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熱點話題 > 農業供給側

歐廷君:四個全面落實農業供給側改革實現農業現代化

[ 作者:歐廷君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11-21 錄入:王惠敏 ]

    三十多年前,安徽鳳陽小崗村全體村民貼著身家性命,實行田產承包責任制。在當時的中國尤如一聲驚雷,拉開了我國農村改革的序幕。徹底改變了近百年來中國農民無法解決的溫飽問題,為農村農業發展取得了輝煌成就。隨著經濟一體化的來臨,中國“傳統農業”在面對國際競爭顯得乏力,發展后勁不足,城鄉差距明顯。大多數的農村中青年男女拋下老幼外出務工經商,其根源是“傳統農業” 回報率低,無法改變農民增收致富。農村出現耕地拋荒和“老幼村”、“婦女村”、 “空心村” ,“農耕文化”、“鄉村文化”稀缺等社會問題,國家糧油等農副產品多年來靠國外進口來填補。 

    據權威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糧食進口數量為12,477萬噸,同比增長24.2%,進口金額為46,739,115千美元;食用植物油進口總量為676萬噸,同比增加4.1%;鮮、干水果及堅果進口數量為430萬噸,同比增長11.9%,進口金額為5,868,438千美元,同比增長16.8%。今年330日人民網報道稱,中國去年出境旅游人次達1.2億,境外旅游消費額高達2150億美元,同比上漲53%,在全球游客消費額中排名第一。對于一個農業大國與旅游資源豐富的中國來說,確實值得我們研究和思考,更亟待我們對農業大力開發和農村旅游資源的科學整合與利用。

   備受億萬人民衷心愛戴的習近平總書記今年425日在安徽小崗村農村改革座談會上指出:“我們要以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為抓手,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明確了當前我國農村工作的中心任務,為適應經濟新常態下的中國農村農業發展指明正確的方向!

    在實施“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時刻,我們應該明白,能否全面實現小康關鍵在農村。那么,中國農村就必須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從農業自給、半自給發展現狀向專業化、商品化、集約化的市場經濟轉變。在此,筆者認為,我們在推進與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需著力抓好農村農業的發展。

   一、以“四個全面”為統領 發揮政府在發展現代農業的關鍵作用

    縱觀世界發達國家的農村與現代農業發展,政府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根本保障。法國、以色列、荷蘭等許多農業發達國家,無一不是政府通過在法律、政策、人才、管理等方面上全方位地規范和引導農業發展。以全面干預和強有力的宏觀調控,強化農村與農業基礎設施投入,把過去分散的小農經濟迅速納入農業現代化發展軌道,實現了這些國家在農業上的大發展、大繁榮。

   根據我國農村農業發展現狀,堅持以“四個全面”為統領,強化政府對農村農業發展的主導作用,著力完善農業法律法規、制度安排、組織管理等支持體系。在推進現代農業化過程中,可借鑒農業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建立結構合理、分工明確、運轉高效的農業管理體系與實現細則。大力加強科技對農業支持、財政金融支持、服務支持體系建設。確定適應當代中國農業發展生產經營方式,提供便利的金融信貸、信息和技術服務,強化中基層有關部門對農村農業工作的服務功能。

    在此過程中,首先,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規對農業支持保護力度。近十年以來,國家對農業支持保護政策不斷加強,每年對農業實際補貼為財政支出2%3%左右,但遠低于農業發達國家在農業的投入比例。為此,有必要調整城鄉投入比例與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建立促進現代農業投入保障機制和支農投入穩定增長機制,繼續加大對農民提供更多、更實惠、更直接的現金轉移支付,以制度化、法制化長期支持下去。

其次,把全國農業支持納入法制化軌道,以法律形式明確政策目標、預算額度、操作程序、部門分工、法律責任等,實行公正、透明的法規體系,接受社會監督。這樣,有利于提高地方政府支農投入效率,推進現代農業發展。同時,根據各地區不同地理條件,從實際出發,構建適度規模的現代農業生產基地和經營單位,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降低管理成本,建立可操作性的農業支持體系。

另外,建立和完善農業生產風險防范與保險機制,有利于減少農業與農民突遇的自然災害損失。在此,需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災害救濟制度,對于非人為因素造成的自然災害,政府應可予農民往年平均收成一定比例補貼,以維持農民的正常生活及來年對生產的再投入。同時,結合農業保險的特殊性,積極推行多種災害保險制度,實施有別于一般商業保險的政策性保險,最大限度地降低農民投資風險。

