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劉毓慶:鄉紳消失后鄉村便不可避免地衰落

[ 作者:劉毓慶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7-12 錄入:王惠敏 ]

我們只要從晉南村落今幸存的老宅走過,看看那殘留的“耕讀傳家”“地接芳鄰”“稼穡為寶”“職思其居”“居易俟命”“君子攸寧”之類的門楣題字,從這些連今天的大學生都不能完全理解的古典語匯中,我們感受到了村落中曾經飄蕩著的詩雅風韻和那背后深藏著的意蘊。這里沒有豪言半語,而充溢著的是內在的道德修束。

回頭看看“新農村”隨處可見的用現代化手段制作出的“福星高照”“鵬程萬里”“家興財源旺”“家和萬事興”之類的精美匾額,雖說是傳統的延續,而卻沒有了傳統的風雅。如果從讀書人的數量來說,當代中國農村絕對是古代農村的幾倍乃至幾十倍,然而為什么卻沒有從前的典雅,而且也失去了傳統農民的道德堅守與精神追求?由此我們想到了傳統中國農村的鄉紳。

所謂“鄉紳”,就是鄉間的紳士,即士大夫居鄉者。這主要由兩部分人組成,一部分是有官職而退居在鄉者,此即所謂的“紳”或“大夫”;一部分是未曾出仕的讀書人,此即所謂的“士”。由鄉間士大夫組成的“鄉紳”群體,他們有高于普通民眾的文化知識和精神素養,有著為官的閱歷和廣闊的視野,在官場有一定的人脈,對下層民眾生活有深刻地了解。

他們既可以將下情上達于官府甚至朝廷,也可以將官方的意旨貫徹于民間。因而“身為一鄉之望,而為百姓所宜矜式,所賴保護者”(《紳衿論》,同治壬申五月一日《申報》)。他們在鄉間承擔著傳承文化、教化民眾的責任,同時參與地方教育和地方管理,引領著一方社會的發展。他們可以說是鄉村的靈魂,代表著一方的風氣和文化。故張集馨《道咸宦海見聞錄》說:“紳士居鄉者,必當維持風化,其耆老望重者,亦當感勸閭閻,果能家喻戶曉,禮讓風行,自然百事吉祥,年豐人壽矣。”(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27頁)

“鄉紳”的核心是“紳”,即退居官員,他們在這個群體中起著主導作用。鄉紳群體形成的基礎是“農業文明”。自周代始,即把村落稱作“里”。“里”字從田從土,即反映了“恃田而食,恃土而居”的農業型經濟生活特征。從事農業的人群,不像游牧民族或商業人群那樣四處行走,而是世世代代守護在土地上,他們像莊稼一樣,把根深扎在了鄉土里,對鄉土充滿了感情。

雖說“大丈夫志在四方”,不免要宦游他鄉,但“葉落歸根”則成了農業文明滋養的人群顛撲不破的信念。這種傳統在周代就已出現。《儀禮·士冠禮》中提到有“鄉先生”,鄭玄注說:“鄉先生,鄉中老人為卿大夫致仕者。”也就是退休鄉居的卿大夫。之所以叫“先生”,是因為他們兼任著鄉間的教育,所以鄭玄說“先生”是“老人教學者”。從“二十五史”到各地方志,以及通俗小說中,我們都可以看到大量官僚告老還鄉后,與當地“士”一同教授鄉里,行化一方的故事。像漢代以力諫皇帝折斷殿檻而聞名于世的朱云,退居鄉里后,即教授諸生,“擇諸生,然后為弟子”,培養出了兩個著名的博士(《后漢書·朱云傳》)。

蜀中司馬勝之,辭官不做,“訓化鄉閭,以恭敬為先”(《華陽國志》卷十一)。曾作過武威太守的馮豹,“以《詩傳》教授鄉里”(《東觀漢記》卷十四)。宋之理學大家如二程、陸九淵、朱熹等,無一不是休官后還鄉講學,培育后進者。宋呂大防兄弟四人,大防曾為尚書右丞,大釣嘉佑進士,大忠曾為河北轉運判官,大臨曾為秘書省正字,都是“國家干部”,但中國鄉村的第一份民規卻出自他們之手,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藍田《呂氏鄉約》。

南宋朱熹又對這《鄉約》作了增損,由此而傳播開來,對明清鄉村社會產生了極大影響。在地方志中,我們可以看到更詳細的關于鄉紳作為的記述。如《洪洞縣志·人物志》記清之人物,靳之隆,曾為解州學正、陽城縣教諭,“解任歸,筑讀書精舍,數百里負笈從游者,不下百數,各因其才,多所成就。處鄉黨以中正和平為一邑表率”。劉我禮,“考授州同,贈資政大夫”,“于里中建鄉塾,捐資延師,寒畯多賴成就”。劉鎮,刑部福建司郞中。致仕歸,“所得俸盡贍三族。捐學田四十畝,助寒士膏火”。劉勷,直隸河督。致仕歸,“督修學宮、城垣,并城南澗河石堤”。劉大愨,曾任貴西監司,以疾足乞假歸,設墨莊家塾,“成就四方士甚多”。

