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張華僑:走進鄉紳生活的時代

[ 作者:張華僑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11-21 錄入:王惠敏 ]

“鄉土文明與中國”開欄語

鄉土文明如何塑造了中華民族的品質和精神?為什么小農經濟與王權體制能延續2000多年?家族積累的仁義忠孝、推進道德制度化,對進入工業化、城市化時代的中國,構建一個互助友愛、團結合作、誠實守信的生存體系有什么幫助和啟示?

雖然中國沿著西周、秦、漢、唐、宋、明、等王朝的統治緩慢行走了幾千年,但歷史更多的是記載帝王將相的榮耀,不知分布在各地鄉村老百姓的真實生存狀況、不知家族靠什么創造了物質財富和文化成果、不知一個地區文化和經濟的興起、不知中華文明靠什么維持運行!

為此,張華僑以“鄉土文明與中國”為主題在頭號地標開設專欄,主要圍繞如下幾個系列:家族與國家的運行,以古老鄉鎮、集鎮延續了1000多年的名門望族為個案,詳細揭示他們如何經商發家、制訂家規、建祠堂、樹牌坊等,維護鄉村公共秩序和國家穩定。

走進鄉紳的時代,揭示以讀書取得功名的秀才、舉人、進士為代表的鄉紳,掌握財富和政治地位后,如何做官保持清正廉潔、創辦書院傳播知識、構建家族經濟共同體保障大家生存安全、傳承道德禮儀治家愛國等。

大河文明的興衰,以黃河、長江、漢江、太湖、湘江、珠江等河流,揭示河流與人類的生存關系、文明演變的真相;一個區域的老百姓如何利用河流耕種、運輸農產品、帶動自然商品經濟興起,為何有些流域的經濟和文化走向繁榮,而另外一些地區卻衰落。

通過以上系列文章,告訴公眾鄉土文明與中華民族的關系、影響國民的氣質和個性、決定一個國家從農耕現代國家轉變。

以家族經濟共同體,帶動商品經濟興起

當我不經意地踏進安徽涇縣、歙縣、黟縣;浙江湖州南潯、金華、蘭溪、東陽、浦江;江西吉安、撫州、金溪;山西平遙、祁縣、陽城、長治等地延續了1000多年的古老鄉村、集鎮、縣城,看到過去一批豪門巨富建造的華麗宅院、氣勢壯觀的祠堂、昂首聳立的牌坊、精美無比的雕刻、保存幾百年的家譜、洋溢著書香的字畫、悠長的青石板路時,被他們創造的物質和文化成果深深震撼!

一個急促又顯得緊迫的疑問回響在我心中:他們在交通、通信、科研、法治等不發達的明清時代,如何沖破皇帝農耕立國的思維,點燃工商業的火焰創造物質財富與精神文明?如何從保障家族生存轉向維護國家利益?對塑造中華文明發揮了那些作用?

為了解答這些疑問,10多年以來,我懷著興奮和激動的心情,先后不間斷地到上述古老的鄉村、集鎮調查,走訪了一些大家族的后人、查看留下的宗譜、文書、家規,考察了不同的建筑風格、周邊環境等。

調查發現,出身于一個貧苦農民家庭的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國后,堅守農耕立國、排斥工商業、維護王權專政的思維。以后他的子孫繼承王位,沿襲了這種治國方針。

到明嘉靖年間,卻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黃河和長江流域形成了共享生存資源的家族經濟共同體,把農產品轉為商品推向集鎮,掀起了中華民族第一次商品經濟建設浪潮,造就了一批富有的鄉紳。

同時,朱元璋還想象不到,他用標準化的科舉選拔官員,為平民鋪設了通向官場的舞臺,激發一些宗族創辦書院、學堂,培養子弟讀書做官,打破了宋朝以前,世襲的王侯將相高度壟斷政治權力。

借助家族經濟共同體帶動自然商品經濟和科舉為官兩個重要條件,帶動國家結構發生變化,形成了經商大眾化、知識普及化、權力世俗化,有利于許多人自我奮斗,誕生一批商人、官員、鄉紳。

