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主編推薦

張琦:產業扶貧如何精準

[ 作者:張琦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8-10 錄入:王惠敏 ]

——讓市場說話 讓農民參與

編者按:我國已進入扶貧開發的攻堅拔寨沖刺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必須進一步加大扶貧力度。去年,中央提出來“五個一批”,當前5000多萬貧困人口中有3000萬要通過產業來解決,對產業扶貧寄托了最大的希望。今年5月,農業部、發改委、財政部、扶貧辦等9部委聯合發布了《貧困地區發展特色產業促進精準脫貧指導意見》,對做好產業精準脫貧作出了部署。為什么產業扶貧如此重要?產業扶貧如何才能發揮好其應有的作用?對此,本期“對話”專訪了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扶貧研究中心主任張琦教授。

主持人:本報記者 張偉賓    

: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扶貧研究中心主任 張琦  

產業扶貧是可持續性最強的脫貧方式和路徑

主持人:在去年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提出了“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易地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等五個一批,您怎么看待產業扶貧在這“五個一批”中的作用?

嘉賓:在“五個一批”中,異地搬遷扶貧需要有產業和就業來保障;發展教育最終也要通過產業和就業實現回報。可以說,產業扶貧是我國扶貧政策中可持續性最強的,也是最根本,最主要的扶貧方式。扶貧政策之所以對產業扶貧特別倚重,在我看來,是由產業扶貧項目的特征決定的。對于一個農戶來說,致貧因素有很多,可能與周邊環境密切相關,但是如果要想脫貧,就必須要有產業或就業,否則就很難實現可持續的脫貧,具體來說,產業扶貧的可持續效應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收入和就業的可持續性。產業發展是帶動貧困區域經濟增長并以此帶來經濟收入和就業的持續發展的重要載體。有了就業持續性和穩定性保障,收入增長帶來脫貧的效應就最明顯,持續性也最強。  

其次,產業扶貧具較強市場競爭性,產業扶貧最大效能就在于產業發展和成長能夠提升市場競爭力給貧困地區產業帶來的市場競爭優勢。 

最后,產業扶貧規模效應大于分散性的農戶經營效應。實踐證明,無論是救濟、扶貧資金扶持還是物資幫扶,都沒有產業扶貧的效果好。 

因此,產業化扶貧是保證精準扶貧效率提升的重要保證,缺乏產業發展的精準扶貧,是一種短期脫貧,是沒有生命力的,缺乏可持續性。 實際上,產業扶貧也是過去扶貧開發經驗重點抓的方式,對我國過去扶貧開發成就的取得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也形成了諸多成功的經驗。當然也有一些教訓,但是總體上來說,解決現在5000萬的貧困人口,還應主要依靠產業扶貧。在今后的脫貧攻堅過程中,產業扶貧必須擔當起更大的責任。

著重突出“綠色減貧”這一發展方向和戰略取向

主持人:產業扶貧在過去扶貧開發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和貢獻,并且在未來打贏脫貧攻堅戰也被寄予厚望,那么,對于貧困地區和貧困人群來說,在選擇產業發展的過程中,應該選擇發展什么樣的產業呢?

嘉賓:貧困地區開展產業精準扶貧,首先要圍繞脫貧目的,其次要符合社會經濟發展的方向,此外也要讓企業能夠可持續發展。從這樣的角度出發,在貧困地區發展綠色、生態和低碳的產業扶貧模式,應該是重要的戰略方向。  

提到發展產業,很多人容易忽視綠色。有的人認為貧困地區的生態環境好于城市和發達地區,不用擔憂生態環境問題。生態環境是貧困地區最突出的優勢,如果這個優勢也失去了,那么貧困地區在整個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吸引力更無法和城市或發達地區相比,所以在貧困地區開展新一輪的產業扶貧,決不能忽視綠色、走以前的老路。 

