約束的日益顯現,保持農業發展的可持續性已經成為農業政策的第三大目標。政策目標的轉變,也符合了農業發展的一般規律,即從原始農業、傳統農業,到現代農業,進而向生態農業的演進脈絡。

中國農業新政策目標的實現和承載主體

盡管國家政策頻出,但農業各項政策目標的達成仍有賴于農業生產主體,因為他們是農業生產的資源占有者和使用者。

目前,除傳統的小規模農戶以外,我國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主要包括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等,它們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微觀基礎。中國未來的農業生產主體應該是堅持家庭經營的家庭農場或者專業大戶形式,換言之,一定還是要以農民為主體。家庭農場作為多元化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之一,順應了現階段中國農業生產的新變革,既堅持了農業家庭生產經營的傳統優勢,又有助于破解保持中國未來農業經營主體穩定性和持續性難題,將成為引領中國現代農業和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方向。并且,當前,家庭農場也正在成為農產品供給特別是糧食供給的重要主體,正在成為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有效載體,正在成為推進科教興農的有效途徑,正在成為培育新型農民的有效手段。家庭農場所具有的實現多元化目標的工具價值,使其日益成為符合中國農業發展新政策目標的“合意的”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具體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家庭農場發展迅速,已經成為我國農業經營的重要力量,且潛力巨大。到2014年11月底,全國已有平均種植規模200畝的家庭農場87.7萬家,并且在相關政策的鼓勵下家庭農場的數量呈快速增長態勢。例如,湖北省截止到2014年11月底的家庭農場總量達到48370家,增幅達到112.8%。浙江全省經工商注冊登記的家庭農場15763家,比2013年底增長了71.5%。從政策的導向來看,家庭農場可能成為我國農業經營的最主要主體。例如農業部于2014年2月25日下發了《關于促進家庭農場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生產經營勞動力主體、經營范圍和經營能力、土地規模與生產效率等方面明確了家庭農場區別其他農業經營主體的基本特征,強調了家庭農場在保障糧食安全、促進現代農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并從土地流轉、政策扶持、社會化服務和人才培養等方面提出了相應的發展支撐和保障條件。《意見》對家庭農場的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導向作用。

第二,家庭農場主從業經歷豐富,年輕且受教育程度高,對于新事物、新理念的接受意愿和能力更強,且相當一部分是具有生態自覺的“新農人”。根據2014年全國家庭農場監測調查系統對全國2826個家庭農場的監測結果顯示,53%的家庭農場主曾經是專業大戶;22%的家庭農場主曾經是合作社主要負責人;5%的家庭農場主有企業管理層的工作經歷;15%的家庭農場主曾經是村干部(含大學生村官);26%的家庭農場是個體從業者;15%的家庭農場主曾經是農機手。

第三,家庭農場經營目標與農業發展政策新目標具有一致性。家庭農場主與土地有著天然的依存關系。家庭農場主基本上來源于本土的自然人,2014年中國家庭農場監測調查結果顯示,81.78%的家庭農場主戶籍為本村,戶籍為本鄉的占到近92%。家庭農場主的行為除了受經濟法則的約束之外還受到基于地緣血緣關系、生命共同體的道德約束。這些是家庭農場區別于其他農業經營主體尤其是工商資本企業的一個重要特征。

第四,許多家庭農場主的實踐表明,在采取可持續農業行為的同時,是能夠實現增收的。許多家庭農場開始選擇生態農業生產方式,既提高了產出效益,也保護了農業生態環境。例如,湖北省種養結合型家庭農場中不乏種養結合生態循環型。該省潛江市、監利縣等地的家庭農場,利用自然稟賦優勢,采用稻、蝦聯作模式,每畝除單產600—700斤有機稻外,還能產200斤左右的小龍蝦,每畝純利潤都在3000元以上,效益極為可觀。

綜上判斷,家庭農場將成為承載農業發展政策新目標的主體。但是要使家庭農場真正成為“合意的”農業生產經營主體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除了家庭農場等農業生產主體之外,還應充分發揮合作社、土地托管服務等農業生產服務主體在確保中國現代農業第三目標實現上的主體責任。山東供銷社系統開展的土地全托管和半托管服務,在減少化肥農藥用量、建構新的農業生產和服務的產業鏈條關系,從而促使保持農業可持續性增強等方面的成功實踐,也使得農業服務主體在保持農業可持續性方面的功能凸顯。

把保護和增強農業可持續性作為現代農業發展的三大核心目標之一已成為我國現代農業發展方向和行動綱領,同時它也必將成為“十三五”期間我國現代農業發展的主旋律。

第一,進一步明確宣示農業政策新目標,尤其是強化農業生產主體意識。相比規劃而言,中央1號文件在農業生產者中更具有熟識度。但是從過去的一號文件來看,其主題幾乎覆蓋“三農”問題的方方面面,唯獨缺乏專門針對農業資源環境保護的文件。建議近年內以農業資源環境保護作為中央一號文件的主體,著重突出保持農業可持續性的政策目標,使之深入人心。從長期來看,要強化保持農業發展可持續性的國家意志,未來擇機修訂《農業法》、《環境保護法》等基本法時,將保持農業發展可持續性作為基本原則。還應著手研究出臺《農業資源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為農業發展政策新目標保駕護航。

第二,在財政資金投入方向,引導農業生產者采取環境友好行為。應當立即調整和新設一批農業環境經濟政策,包括:調整農業補貼方向,將已有的農資綜合直補重點向有機肥、緩釋肥、低毒高效低殘留農藥、生物農藥等領域傾斜,加大對測土配方施肥的推廣力度;在西北、新疆等缺水地區率先啟動農膜以舊換新補貼示范,在東北、中部等糧食主產區啟動秸稈還田補助試點;繼續加大和完善對規模養殖場沼氣建設、有機肥的補貼,引入市場機制,推行養殖小區糞污的第三方集中處理;建立農業生態補償基金,從土地出讓收益中提取一部分比例用于土壤質量保護工作。

第三,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強化針對家庭農場等新型主體農業生產發展的服務支撐。家庭農場的經營規模和集約經營的水平受制于社會化服務體系。要加快構建以公共服務機構為依托、合作經濟組織為基礎、龍頭企業為骨干、其他社會力量為補充,公益性服務和經營性服務相結合、專項服務和綜合服務相協調的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采取政府訂購、定向委托、獎勵補助、招投標等方式,引導經營性組織參與公益性服務,大力開展農技推廣、農機作業、抗旱排澇、統防統治、產品營銷、農資配送、信息提供等各項生產性服務,滿足家庭農場對社會化服務的需求。要積極引導和扶持家庭農場組建農業合作社,為家庭農場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使其成為家庭農場連接市場的紐帶。大力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家庭農場提供良種、農機、植保,以及農產品加工、儲運、銷售等一體化服務。

第四,啟動農業供給側改革,去除不利于農業可持續性目標實現的產能及生產方式。要通過調整農業結構,提高農業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使農產品供給數量充足,品種和質量契合消費者需要,真正形成結構合理、保障有力的農產品有效供給。要退出25度以上坡耕地的農業用途以及退出部分嚴重依賴生態透支為支撐的農業生產產能。同時,要加速農業生產方式轉化,大力推進生態農業生產方式。通過上述這一系列調結構、去產能、轉方式的措施,確保農業可持續性增強的第三政策目標得到實現。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經濟時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一级在线观看视频 | 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亚洲二区欧美一区 | 亚洲国产99热最新在线 |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不卡最新 |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