告別不具有優越種植條件的山谷,徽商發揮家族經濟共同體的優勢,搶占城區和人口規模正在擴大、擁有便利的水運和信用環境的金華、杭州、嘉興、揚州、南京、上海、蕪湖、九江、漢口等地市場。

到清乾隆時期,徽商以掌握揚州等地鹽業經營權,銷售到長江流域城市的地位,獲取壟斷利潤,率先成為當時第一個最富有的群體,造就了一個對經濟與文化,發揮影響力的鄉紳階層。

幾乎在同一時期,位于黃土高原經常遭到干旱、戰亂襲擊的山西,一些家族冒險越過人煙稀少的荒漠,到長城沿線和黃河流域出售豆腐、茶葉、糧油、布匹、鐵器等。

到清道光年間,有些家族適應商品經濟對資金的需求,開設票號積累百萬兩白銀,把銀子變成一棟又一棟高大、豪華、精美的大宅院,給干旱荒涼的山谷投來一道讓人心曠神怡的美麗風景線。

透過明清兩代500多年以來,銘刻了他們創業歷史的宅院、寺廟、城墻、石碑等古建筑,我們驚嘆地發現,即使他們來自偏遠、生存環境惡劣的鄉村,沒有接受商業、金融教育,但只有給他們自由、平等的創業環境,資本就會在貧瘠的黃土高原生根,釋放創造財富、驅趕貧窮落后、提高生活水平主張自己權利的奇跡,改變千百年以來重農輕商、讀書做官的價值觀。

輸送物質和文化資源,讓更多人讀書成才

宋代以前,皇帝掌握政權后,把剩余的政治與經濟資源分給王侯、官僚,形成世襲占有權力與財富的特權集團,沒有動力為公眾提供教育、醫療、交通等公共服務,對經濟、文化建設不起任何作用,阻礙了老百姓積累財富、獲取政治地位。

明清兩代,國家結構發生了一個重要變化:來自平民構建的家族經濟共同體,以“商助學、以學為官、以官保商”,培養了一批有學識、財產、理想的商人、官員、鄉紳,構成了維護家族興旺和國家運轉的主導力量。

他們遵從祖輩忠孝傳家的教導,以振興宗族為榮耀,把積累的銀子帶回家鄉修房屋、祠堂、書院、道路、橋梁等設施,讓族人享有體面、尊嚴的生活,縮小貧富不均、和諧相處,有助于傳播忠義、公正精神。

充分利用地形,徽州家族圍繞山谷、小河修建宅院,像一幅融合在陽光、溪流、云霧的山水畫,體現他們長年勞累奔流后回歸大自然,追求休閑、寧靜、放松的田園生活。

擁有物質財富和文化資源,決定家族的政治與經濟地位,經濟又決定一個地區的文化建設與人才成長。明代,浙江、江西通過進士考試獲得官位的人排在前兩位;到了清朝,江蘇、浙江占據前兩位。

得益于幾代人的積累,徽商有雄厚的資本把子弟從學堂送進官場,有幸跨過進士考試的人占全省第一位,造就了一批聲名顯赫的家族;一部分缺乏機遇做官的秀才、舉人,在鄉村傳播知識便于更多人讀書成才,成為那個時代工商、官員、學者結合最成功的一個群體。

秉承愛家擴展到愛國的責任,長江中下游的泰州、揚州、南京、蘇州、嘉興、杭州、紹興、金華、湖州、宣城、徽州、撫州、吉安等,靠官員、富商、學者組成的鄉紳,創辦書院、書社、講學、集會,支持文人出版作品,把物質財富轉為文化資源,讓知識從達官貴人手里,分流到平民百姓,形成了一條“文化走廊”,像意大利佛羅倫薩美第奇家族,給中國帶來了第一次文藝復興。

這是經歷西周、秦、漢、唐、宋、明等帝王統治后,鄉紳階層推動中國經濟和文化建設取得的偉大成就!