還有人認為,發展綠色產業無法帶來快速脫貧和致富。當很多地方富裕起來了,家庭小康了,但是健康卻下降了,這是一種減貧和脫貧嗎?是扶貧家庭的追求嗎?顯然不是。金山銀山換不來綠水青山,但是追求綠水青山,將能帶來金山銀山。發展地方經濟不能竭澤而漁,在貧困地區開展產業扶貧更必須從綠色中發展價值,從綠色中提升價值,因為這才是最根本最理想、最持久的脫貧方式。 

綠色減貧是通過與自然生態環境體系和自然生產力緊密相融,將自然資源、經濟資源和社會資源寓于綠色發展體系循環之中,并以此提升資源配置效率,進而獲得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全面提升。產業扶貧注重綠色可持續所帶來的減貧效應,不僅僅體現在收入的提高,同時還體現在環境、生態、文化等綜合效應上。因此,效應影響范圍更廣,不僅局限在貧困地區,對于非貧困地區同樣產生影響,如依靠自然環境開發的旅游扶貧,不僅使貧困人口依靠旅游產業增加收入,也進一步能增強當地政府對于環境和生態保護的積極性,同時,也讓周邊非貧困地區的人口能體驗到良好的生態環境,真正達到了成效人人共享。  

在實踐中,我國正在實施的易地搬遷扶貧、光伏產業扶貧、旅游扶貧、“互聯網+扶貧”等實踐和探索,都表現出令人矚目的減貧效果和生態效益。以光伏扶貧為例,就是有效利用光伏發電產業對貧困地區、貧困人口進行精準扶貧的新型扶貧模式,通過對貧困地區和貧困家庭安裝光伏電站的形式,既充分利用了貧困地區豐富的光熱資源,也開辟了貧困人口增收的新渠道。 

在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盡管各級政府對貧困地區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在不斷加大,但是也必須看到,剩下的貧困是更難啃的“硬骨頭”。要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貧困地區的可持續發展,必須把產業扶貧和綠色發展理念結合起來,在扶貧政策考核和扶貧項目監測中加強對綠色減貧的重視。貧困地區發展產業扶貧項目,要重視從生態效益角度進行事前的評估,農業發展要注重保護當地的資源環境,尋求經濟增長、脫貧攻堅和生態環保等多重目標。另一方面,未來的減貧道路中,融合綠色發展的產業扶貧模式會越來越重要。只有重視綠色減貧理念,大力推進貧困地區的產業綠色化、綠色產業化,才能更好地走出符合多方利益需求的特色減貧道路。

構建政府、企業、農民三方在扶貧中的良性互動關系

主持人:過去的扶貧開發過程中也有很多產業扶貧項目,既有成功的經驗,也有一些失敗的教訓。那么在產業化扶貧過程中,政府、企業、農民各應該承擔什么樣的角色,發揮什么樣的作用,才能更好的推進產業扶貧?

嘉賓:產業扶貧所引進的企業化和資本化運作對扶貧有很強的帶動作用,但是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政府、企業和農民三方之間必須建立一個良性的互動關系。而這樣的互動關系,由于三方的利益訴求并不一致,因此不會自然而然的達成。事實上,當一個企業來到貧困地區之后,當地政府、企業和農民之間甚至會面臨一些矛盾。  

矛盾之一,企業和農民之間利益分配問題。企業有資本、技術、市場、管理等優勢,農民有勞動力、土地等資本要素,在產業扶貧過程中必須妥善處理企業和農民的利益分配問題。既不能太照顧企業,讓農民掙得太少;也不能只強調企業社會責任,不重視企業的可持續盈利。矛盾之二,資源開發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企業開發投資,往往看重的是當地的自然資源,而容易忽視對當地生態環境的保護,這方面關系如果處理不好,就會影響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矛盾之三,現代工業文化與傳統農業文化也要有一個適應甚至沖突的過程。貧困地區的生計方式往往比較簡單,在引入工業和現代文明之后,原有的農耕文明面臨轉型挑戰。  

