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用習近平“三農”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指引湖北鄉村振興,加快實施“三鄉”工程等“八大工程”。
近日,湖北省委副書記、武漢市委書記陳一新表示,擴大開放是一個硬招,要對資源、人才、要素全開放,引進市民、能人、企業來開發鄉村各類資源,大力發展新民營經濟,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打造鄉村振興的“湖北樣板”。
實施“三鄉”工程,促進城鄉資源要素流動融合
陳一新說,在2017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湖北是七個典型發言省份之一,其中介紹了以武漢為代表的湖北推進“三鄉”工程、加快“三農”發展的經驗。
中央農辦主任韓俊講,湖北的“三鄉”工程開局不錯,一炮打響。
湖北省委書記蔣超良書記、省長王曉東反復要求,要以實施“三鄉”工程為載體,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動能。
湖北將不斷創新舉措,把這項工程抓實抓好抓出成效。
由于湖北各地鄉村的人口規模、發展基礎、區位條件和資源稟賦各不相同,湖北全省實施“三鄉”工程不能搞一律要求、一個版本,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創新模式、分類指導,不斷豐富“三鄉”工程的實踐方法。
對“市民下鄉”,要大力推廣養老康養型、民宿文化型、農事體驗型、創意創業型;對“能人回鄉”,要大力推廣回歸創業型、帶領致富型、鄉賢治理型、公益捐助型;對“企業興鄉”要大力推廣投資開發型、龍頭帶動型、村企共建型、對口扶貧型。
陳一新認為,武漢市的“三鄉”工程之所以推進得如火如荼,一條重要的經驗就是出臺了結合武漢市實際的支持政策,激活城市要素與農村發展新動能,但加大支持不完全是財政投資,武漢市打出了“政策牌、政治牌、親情牌、特色牌”的政策“組合拳”。
湖北要把農業招商引資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吸引更多的城市和社會資源進入農村、發展農村。
荊門市出臺了“農業招商十條”政策,很有創新性,值得湖北各地學習借鑒。
實施“荊楚農優品”工程,促進質量強農
陳一新說,當前,湖北的農業品牌數量在全國位居前列,但品牌效應發揮不夠,知名品牌、具有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品牌還不夠多。
要搶抓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機遇,大力實施“荊楚名優品”創建工程。
要打造集成核心品牌優勢,打造區域公用品牌,比如英山縣集中全縣茶葉資源,打造的英山云霧這個品牌,效果很好。
要打造一批企業品牌,進一步提高農業龍頭企業的知名度、美譽度和顧客粘度,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福娃集團地處監利縣新溝鎮,企業比鄉鎮更出名。
要依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民專業合作社,打造一批具有文化底蘊、地域特征的特色農產品品牌,比如崇陽縣的眾望小麻花、京山縣的國寶橋米、棗陽市的章陵小麥粉,市場占有率越來越高。
陳一新希望湖北各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要拿出具體的措施和政策,支持“荊楚農優品”創建工程,對品牌創建取得明顯成效、產生巨大影響的,要予以獎勵和扶持,推動各地奮力打造一批像武漢周黑鴨、宜都蜜桔這樣美譽度高、不愁賣的荊楚農優品。
實施荊楚富美鄉村建設工程,促進綠色發展
陳一新說,湖北在謀劃“三鄉”工程時,提出了建設富美鄉村行動,到2020年,要在全省建設200個以上“荊楚名村”、2000個以上“荊楚強村”、10000個以上“荊楚新村”。
要堅持把改善人居環境作為提高群眾生活品質的重大民生工程、作為建設美麗湖北的重要舉措、作為是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
突出“廁所革命”、精準滅荒、鄉鎮生活污水處理排放全覆蓋和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全覆蓋,全面推進環境整治和生態建設,讓廣大的農村地區變得更干凈、更整潔、更美觀,真正把鄉村建設成為宜居宜業的樂園。
實施精準脫貧工程,促進共同富裕
陳一新說,湖北要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責任、重大政治任務、重大民生工程、重大發展機遇,要瞄準深度貧困地區和重點貧困人群,堅持時間服從質量的原則,嚴格按照“標準既不降低也不提高、時間既不提前也不延后、內容既不增加也不減少”的“六不”要求扎實推進,打好深度貧困地區攻堅戰、特定貧困攻堅戰、因戶因人精準施策攻堅戰,確保與全國人民同步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要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激發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主體意識和內生動力,從思想上除掉“貧根”。
要善于利用貧困地區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生態資源優勢,堅持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宜游則游,大力發展符合當地實際、具有市場需求的特色產業。
同時,還要堅持精準施策,統籌推進易地扶貧搬遷、教育扶貧、健康扶貧、金融扶貧、兜底扶貧。
實施農村電商工程,促進創新創富
陳一新說,湖北要加快推動農村電商發展,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一批、依托企業發展一批、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催生一批、加盟平臺拓展一批、政府引導扶持一批,加快培育農村電商經營主體。
要完善看得見的“道路”和看不見的“網路”建設,積極發展農村物流,大力實施農村網絡提速降費,打通小生產聯接大市場的通道。
要引導企業、電商主體制訂一套標準化生產、包裝、宣傳、物流、儲運和追溯的體系,專注一個品種,打造一批標準化生產的電商產品。
實施農業科技工程,促進科技興農
2017年武漢吹響“新時代校友經濟”發展集結號,深度挖掘百萬武漢校友巨大潛力,招商引資成果豐碩。
陳一新說,湖北要充分發揮科教大省的資源優勢,建立以高校和農業科研院所為龍頭,產學研融合的科技創新聯盟,加強綠色生態、提質增效技術研發應用。
要深入實施農業科技“五個一”行動,組織全省農業科技工作者開展100項重大農業科技項目研發,與100家以上農業企業深度合作,進駐1000個村進行科技培訓和服務,深入10000戶農家開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培養1000名農業科技精英,加快促進創新資源向一線聚集轉化。
健全完善“以錢養事”新機制,推進公益性服務與社會化服務融合發展,加大職業農民和新型經營主體的培訓力度。
大力培養和引進農業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更好服務“三農”發展。
實施文化傳承工程,促進鄉村文化興盛
陳一新說,要傳承好發揚好廣大農村地區的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好鄉土文化,讓鄉土文化之根扎得更深,傳播得更廣。
要外修新村,內修新風,大力弘揚優良的家風家訓、淳樸的民風民俗,開展移風易俗行動,提升農民精神風貌。
用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凝聚人心,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創造和諧美好的社會環境。
要讓更多鐫刻著鄉村文化印記的物件和建筑得到保存、得到恢復,讓鄉村建設既順應大自然,又傳承中華文化,既有現代元素,也有歷史印記。
實施紅色“頭雁”工程,促進鄉村治理現代化
陳一新說,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好“三農”工作,關鍵是要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
要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培養“紅色頭雁”,面向貧困村、軟弱渙散村和集體經濟薄弱村組織派出第一書記。發揮村黨組織對集體經濟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探索“黨建+集體經濟+鄉村治理”的運行模式。
要加強農村群眾性自治組織建設,進一步健全和創新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制。
要建立道德約束機制,堅持德治為先,強化道德教化作用,引導農民向善向上、孝老愛親、重義守信、勤儉持家。
作者系武漢市委書記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鄉儂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