廢除科舉后,各地鄉紳成為創辦新式學校、引進西方自然科學和人文學科的主體,并把子弟送到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留學;一部分人回國后創辦大學、建國后成功試爆原子彈等。

以道德制度化,維系家族與國家運轉

與西方資本家成長于私有財產權神圣不可侵犯的環境相比,徽州、山西、浙江、江西等為代表的商人、鄉紳,誕生于小農經濟,缺乏現代法治體系保障。

除了依托家族經濟共同體創造物質財富,讓族人分享住房、教育、醫療、救濟等資源以外,鄉紳取得的另一個重要成就是:制訂鄉規民約,與王權互相配合,既維護家族自治,又支撐國家運轉。

以血緣關系為基礎,他們以比較的低成本互相合作,應對外部力量的挑戰獲得安全感,不可能挑戰家規,反而要維護宗法。否則,有可能面臨生存危機,這是他們遵守家法的重要原因。

從王權的統治看,皇帝的權力只傳遞到縣級,不能給老百姓提供法治等公共服務。朱元璋執政時,提倡“治國之道、教化為先”,除了親自制訂法律以外,還出臺了紅頭文件。

朱元璋給子孫留下最大的政治遺產是:把鄉村治理權交給有學識、品德的鄉紳,支持他們制訂約束族人行為舉止的家法,又與王法結合,制造了一臺堅固耐用、不需要原料的統治機器,為世界塑造了一個超級專政帝國。

得到皇帝授權,鄉紳依托家族經濟共同體成功試制出家規、祠堂、牌坊、宗譜四大禮教工具,轉為“道德制度化”,化解家族成員之間的矛盾,達成團結互助、和睦相處的協議,彌補皇帝不給鄉村提供專業司法官的弱點。

形成道德制度化后,遵守家法等于服從王法,忠于宗族可以轉為效忠帝王。而且越過家族厚重的大門推向全國,成為維持人際關系又具有普遍推廣意義的商業信用規則,支撐明清兩個超級大帝國,極其穩固地依附小農經濟運行260多年;商人缺乏法治保障卻能到陌生的集鎮、縣城,運銷商品獲利。

從地理環境和治理效果看,長江流域雨水充足、土地肥沃,適合人們居住、耕種、經商發家,產出效應比較高,生存風險比黃河流域的居民低,宗族人口多比較穩定,幾乎每個村子修有祭拜祖先的祠堂,以祖先崇拜為主。

每個宗族的祠堂是一所不需要皇帝支付教學經費的道德學堂,通過莊嚴、神圣、具有程序的集體祭祖儀式,家族血緣關系、仁義忠孝滲透到每個成員的心中,像無形的紐帶把他們聯結一起,不容許個人損害宗族與國家的利益,否則,會受到懲罰。

祖先崇拜比神權崇拜的優勢在于,祖先是一個宗族的起源,確定了忠孝治家的準則,具有穩定性、持續性,不為改朝換代的政治風暴觸動;能喚起公民對家族、國家的認同感,忠誠感,形成理性、平等互利、尊重他人權利的規則;造就具有奉獻精神、承擔富民強國責任的鄉紳。

發生糾紛時,宗族之間的鄉紳站出來,以禮儀為原則協商解決沖突,或向知縣遞交起訴書維持權益,避免暴力釋放出來的罪惡、演變成戰火摧毀人們的財產。

否則,他們只喊空洞的仁義忠孝,不能把物質財富和精神文明融合,給族人帶來實際利益,道德制度化就像一杯沒有營養的白開水,不可能有效執行,也不會激勵子孫奮勇當先創造超過祖輩的成就。

戰亂、自然災害不斷的黃河流域,缺乏穩定性和安全感,造成鄉村人口容易流動、遷移,人們以神權崇拜為主獲得精神寄托,寺院的數量多于長江以南。但虛幻的神權不及真實的族權,以家規對成員發揮持久堅強的約束力。

享有“中國寺廟博物館”稱號的山西,幾乎每個村子、集鎮、縣城建有寺廟,祈求超個人力量的神化解災難;商人吸收關公的忠義精神,向學徒、伙計、掌柜灌輸忠誠于老板的教導,轉化為商業信用資源,把票號開到各地,獲得了爆發式的財富積累。

但每次大災荒橫掃黃土高原和王朝崩潰引發天下動亂時,會催生一批以武力爭奪王權、財產的王侯、軍閥、土匪,給鄉鎮、縣城造成毀滅性的破壞,不利于形成理性規則、道德傳承、資本積累、創新突破。

所以到了西方資本主義輸送的工業文明,打敗清朝固守的小農經濟,用法治契約把商品推向全球時,山西票號靠忠義教導、神權維持的信用失靈,未能造就像花旗那樣的金融財國!