這些矛盾在新一輪的產業扶貧過程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甚至在個別地區還會不同程度的放大。產業扶貧應該追求企業家和農民之間關系融合程度不斷提升,在這個過程中,政府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可以說是企業和農民關系的催化劑,既可以有效引導和有序推動,也有可能處理不好三方關系,讓天平傾向某一方,把事情搞砸。  

在企業和農民的互動關系中,既存在正向反饋的可能,也存在負向反饋的可能。在正向的反饋關系中,企業是農民脫貧的重要推動力,農民是企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支持力,而政府則扮演企業和農民關系的調和力。企業之所以愿意投入扶貧資金,是基于企業社會責任、本土化、企業形象和長久發展等方面的考慮;農民對企業的幫扶報以正反饋,包括為企業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在土地流轉上予以支持和化解村企矛盾等等;政府在企業和農民關系中也起到了重要的調和作用,是企業的供給和農民的需求之間實現準確對接。 

因此,在推進產業扶貧的過程中,要通過培育本土性等方式調動民營企業的扶貧積極性,引導利益在企業和農民之間合理進行第三次分配,構建起企業和農民之間的雙向互動關系,從而為農民脫貧致富、企業健康發展以及生態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要體現益貧性、精準性、參與性和風險性防御

主持人:一方面產業扶貧需要發揮更大的擔當作用,另一方面,產業扶貧確實面臨很復雜的情況。那么,從做好產業扶貧的角度出發,您有什么建議或值得注意地方嗎?

嘉賓:確實,打贏脫貧攻堅戰必須更充分發揮產業扶貧的作用。要更好發揮產業扶貧的帶動作用,應該特別注意產業扶貧項目的益貧性、精準性、參與性和風險防范意識。  

強調產業扶貧項目的益貧性是由脫貧攻堅的戰略目標決定的。一個企業,如果參與國家的扶貧項目,利用國家的優惠政策,就必須應該承當相應的社會責任。這就要求,產業扶貧項目要始終將核心放在脫貧上,應該以脫貧成績作為產業扶貧最主要的衡量指標,因此在確定產業扶貧項目時,要看這個產業能不能切實有利于貧困人口和貧困村,要看利益分配機制是不是有利于減貧,要看給貧困人口帶來好處的多少。只有發揮產業扶貧項目的益貧性,才能完成產業化扶貧項目應有的作用。 

產業扶貧必須注重精準性。以往有的扶貧項目被人詬病之一就是扶貧項目“幫富不幫窮”,這種扶貧項目的邏輯必須在新一輪產業扶貧項目過程中予以高度重視。因此,產業扶貧項目的實施必須注重精準性,一方面就是產業選擇的精準性,要根據區域特點確定體現區域特色的差異性產業。另一方面,產業扶貧要重點向貧困村和貧困戶傾向,在產業選擇上要科學合理確定符合貧困村和貧困戶實際情況的產業項目,不給貧困戶參與產業項目設置不合理門檻,減少產業扶貧資金的漏出。 

產業扶貧項目必須注重參與性。只有更廣泛調動包括貧困戶、村干部、新型經營主體等各方主體在管理、分配等各重要關鍵環節的參與,才能讓產業扶貧項目順利運行,才能提高產業扶貧項目的扶貧效益和企業發展的效益,在這里尤其要強調農民的參與性,這一點往往容易被忽視。 

最后,在貧困地區開展產業扶貧項目還必須注意風險性防御。由于農業要面臨包括自然風險、市場風險、經營風險等多重風險,一些農業產業扶貧項目如果缺少風險防范機制在經營失敗之后可能會引發負面的示范效應,影響農民增收。另一方面,也要注意產業扶貧項目治理結構缺陷所帶來的風險,由于產權、利益分配、土地股份合作等復雜性,必須予以高度重視,要確保產業扶貧項目的順利推進。這些風險,都有必要做好風險防范機制,避免產業扶貧項目不扶貧還傷農現象的出現。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地址一 | 依依成人影院久久久午夜 | 综合激情五月丁香久久 | 亚洲乱码AV中文字幕 | 亚洲精品国男人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