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于工業和服務業來說,農業是同生態環境關系最為緊密的產業,而且它自身就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業是人與自然關系的紐帶性產業,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第一產業需求,它為人類提供了最基本的糧食、果蔬、木材和油料,使得人口再生產和自然再生產順利進行。不僅如此,所有的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又都是天然氧吧,是能量轉化系統,是生物鏈、產業鏈、價值鏈的源頭,是生態系統平衡的重要制造者和維護者。
由于農業是人與自然之間的紐帶性產業,自然界所有的風險就都與農業有關,農業因此具有自然風險。在農耕文明時期,因自然風險而形成的靠天吃飯是中國古代兩千多年原始農業存在常態。即使進入到工業化的今天,化石農業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各種自然災害的影響,只不過由于工業化的深度嵌入,使得農業生產所需要的生產條件得到相當程度的改善。除此之外,農業還具有市場風險。無論是國際上流通的大宗農產品,還是國內的小規模普通農產品,都受到國內外市場價格波動帶來的影響。對于我國農民而言,農產品滯銷就發生在價格波動之中,農民因為農產品滯銷而受損失則在所難免。
近來在一些媒體上,時常會看到有關農產品滯銷的報道,從表層原因來看,這些農產品滯銷是因為區域性供給過剩。這說明,農民在生產農產品之前對于銷往哪里、銷售多少、銷售方式還沒有完全掌控。
中國的很多原生代農民和新生代農民大多文化水平較低,農業生產的自發性、盲目性、低組織性還非常普遍,農民對農產品價格波動規律的掌握少之又少,導致農民種植的無計劃性周而復始發生。大多數農民的思維方式與行為方式是這樣的:一看到去年豐收了,農產品價格高了,就高興得立即決定明年大干一場,擴大種植面積。豈不知若某一地區多數農民都這樣想,還是種植去年同一產品,勢必導致本地區該農產品供大于求,而在銷路未知、市場未知、價格未知的情況下,這就為農產品滯銷埋下隱患。更為重要的是,這種無計劃種植當中隱含了農產品質量問題。試想,高質量、綠色、有機農產品根本就不會供過于求,而是會呈現出另一番供銷兩旺的景象。
農民農業技能的增強,農民對自然規律和市場規律的掌握,農業生產組織化程度的提高,農產品流通機制的順暢等等,所有這些都需要政府為農民和市場開辟前進的道路。正是由于農業是天然弱勢性產業,因而僅靠農民自己的力量和僅有的經驗知識是不能抗拒農業的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的,必須依靠集體的力量和政府的力量,才能實現先天弱勢性產業的強勢化改造,從而增強農業抗風險能力和提高農業生產質量與效率。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始終重視“三農”工作,持續強化重農強農信號;要準確把握新形勢下“三農”工作方向,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基礎上,著力優化產業產品結構;要把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同脫貧攻堅結合起來,與推進新型城鎮化相適應,使強農惠農政策照顧到大多數普通農戶;要協同發揮政府和市場“兩只手”的作用,更好引導農業生產、優化供給結構。根據這些指示精神,我們要繼續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真正實現強農重農的發展新格局。
1.綠色發展理念引領農業產業革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要用這一綠色發展理念引領農業產業革命。農業產業革命是新一輪產業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要通過深化生化工業革命來徹底改變化石農業的現狀,變有害、有毒、有殘留的化肥農藥為無毒、無害、無殘留的有機肥料和生物農藥,實現有機農業和生態綠色農業的普遍化,從而全面提升農產品供給質量和安全程度。
2.遵循自然規律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此降低自風險。土壤是一切農產品生長全過程所需營養的源泉,因此提高農產品供給質量要從確保耕地休養生息和提升土壤肥力開始。這樣一來,中國所有耕地連續多年耕種制度就要改為耕地輪休耕種制度,耕地輪休期間要進行土壤改良、土壤治理和灌溉設施建設,以此增強土壤肥力。要發展循環農業,通過自然界食物鏈來構建大農業產業鏈,實現養殖業、牧業、農業種植業的閉合式農業經濟。
明確政府與市場分工降低市場風險。農業是先天弱質性產業,而要把它改造成強勢性產業,必須依靠政府的力量,特別要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來幫助和支持農民提高抗風險能力。一是政府要有計劃、有步驟、分階段實施區域性農產品儲備制度,提供錯時、反向農產品市場供給,以此平抑較高市場價格和降低市場風險。二是政府要利用大數據提前預測全國性和區域性農產品供給價格,為農民種植什么、種植多少提供決策依據,減少農民生產的盲目性。三是政府要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改革農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讓耕地流動起來,從而提高耕地規模經濟效率和農民收入水平。
(作者系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河南日報 2017-08-24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