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今日頭條

葉敬忠:貴州實踐證明小農戶之存續非現代化之梗阻

[ 作者:葉敬忠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9-03-13 錄入:王惠敏 ]

近日,中辦、國辦發布了《關于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意見》。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韓俊在介紹該《意見》時強調,“農戶家庭經營仍是中國農業經營的主要形式”,應“防止大量農民無法轉移就業又無地可種”。這些都說明了中央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對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正確判斷。自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以來,小農戶議題一直受到各界關注,而要真正理解和正確對待中國數以億計的小農戶,需要具體的實踐體驗和深刻的學術詮釋。

貴州省通過在脫貧攻堅中的有益探索和扎實行動,對中央關于小農戶發展和扶貧工作的重要思想進行了生動的實踐化和具體化。貴州省2018年貧困發生率已下降至4.3%。這一成績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在扶貧工作中對小農戶主體性作用的正確認識和內生性動力的充分調動。

小農戶生產的邏輯在于自然協同性、勞動中心性和市場自主性

億萬小農戶是鄉村振興的主體,是鄉村社會的維序者,是中央政策的堅定擁護者,是中華農耕文明和中華文化的傳承者。小農戶生產能夠更好地發揮農業的多種功能、體現鄉村的多重價值,非常契合“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荷蘭農業社會學家范德普勒格對世界各地的小農戶開展了四十余年的研究,我們共同對中國的小農戶開展了十余年的研究。這些研究充分呈現了小農戶生產的特定邏輯。小農戶生產通常以生態資本的持久利用為基礎,旨在保護和改善生計。其主要生產資料歸家庭擁有,勞動力通常來自家庭內部。小農戶倚重的是人與自然的協同生產?!昂玫漠a出”通常通過小農戶對勞動對象的“精心照料”來實現。小農戶還會利用匠人工藝創造各種新奇事物,會積極嘗試新技術并將之與生產現實緊密結合,從而實現小農戶視角的生產現代化。勞動是小農戶生產的核心因素。小農戶將勞動置于舞臺的中心,堅信勞動是獲得財富的唯一途徑。

小農戶生產的目的是服務市場以及滿足家庭生產與再生產的需要。小農戶在組織自己與市場的具體關系時所遵循的原則是最大限度地實現靈活性、可移動性、自由性和自主性,因此會采取諸多精明策略以使生產活動遠離市場,這樣可以避免陷入大規模生產可能導致的巨大風險和不確定性之中。小農戶的產品常常采用一種短鏈的方式與消費者聯接。這是一種基于對食物質量標準有共同認識且相互信任基礎上的食物體制,食物質量一直是小農戶最為關切的方面。

貴州省在扶貧工作中,充分發揮小農戶的生產特點,利用山區獨特的生態環境,扶持小農戶發展多元化的山地特色產業。尤其是,畢節市的扶貧開發和生態建設試驗區在開發扶貧、生態建設、小農戶發展等方面卓有成效。

小農戶發展的重點在于差異化生產、小市場對接和多樣化聯合

支持小農戶的發展,并非排斥規?;默F代農業。我國人多地少,各地資源稟賦差異巨大。尤其是,在很多貧困地區,零散地塊的丘陵山區更適合小農式的家庭生產。因此,小農戶家庭經營仍然是我國農業的主要經營方式。與此同時,國家也必須支持糧食主產區的大規模、現代化甚至工業化的農業生產,尤其是對現代科學技術的應用,以實現糧食產量的持續穩定增長、確保國家的糧食安全。大量的城市人口、流動人口等的糧食安全應該主要由大規模現代化的農業生產來保障。而小農戶的生產首先是保證自己家庭的糧食安全,借此實現對國家整體性糧食安全的貢獻。

但是,為了生計和發展,小農戶的生產應該有別于現代化工業化的農業生產或常規的糧食生產,否則也無法與后者競爭。小農戶的生產應該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等自然資源,按照鄉土式的生產方式和生產技藝,種植鄉土作物,飼養鄉土家畜家禽,加工有地方特色的食物產品。也就是說,小農戶的生產應該是差異化的生產。小農戶生產的產品是比較自然的、綠色的、原生態的小農產品,如貴州省扶持貧困小農戶發展的各種土雞、土鴨、柴雞蛋、農家豬、食用菌、有機茶葉、生態蔬菜等。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家庭,包括很多普通收入水平的家庭,對小農戶生產的各類差異化優質產品有很高的需求。他們愿意以較高的價格購買小農戶的產品,并通過產品購買與鄉村人口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甚至在閑暇時攜親帶友前去體驗鄉村生活和農耕文化。在此情況下,小農戶與城市家庭的對接便成為小農戶發展的關鍵。但這里的市場并非指一個全球性或全國性的無限大市場,而是指由一個個村莊或一組組農戶以其特色產品為載體與城市的一個個社區或一組組消費者對接起來的一個個小市場。事實上,全國各地已經發育出很多這樣的小市場。例如貴州的立碑村利用互聯網技術,面對相對固定的城市群體,售賣特色農產品;織金縣組織小農戶發展手工產品,并與城市進行銷售對接等。

但是,小農戶生產的小規模和多樣化的特點也決定了其很難作為個體去開拓或對接城市消費者。在此背景下,小農戶的聯合極其重要,這種聯合可以采取多種形式,如以合作社形式組織小農戶、以新農人或家庭農場帶動小農戶、農戶個體之間的自由聯合等。貴州省在扶貧工作中充分認識到,要發揮小農戶的作用,重要的是將小農戶組織起來。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中水鎮成立的專業合作社就將種植有機蘋果的271戶聯合了起來。

對小農戶的誤讀在于效率誤區、規模崇拜和刻板印象

人們對小農戶和小農戶生產存在諸多錯誤認識,尤其是常常套用市場理性、交易成本、利潤最大、勞動價格等一系列陳詞濫調來分析和對待小農戶。這些概念本身已經預設了小農戶的劣勢和消亡必然性。這些概念對分析企業家和企業化生產也許非常適用。但需要認識到,小農戶是一種特定的社會類別,需要使用特定的理論和特定的概念去理解、分析和對待。

人們往往認為小農戶生產是低效率的。其實關于規模與效率一直是學術界和實踐領域爭論的議題之一,而且有學者提出了土地規模和土地生產率呈現逆向關系的論斷。人們還常常堅持對規模的盲目崇拜。但農業生產應該是大規模還是小規模,從來就沒有定論,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馬克思主義內部就已經產生過生產規模的大小之爭。

那些篤信小農戶低效率、盲目崇拜大規模的人們,每每將小農戶看成是眼中釘肉中刺,形成了小農戶之存續乃現代化之梗阻的刻板印象。在此背景下,現代化發展過程中的一些問題也常常由小農戶背鍋。在普遍性膜拜大規模養豬場的當下,非洲豬瘟疫情倒是令人們開始反思,原來小農戶的機遇大于風險。

總之,社會需要擯棄小農戶存在“固有的落后”的刻板思維。我們需要認識到,小農戶也有現代化的夢想,但這種現代化未必是外部人標準的現代化;小農也有市場對接的愿望,但并非外部人建議的徹底浸沒在無限大市場之中。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應該具有平行的主體地位,切勿以現代化之名摧毀小農戶。(作者系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院長 責任編輯/袁燕)

作者簡介:葉敬忠,荷蘭瓦赫寧根大學社會學博士,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高等學校社會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領導者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在线 | 久综合在线观看精品 | 又紧又大又爽精品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在线有码午夜 | 日韩丝袜亚洲国产欧美一区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