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十年快速城鎮化的進程中,農村教育發生了千古未有之大變局,可以歸納為三個“大”:一是學齡人口大幅度減少。全國普通小學的在校生數近十年來減少了四分之一,而且這是個長期趨勢。二是大規模的人口流動。2011年全國流動人口超過2.2億,以往城鄉分治的“二元結構”正在為城、鄉和流動人口的“三元結構”所取代,這也是一個長期趨勢。三是大規模的農村中小學撤并。這一由于學生減少而引發的學校布局調整,逐漸發展為政府主導推動的“運動”。2012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規范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調整的意見》,要求“堅決制止盲目撤并農村義務教育學校”,解決好學校撤并帶來的突出問題,為這一政策畫上句號。
農村教育的新情況、新問題
在“后撤點并校”時代,農村教育的新常態,在我看來主要有三點:第一,農村教育整體上正在發生的轉變是從滿足基本需求到提升教育質量,即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的轉變。第二,彌補農村教育的薄弱環節。國家推行的“薄弱學校改造項目”“鄉村教師支持計劃”,都反映了農村教育需要實行“底部攻堅”,彌補突出的“短板”。第三,應對城鎮化進程對教育的挑戰。或許可以這么說,“改薄”關注的是農村教育的“老問題”,是補短,而“鄉村教師支持計劃”是應對農村教育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是管理創新和制度創新。
農村教育的新情況、新問題,主要是在快速城鎮化過程中,出現了“流動兒童”和“留守兒童”這兩個新的教育“邊緣化群體”以及三類需要特別關注的農村學校,即城鎮地帶的大班額、大規模學校,條件簡陋的農村寄宿制學校以及鄉鎮以下的村小和教學點,所謂的“小規模學校”。這兩個群體、三類學校的問題各不相同,解決的策略和方法也很不一樣,并沒有什么一抓就靈的簡單辦法,需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在農村學校布局上,必須重視保障學生權益,改變盲目追求“學校進城”和“一步到位”的思維,按照“小學就近入學,初中以鄉鎮為中心適當集中”的概念,按永久性學校、過渡性學校、小規模學校分類規劃,區別對待,規劃和建設好農村學校。
以解決城鎮大班額為例,很多地方是教育資源更多地向城市集中,城鎮投資興建更多的學校。這既面臨城區土地供應的困局,也會吸引更多的農村學生進城,繼續加劇這一矛盾。另一些地方則反其道而行之,如山西省晉中市、湖北省黃梅縣、吉林省通榆縣等通過強基固本、反哺農村學校:教師職稱聘任、新增教育資源、青年教師等方面優先向農村學校傾斜,實行城鄉之間校長、教師的流動機制,規定只有在本鄉鎮就學才能享受優質高中下放的指標等措施,改變了農村學生盲目進城上學和大班額的弊病,出現了農村學生回流,在成功解決大班額問題的同時,促進了城鄉教育的均衡發展。
在邊遠偏僻的農村、山區、牧區,學生人數很少的“小規模學校”支撐著無法進城上學、農村后20%的弱勢人群子女的教育,是容易被主流社會忽視的看不見的“底層”,改善和建設也最為困難。為此,政府層面已經采取了一些政策,例如實行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不足100名學生按100人計算的撥款方法以及探索按照“班師比”而非“生師比”配置村小教師。為了解決農村教育最根本的問題,即農村教師的更新、補充和穩定機制,教育部提出2015年農村義務教育階段特崗教師的工作優先滿足村小、教學點的教師補充需求,進一步提高村小、教學點特崗教師招聘比例。但如何使年輕教師在這些最邊遠、落后的鄉村學校用得上、留得住,還需要大幅度提高農村教師的福利待遇,從實際出發開展制度創新。
農村教育需要超越升學教育、應試教育
我們還需要思考面向未來的農村教育,回答“農村教育向何處去”的問題:農村教育現代化的目標究竟是什么,難道是取消農村教育嗎?城鄉一體化,是否意味著城鄉教育一樣化?未來農村教育面貌和發展特點可能是什么樣的?