修齊治平,是每一個士子的理想。這些鄉紳,他們懷著四方之志,在青壯年時期通過科舉、銓選,離開家鄉,為國家效力。晚年歸鄉,則帶著一身的榮耀相見于鄉親父老。他們的成就、德望為一鄉民眾所瞻仰,他們的學問知識為一鄉學子所欽慕,他們作為成功的榜樣,激勵著后輩學子奮發向上。

這樣,一批又一批的官員回歸故里,換來的是一批又一批的才俊走出鄉土。如此而形成了一個生生不息的人才大循環,使中國鄉土變成了人才生長的沃壤。有人對明代初期百年間的城鄉中舉人數作過統計,發現鄉村多于城市。這反映了在以農業為主體的傳統社會中,鄉村比城市有更旺盛的造就人才功能。再說,在與六畜、五谷相互依賴、關愛中成長起來的人群,是否比城市叫賣喧囂中的生命,更具有“仁人而愛物”的情懷呢?

然而,近百年商業經濟和“新式教育”的發展,打破了中國社會城鄉平衡格局。城市的經濟收入、教育資源配制以及高知識含量的工作性質等等,使鄉村中的優秀人才開始流向城市。“葉落歸根”的傳統觀念,在城市優越的生活條件的誘惑下開始動搖,部分退休官員開始失去還鄉的熱情,在城市安置家眷。

這種單向流動,在民國時期曾使一批有志之士深為擔憂,而為鄉村重建作過呼吁。到上世紀后半葉,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后,出現了鄉村人口向城市流動的高潮,鄉村的命運便急劇直下。原本應屬“鄉紳”群體可以引領鄉村社會的人群,統統都變成了城市人。先是城市工作的革命離休老干部,他們安居于為革命功臣建起的休干院、療養院而再不“思蜀”。

其次是工職人員中從農村走向城市的第一代人,因農村失去土地,完全沒有了“歸根”的念想,安居城市。再其次是基層官員,工作在鄉,退居則入城。再其次是八十年代以來的農村大學生,一批畢業于名校,留居城市工作;還一批畢業于不入流的學校,在三十年前原本應屬于初中生是可以留居農村的知識人,現在也有了大學生身份,漂于城市而不思歸。

鄉紳群體的消失,使鄉村失去了傳統文化的傳承人,失去了文化領袖和靈魂,沒有了指導和提升文化教育的導師,鄉村的凝聚力也隨之消失。加之城鄉教育資源配制的巨大反差,加劇了農村人口向城市流動的速度與規模,使農村開始變成文化沙漠。村落中的暴發戶和農民中的精明能干者,或在大城市購買豪宅,安置子女戶籍入城,享受京滬人口升學的優惠政策;或靠經商或其它謀生手段,定居城市,雖無城市人的合法身份,而為了子女接受良好教育,也艱難地過起了城市生活。

還有一批農民工,望子成龍的切切之心迫使自己蝸居城市,為孩子離鄉上學賺取費用。于是大批“空心村”出現了。中國文化是以農業文明為基礎的。農業文明的根在鄉村。植根于鄉土的中國文化之樹,“葉”不歸根,根上的“水土”又大量流失,這棵大樹面臨的不僅僅是凋敗,而是枯死!然而更令人擔憂的是鄉村失去“靈魂”之后,八億農民開始離開土地,變為流民,游蕩入城。城鄉人口的單向流動,違背了“天道循環”的自然法則,其結果會如何呢?

當然,對于鄉紳的消失,可以歸咎于社會近代化變革中“工業文明”的沖擊,但更重要的是這場變革對傳統價值觀的摧毀。雖然近代出現的新型知識群體和有理想的革命者,其初皆以挽救民族危亡為己任,但面臨自己最后歸宿選擇時,在城市良好的醫療條件保障下安享晚年,成了他們最合理的生活選擇。

“葉落歸根”的傳統價值觀被徹底拋棄,長期的城市生活,使他們失了“根”的記憶;工業文明追求效益與利益的觀念,沖刷了傳統學人曾有的文化使命與社會擔當精神;安坐電視機前關注“養生堂”欄目,變成了他們的新常態。而殊不知他們的選擇,比之自己曾經批判過的“封建士大夫”,顯得是多么卑微!于此,我不得不禮敬中國傳統的鄉紳,磬折于他們“歸根”的壯舉與高尚精神!

“葉落歸根”,歸根則成肥料,不歸根則成垃圾。他們不愿意作不歸之葉,被人作為垃圾掃掉,而是要化為肥料,讓生養自己的大樹長得更茂盛。他們明白,自己盡管到垂暮之年,不能再有大為,但只要身影出現在鄉土上,那曾經有過的榮譽就會發出光芒,激勵一代新人茁壯成長!他們的價值已不在職所,而在鄉土!

作者系山西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文學院教授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華讀書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综合国产精品 | 精品亚洲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午夜片在线 | 黑色丝袜脚足国产在线看非洲 | 综合激情五月丁香久久 | 在线观看欧美性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