為何阻止鄉紳開啟工業文明的大門

一個民族的文明是成功還是失敗,是停滯不前還是創造偉大的奇跡,要看政治家與資本家能否優化配置資源,推動國家從小農經濟轉向工業文明,并建立民主、法治規則,保護公民人身與財產權!

遺憾的是,明清兩個帝國堅守農耕立國,排斥商人擴大產業,沒有誕生像華盛頓那樣杰出的政治家,制訂一部憲法,創造一個引領國民創造財富的成功體制。

乾隆年間,人口突破3億,糧食產量不斷增長,年財政收入突破6000萬兩銀子,掌握的財富超過世界其他任何一個君王,但他固守保護農耕文明就保護帝國安全的統治思維,以大地主身份出租土地、森林、礦產、鹽業等資源,不受競爭、沒有風險地獲取收益。

靠王權壟斷占有暴利,乾隆等皇帝沒有動力出臺公司、金融、合同、物權等法律,不承認私有財產權神圣不可侵犯;不可能投資建大學、科研院所,把知識變成商品。他以科舉推進知識權力化,把官位當作商品批發給鄉紳,控制學者的人身和思想,阻止人們主張平等自由,怎能產生牛頓、亞當斯密、愛迪生等挑戰權威、揭示真理的科學家、經濟學家、發明家?

縱觀清朝建立到滅亡,皇帝以農耕立國、科學為官與神權結合,無效配置資源的惡果是:沒有從“消費型”的王朝,向“公共服務型”的國家轉變,老百姓依然重演貧窮落后、愚昧無知的悲劇命運;分配不公和壓榨點燃的仇恨火焰,先后點燃了白蓮教、太平軍、義和團等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摧毀了人們創造的物質財富,重建家園的代價極其高昂。

于是,我們悲嘆地看到,徽州鹽商、山西票號發揮了推動商品流通、帶動城鎮建設的作用,成為當時最富有的群體,但受王權的阻礙,沒有憲法保障他們的財產權,只能靠家族經濟共同體形成的信用出售農產品,維持低水平的商業,不可能跨進資本主義的大門,造就像洛克菲勒、福特等跨國集團。

當皇帝不能代表國民的利益,推出一個成功的體制,激勵商人、學者、鄉紳把知識轉為強國的原料,反而用失敗的政策加重了老百姓的苦難和國家的危機,那么歷史前進的風向標指引鄉紳,揚起了與王權決裂、實業救國的旗幟!

以陶成章、徐錫麟、張靜江、蔡元培、呂公望等為代表的浙江鄉紳,放棄官位聽從時代的召喚,把家族積累的財力轉化為富民救國的力量,以光復會、同盟會等組織,與武昌起義遙相呼應推翻了清王朝!

此后,長江流域先后誕生了國民黨、共產黨,一部分參與創建的人士,出身于書香、官員、有產家庭,取得了秀才功名,最后放棄名利,為建立一個平等富強的國家奮斗!

只有一個優秀群體不斷創造與積累,應對挑戰的意識越強烈,一個國家吸收資源創造財富的能力越強大;只有文明能量不斷向外擴散、基因不斷更新,才能創造一個偉大的文明!

重新認識鄉紳的奉獻精神

這些古老鄉村的鄉紳階層,曾經以商業、讀書做官,獲取了超越農耕的高收益,有利于家人分享成果,獲得施展才能的機會,緩和鄉村資源供給不足的矛盾。

現在,農民付出了高昂的種田成本,微薄的收益不能應對家庭各種開支;掌握了鄉村權力的村長、支書,教育水平普遍低下,又缺乏財力,不可能像鄉紳為村民提供教育、道路、醫療等公共資源;地方政府又不能充分保障農民的物質和文化需求,因而由鄉紳構建的道德制度化斷裂。