這需要確立正確的價值觀,即究竟是以城鎮化的思路發展農村教育,將農村教育并入城鎮教育;還是在城鎮化進程中,認識和尊重農村教育的特點和價值,促進農村教育的科學發展?我們需要在城鄉二元文明共生和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新的文明框架中,重新認識農村教育的價值和重要性。在所有先現代化的國家,都保有傳統面貌的美麗鄉村,盡管農民的比重很低。如果說只要有人的地方就要有教育,那么農村教育永遠不會消失。哺育了中華民族的農耕文明需要傳承和更新,從而為新農村建設提供文化價值和生命意義。因而,真正具有挑戰性的主題是如何建設適合農村需要的教育。否則,所謂的“上好學”不過是追隨城市的應試教育,在難以取勝的升學率競爭中“龜兔賽跑”。
長期以來,我國的農村教育基本是一種升學教育。大多數難以升學的學生既缺乏農業技能,也缺乏進城打工的技能,成為農村和城市的“邊緣人”。今天,農村教育的定位應當超越“為農”“離農”這樣二元對立的思維。農村教育不應該照搬城市化的“應試教育”,不應該是單一的升學教育,而應當能夠滿足升學、進城務工和建設新農村這樣不同的需求,回到樹人育人的教育宗旨上來。
這并非不切實際的理想或空想。其操作模式是實施一種有根的教育,“以學生為本,以鄉土為根”,通過鄉土文化的滋養,促進學生的人格發展、公民道德和能力培養。
與拋棄農村教育、照搬城市升學教育不同,山西省芮城縣的風陵渡中學多年來堅持“生活教育”的理念,堅持普教、職教和成教三結合,實行“愛農村、愛農民、愛農科”的“三愛”教育,做到“升學不慌,就業不愁,致富不難”。為了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完成升學與就業的雙重任務,學校在高二年級畢業會考后進行分流,分為升學、職業、特長不同類型的側重班。特長發展班開設有書法、繪畫、音樂、體育等方面的選修課,旨在提高學生專業水平。職業技術教育側重班開設有果樹管理、家電維修、摩托修理、裁剪縫紉等方面的選修課,幫助學生掌握1-2門實用技術,以適應回農村發展的需求。
吉林省撫松縣是一個以農業為主、教育資源貧乏的國家級貧困縣。他們實行植根鄉土的教育,以學生的人格養成為目標,是一種“為生活做準備的教育”。學校認為博學博愛比單純的知識學習更重要。他們通過閱讀和多種社會實踐活動,將那些缺乏良好習慣、行為粗野的農村孩子培養成“語言文雅,行為儒雅,情趣高雅,心靈美雅”之人,為農村學生提供進城務工所需要的生活、法律常識、就業指導和生涯規劃,提供他們走向社會、安身立命的“通行證”。
農村教育的小規模化、生活化和社區化
在地廣人稀和邊遠偏僻的山區、農牧區,小規模學校將長期存在,許多發達國家也都存在這樣的教學點。由于城鎮化和少子化,日本、韓國、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農村,都存在大量的“小規模學校”。未來農村的總趨勢是人口仍在減少,學校的小規模化、小班小校會是一個基本趨勢。
與我們追求大規模學校相反,小班小校是世界各國現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在后工業社會,教育正在告別以效率和規模取勝的“教育工廠”,重新回歸人的尺度。西方流行的名言是“小的是美好的”。小規模學校不僅可以方便學生就近入學,而且實行小班化教學,師生關系密切,從而實行善待兒童的人性化管理,真正關注每一個學生,有利于學生情感和性格的培養,有利于實施參與式的教學和個性化教育,有效地提高教育品質。
因此,問題不是要消滅小規模學校,而是如何改善和提高小規模學校的教育質量。這需要探索有針對性的政策和管理,需要在財政投入、教師發展、教育教學等方面采取積極的措施。一些地方采取中心學校輻射、教師走教的“衛星式”管理,有的地方實行復式教學以及充分利用好數字化教育資源,改變小而差、小而弱的局面,建設小而優、小而美的農村學校。四川省廣元市的利州區,對學生不足100人的農村學校每校給予10萬元教育經費,組成“農村微型學校發展聯盟”抱團發展,開展兼職音體教師的培訓等活動,因地制宜地改善小規模學校的教學。
鄉村社會與城市社會的區別之一在于,城市是一個資源豐富,高度分工,實行專業化、標準化的社會,而鄉村是以地緣關系、鄉土意識為認同基礎的社會。所以,農村學校應當根據農村特點,建立與社區發展、經濟、民生更為緊密的新關系,實行資源共享、多樣化的“混合模式”。例如,通過村小附設學前班,不僅可以有效使用閑置的校舍資源,而且對于穩定村小的生源具有明顯的作用。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小幼一體化”可能是鄉村小學的基本選擇。
未來農村教育要實現內涵發展,應當凸顯平民教育、生活教育、公民教育的價值,使教育回歸生活,回歸社區,與農村文化建設、社區發展緊密結合;同時,重視鄉土知識和文化的教育,這對于少數民族地區特別重要。農村學校不僅可以面向學前和學齡兒童,也可以面向成人,辦繼續教育、職業教育和社會教育,其內容可以是全方位的,包括掃盲、文化生活、移風易俗、家庭育兒、衛生健康、法制、科技等等,實現普通教育、成人教育、職業教育“三教結合”,成為社區的教育和文化中心。
上個世紀80年代,我國開展農村教育綜合改革,改變農村教育脫離實際的狀況,強調普通教育、成人教育、職業技術教育“三教統籌”,強調教育與農業科技、農村經濟發展相結合,對今天的農村教育和新農村建設仍有積極的借鑒意義。農村教育需要回歸平民教育、生活教育,重建教育與生活、教育與社會的關系,使學校成為農村社區發展的新引擎。
例如,山西省祁縣段家窯小學大膽實踐,創新辦學機制,探索出了村委、小學“村校合一”的發展模式。學校“一校多牌”“一室多用”,通過“村校合一”實現資源共享。村校委員會辦公室、成人文化技術學校、農民文化活動中心、黨員活動室等都設在學校。學校的多媒體教室、圖書閱覽室、電腦室、文體活動室等場所在節假日、晚上和農閑時間全方位向村民開放。學校成教部成立了農民文藝宣傳隊、舞蹈隊、籃球隊、乒乓球隊。村衛生所設在校園,既服務于村民,又方便師生就醫。學校還承擔了鄉成人文化技術學校和村農業技校對農民進行實用技術培訓的功能,促進了經濟與教育同步發展。
這些農村教育改革的實踐探索,使我們看到了未來農村教育的新圖景。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人民教育》2015年22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