二、“四個全面”加快農業供給側改革 構建現代農業管理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沒有農業現代化,國家現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抓好農村農業發展是改變農村面貌,縮小城鄉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舉措。這不僅是“穩民心,安天下” 的長遠方略,而且是提高中國農業在國際市場競爭力重要體現,更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本保障。在此,筆者認為,以“四個全面”著力推進與落實農村供給側給構性改革,著力強化市縣、鄉鎮中基層政府的主導作用,明確責任主體,杜絕和克服“講在會上,喊在口上,印在紙上。”有必要在全國各市、縣、鄉鎮、村提撥和重用一批政治素質過硬,專業水平高、工作能力強、腳踏實地、真抓實干的中基層干部,帶領和組織全國各地農民與社會各界人士來徹底改變我國農業大而不強,多而不優,農業基礎薄弱,規模小而散,農業給二、三產業欠融合、欠深度,科技支撐能力不強的局面來適應國際市場競爭要求。提高農村農業現代化水平,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耕、鄉村旅游文化的大繁榮、大發展,才是我們當今與未來農村工作的核心任務。

     目前,推進中國農村農業供給側改革十分緊迫,任務艱巨,急需各地方中基層有關部門,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精神。以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為抓手,重點解決農業資源要素配置和農產品供給與效益問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根據各地實情,充分挖掘和利用農村農業優勢資源,加大對農村旅游資源與“農耕文化” 的開發與利用,實現農林牧副漁、種養加工、旅游休閑于一體的經營管理模式。狠抓農業與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提高農業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促進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實現糧油與農副產品生產現代化、經營規模化。用現代裝備武裝農業;用現代科技服務農業;用現代生產方式改造農業。依靠科技創新,經營管理創新來提高農村勞動者的素質;提高農業資源利用率、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和農業的抗風險能力。從根本上改變千百年來中國農業發展以人力、畜力和“靠天吃飯”的局面。以多種方式扶持和培育規模化經營服務主體,加快構建職業農民隊伍,形成一支高素質農業生產經營者隊伍,促進不同主體之間的橫向聯合,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提高農業經營集約化、組織化、規模化、社會化、產業化水平。

    三、“四個全面”落實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強化現代農業“三大”體系建設

    通過近幾年來的努力,我國初步形成了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農業產業格局。但與現代農業發展要求相比,我國農業產業體系仍存在種養欠科學,農產品深加工能力不強、流通體系效率不高、低端農產品過剩和高端優質農產品不足等問題,迫切需要抓好農業“三大”體系建設。

    1、構建適應中國國情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以市場為導向,著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生產適銷對路的農產品,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堅守耕地紅線,加強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保護區建設。大力發展現代畜牧業、園藝業、水產業,鄉村旅游業,實現標準化生產、規模化經營。著力開發高附加值、高品質農產品,穩定蔬菜、生豬等 產品供應,補齊大豆、牛奶、牛羊肉三塊短板。

    優化農村重點產業區域布局,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準,充分發揮各地優勢,實行宜糧則糧、宜經則經、宜草則草、宜牧則牧、宜漁則漁,提高農業產業發展與資源環境科學匹配。實現農業生產、加工、流通一體化發展。拓展農業功能,大力開發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推進農業與旅游、教育、文化等產業深度融合,創新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2、在落實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程中,加快落實現代農業生產體系,全面實施鄉村道路硬化工程,農村水電與農田水利設施工程。用現代設施、裝備、科技武裝農業,實現國內農業良種化、機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標準化。強化農村農業公共服務能力建設,實現設施化農業、工廠化農業。重點建成一批旱澇保收、高產穩產高標準農田,推進主要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加快建立現代農業科技創新體系,促進成果轉化和技術推廣。強化海南、甘肅、四川三大國家級育種制種基地建設,推進農業信息化,落實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建設一大批專業化、規模化、標準化的農業生產基地。積極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從源頭上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建立從田間到市場到餐桌的全程監管體系與責任追溯機制,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3、適應國內外市場競爭要求,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培育一大批專業大戶、農場、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從家庭分散性經營向集約化經營轉變。著力打造特色農業、品牌農業,提升中國農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強化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完善土地、山林、耕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大力推進土地流轉、土地托管、耕地山林入股等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支持農民通過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實現農業生產經營規模化、產業化,讓農民從中獲得更多增值收益。強化現代農業服務功能,很抓病蟲害統防統治、測土配方施肥、農機承包作業、養殖業糞污專業化處理等服務,以服務規范化帶動生產規模化。大力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把返鄉農民工納入公益性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范圍,為鄉村營造良好的“農耕文化”,引導返鄉農民工和大學生到農村發展現代農業,為實現農業現代化、城鄉一化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 夯實扎實的基礎!

    作者簡介:歐廷君,湖南衡陽人,國內知名專家,亞洲經營智庫總經理。擅長區域經濟、民族產業發展研究、企業戰略性經營管理與企劃。具有二十多年的實踐經驗,國內外數家權威媒體財經、品牌、管理、營銷專欄作者。先后發表了五十多篇區域經濟、民族產業發展、企業經營管理創新等文章。許多被中央和地方政府領導采納,被黨政領導、權威媒體、國內著名專家與企業家們稱之為“難能可貴的戰略企劃人”與“企業科技創新的踐行者”。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價值中國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午夜性爱在线视频 | 日本韩国偷拍视频对白不卡高清精品 | 香蕉国产人午夜视频在线 | 亚洲高清无在码在线电影 | 日本三级网站网址 | 亚洲性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