一個平庸沒有英雄創造文明的民族很可悲,有了英雄創造輝煌的文明,卻不能傳承和創新的民族更可悲。

我認為,對于有幾千年農耕文明,農業人口又占大多數的中國來說,鄉土文明構成了中華文明的起源,塑造了一個民族的人格和精神信仰;鄉紳階層成為鄉土文明的支柱,對中國政治、經濟、法律、文化、教育、藝術、建筑、宗教、醫藥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認識鄉土文明,能夠發現中國歷史演變的真相。

但中國歷史過多地記錄帝王將相的功績,忽視了鄉紳維護家族與國家穩定發揮的作用,我們讀完西周、春秋戰國、秦、漢、唐、宋、元、明、清的歷史,卻不知道2000多年以來,老百姓的真實生存狀態和文明興起的歷程。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認識鄉紳在那個時代,如何構建家族經濟共同體、開啟自然商品經濟的大門、輸送物質財富和文化資源、推進道德制度化、維護鄉村公共秩序與國家有效運轉,就理解了中國2000多年的改朝換代,為什么還能維持一個統一、穩定的文明體系和國家!

經過30多年變革,我們要重新認識鄉紳的奉獻精神,鄉村青年勞力大批涌向城市謀生,大學畢業生謀取職業定居后一去不復返,享受優越福利的官員、占有高工資的科研人員,偶爾從城市的窗口遙望鄉村,不再有落葉歸根的意愿,喪失了當年鄉紳為公眾謀利的道義精神!

鄉村失去鄉紳的支撐后,缺乏傳播“知廉恥、樹忠誠、講信用、守孝道” 的文化階層,面臨前所未有的道德危機,以破敗、蕭條、沒落的形象出現,需要有學識、理想的新鄉紳輸送資源,構建互助友愛、和諧相處、縮小貧富差距的生存環境!

張華僑,出生于湖北省孝感。1998年,先后在北京有關媒體任記者,采訪了證券、金融、汽車、電子、科技、政府等領域的人士,提高了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熟悉省市之間的歷史文化、經濟差異等情況,發表了一些文章。

懷著探尋大河文明與國家興衰的狂熱激情,2003年9月,從青海到山東沿黃河行程15000多公里,采訪了政府有關官員、企業、村民,以及生態如何惡化、文化興起等; 提出“文明能量供給不足、文明的高度波動、高風險、高損耗,不利于老百姓積累財富”,導致黃河文明衰落等觀點。

為揭示家族與國家的構建,2005年以來陸續走訪安徽、浙江、江蘇、江西、湖北、四川、安徽等地古老鄉村、集鎮,發現明清兩代,形成了“家族經濟共同體”、“道德制度化”,變成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規則和商業信用,帶動自然商品經濟興起,支撐國家運行、商人跨地區交易,造就了徽商、晉商等富有的群體。

為探索內陸與沿海工業化差異,2008年3月,對陜西、河南、湖北、江蘇、浙江有關縣市調查;指出政治精英和資本階層有效結合,培育了支撐地方競爭力的優勢產業;圍繞小農耕種糊口的地區,形成“文明單向運行”,不可能推動一個地區從地理中心轉向經濟中心。

現在主要研究建國以來,現代中國的形成和變革,提出了“國家有效制度供給”理論,即國家輸送有利于推進工業化的制度,結合低廉的人力、土地、資金等資源配置,以及歷史文化塑造統一的國民向心力,可以激勵人民創造物質財富、提高一個國家的競爭力、由農耕大國轉向工業強國。

出版《資本時代的征服》、《中國黃河調查》合著、《拯救鄉土文明》、《讓漢江告訴中國》等著作。

1000多年以來,鄉紳以家族經濟共同體、開啟自然商品經濟的大門、輸送物質財富與文化資源、推進道德制度化,維系了鄉村公共秩序與國家有效運轉。

今天,我們應該認識鄉紳的奉獻精神,挽救中國人的道德危機,構建互助友愛的生存體系!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頭號地標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另类综合日韩 | 亚洲AV综合色区久久精品 | 亚洲精品一本在线 |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抢 | 日韩肏屄久久网站视频 | 在线观看日本亚欧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